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汉首富邓通:用嘴给汉文帝吸脓水,讨了汉文帝的欢心,得罪了汉景帝
西汉首富邓通,汉文帝的宠臣。汉文帝曾经做梦自己想登天,但是上不去,结果有个人推了他一把,于是顺利上天了。后来汉文帝遇见邓通,觉得邓通和自己梦中遇见帮他上天的人很像,于是把邓通当做了亲人。
自此,邓通受到汉文帝的宠信,想起啥就给啥,甚至允许邓通铸造钱币、开采铜矿,成为全国的大富豪。
有一次汉文帝生病,屁股上生了一个脓疮,时常流脓。宫里的御医虽然开了药,还是疼痛难忍。
邓通当着众人的面展示绝活,为汉文帝舔脓疮,吸出脓水。一通“舌疗”下来,汉文帝果然感觉轻松不少。

十来岁的汉景帝在一旁看得恶心不已。但汉文帝偏要汉景帝学习邓通一不怕人笑二不怕恶心的精神,也施展“舌疗”。汉景帝虽然内心抗拒,但皇命难违,为了储君之位,还是忍着万般恶心照做了,却由此生下了对邓通的恨意。
汉文帝在世时,曾让相师给邓通看相。相师说,邓通将来会饿死。汉文帝大为惊讶,虽然不信,但为了邓通将来的生活,还是特意赏赐了邓通铜山,以保证邓通衣食无忧。
汉景帝即位后,以“私铸钱币”的罪名将邓通革职抄家,邓通最后无人敢救济,饿死街头。
邓通的悲惨下场,从汉景帝少年时就埋下了祸根。他错就错在不该在汉景帝当面过度表现自己的奴相。而汉景帝即位后,他又没有及时交出自己掌握的铜山等资源,最终被汉景帝所嫉恨、铲除。
西晋石崇:因为自己最爱的宠妾得罪了权臣被陷害
石崇是西晋开国功臣石苞的儿子,曾官至荆州刺史、卫尉。石崇利用自己的身份,积累了巨额财富。
石崇当时和晋武帝的舅舅王恺斗富的事情,弄得朝野尽知。
赵王司马伦掌权后,石崇被诬陷参与了叛乱,石崇全家都被处死,家产也被全部抄没。
而石崇被诬陷的导火线,就是权臣孙秀曾向石崇索要石崇家里的一个宠妾绿珠。石崇没有答应,于是孙秀怀恨在心,伺机报复。
明朝沈万三:企图以个人名义劳军被朱元璋猜忌
明朝建国初期,富甲一方的沈万三立下了大功劳,比如南京城墙就是因为沈万三的赞助才完成了修建,帮助朱元璋提高了城防水平。
朱元璋的军队,因为长期征战,军费紧张。有一次朱元璋在检阅部队时,一旁的沈万三突然提出拿钱,以个人名义犒劳军队。

沈万三故居
多疑的朱元璋立刻就多心了:咋地,你还想和我的将士们套近乎拉关系?你想弄啥子?
最终,沈万三被抄家,本人被流放至死。当初沈万三的功劳也无人提及了。
沈万三的失误,不仅仅在于说错了一句话。在那个军队急缺军饷的年代,他早应该拿出大部分的钱财交给朱元璋,自己做一个不愁吃喝的普通富商就好了。可他没有。
清朝胡雪岩:“官商一体”遭了大忌
胡雪岩曾被誉为当时的首富,因为左宗棠的关系,加上赞助左宗棠收复新疆,他又得了二品顶戴、黄马褂,一时风头无两。
可惜后来李鸿章得势,慈溪为了平衡朝中势力,打压左宗棠,于是胡雪岩顺理成章地被压下去,最后落得个抄家的悲惨下场。还好,胡雪岩家的药店胡庆余堂还在。

胡雪岩故居
胡雪岩的身败名裂,也是因为没有看透当时的形势。他“红顶商人”的身份,早已被很多人眼红。一旦左宗棠保不了他,他有天大的本事也斗不过衙门,二品顶戴和黄马褂也无济于事。
而和胡雪岩同时代的山西富商乔致庸结局就好得多。
山西乔致庸:赞助逃难的慈禧太后不求封赏,只求了慈禧一幅字
“庚子事变”后,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西逃至山西祁县。
山西富商乔致庸除了高规格招待慈禧一行人,还拿出10万两银子给慈禧当零花钱。
而当慈禧问乔致庸想要什么封赏时,机敏的乔致庸只是要了一幅慈禧的墨宝:福种琅嬛(至今,慈禧的这幅字还挂在乔家大院里)。
遇到大灾之年,乔致庸会让人在大街上设粥棚,赈济外来的灾民,也给当地的穷人家发放食物。乔致庸还要求这一年中,全家人不得置办新衣服,不得吃山珍海味,一切从简。

乔家大院慈禧太后题字
因为乔致庸会做人,乔家没有得到慈禧的嫉妒。而很多山西的衙门、同行,都以为慈禧是乔家的靠山,也就没有官府和同行敢为难乔家了。
乔致庸活到89岁去世,得了善终。乔家的产业直到清朝灭亡,还掌握在乔家手里。
其实,早在春秋时代的大富豪范蠡就向我们展示了富人如何将家族延续下去的秘笈:多散家财,不要成为世人的眼中钉。
以上大富豪的人生经历向我们揭示了一个规律。
当你拥有惊人的财富时:
首先要懂得低调,不要张扬。过于高调,枪打出头鸟,黑白两道都会盯上你。
其次,不要介入官场,一旦介入,就难以脱身。都是获得朝廷赠送的二品官服,胡雪岩经常穿,但是乔致庸几乎没有用过。这就是差别。
第三,钱越多越要散财,散财免灾。
网上有这么一个帖子,我觉得有点意思,发出来大家一起观摩观摩。

当你有100万时,你开始飘了。
当你有1000万时,你有点没边了。
当你有了1个亿,记住,这是你人生最爽最潇洒的日子。
当你有了10个亿,你已经被盯上了……
总之一句话,有钱别炫富,炫富没有好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