近日,一段北京地铁5号线乘客辱骂邻座务工人员的视频引发热议。视频中,一名男子因座位问题对两名乘客恶语相向,称对方“跟要饭的似的,弄一身灰在这挤呗”,言辞充满歧视和侮辱。4月19日,北京公交警方通报,违法行为人赵某峰(男,61岁)因扰乱公共秩序,已被依法行政拘留。
歧视性言论触碰社会底线
视频显示,赵某峰因不满邻座乘客身着工装,多次用侮辱性语言攻击对方,甚至歪曲俗语“笑破不笑补”为自己的偏见辩解。然而,他的言论迅速遭到网友驳斥:“衣服沾灰是劳动痕迹,不是耻辱”“地铁是公共交通工具,谁都有权乘坐”。被骂的务工人员全程保持克制,仅摆手解释自己并未影响他人,而周围乘客也主动声援,批评赵某峰的无理行为。
警方迅速处置获赞法治捍卫劳动尊严
北京公交警方及时介入,认定赵某峰的行为构成寻衅滋事,依法对其行政拘留。这一处理结果获得舆论广泛支持,网友纷纷表示:“歧视劳动者就是挑战社会底线”“法律就该为普通人撑腰”。近年来,类似公共场所辱骂、歧视事件屡有发生,警方此次果断执法,既维护了受害者权益,也向社会传递了“文明底线不容践踏”的明确信号。
城市文明需共建共护
北京地铁日均客流量超千万,务工群体是城市运转的重要力量。事件中,被骂者的隐忍与其他乘客的仗义执言形成鲜明对比,折射出多数市民的文明素养。专家指出,真正的城市文明不在于外表光鲜,而在于对每一位劳动者的尊重。只有全社会共同抵制歧视言行,才能让公共交通成为温暖、包容的“城市会客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