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哪些历史人物在现在评价正面且好,但是在古代却是大坏人?

琅琊左史 2024-10-26 11:22:03

王安石和海瑞。

王安石这个宰相在古今有着两极分化的评价。

他的变法得罪了权贵阶层代表的保守派。

王安石要分他们地,从他们兜里掏钱,他们自然不乐意。

所以王安石就被他们描述的很坏,都跟猪鸡相提并论。

有司马光这个顶级历史学家且又是王安石头号对手的加持下,王安石能有好名声才见了鬼。

王安石变法的出发点确实是为了富国富民,但他没有一套高效率且严格执行他的政策的团队。

结果,好政策居然演变成了与民争利的恶政策,到最后他的变法措施都是从底层百姓身上搜刮钱财。

王安石原本拿有钱的地主和权贵开刀,对资源进行合理的再分配,结果玩脱了,不仅得罪了官绅地主,也得罪了底层百姓。

搞到最后连支持他的宋神宗也厌烦了王安石。

甚至连自己的亲信吕惠卿都背叛了他,自己亲弟弟王安国也反对他。

自己的儿子王雱也被他一顿训斥后惊惧而死。

从上到下,从亲到疏,王安石得罪了个遍,用众叛亲离来形容他一点都不过分。

所以,在当时以及后世记载,王安石是个妥妥的大坏人。

不被古人理解的王安石,到了现在却有了一个正面的评价。

仔细读王安石的传记,以及他推行的改革措施,王安石其实是个公忠体国的好人。

他有解决弊政的雄心,也有解决弊政的方法,唯一缺的是一个从上到下执行政策的团队。

他属于生不逢时。

要是把这个能人放到现在,额……算了,好像放到什么时候都不行,这种人瑞除非当皇帝,否则都会和商鞅、张居正一样,没有好下场。

他们三个人有个共同点,拿既得利益者开刀,然后都没有好结果。

历朝历代都有既得利益者,动他们的蛋糕太难了。

海瑞虽然不及王安石的影响大,但在他的时代,也是一个不受欢迎的人。

海瑞这个人极其有原则,一切行为准则都要奉行大明律和儒家道德的金科玉律。

用现在的视角看,大明律并不公正,儒家道德的金科玉律也有很多是抹杀人性的糟粕。

海瑞为官,一心为的是大明皇上,忠字时刻记心头。

他从不吃官场潜规则那一套,一是一二是二,跟他做同事会很难。

从古至今,其实一直都是人情社会,明面上虽然有一套规则,但起作用的永远是暗处的潜规则。

在古代官场上,要想干成事,必须得利用潜规则。

强如王安石和张居正,也得拉帮结派,使一些见不得人的手段,才能达成自己的目的。

这么有原则的一个人,在大明官场上没有朋友,他们视海瑞为怪物,都防着他。

万历一开始很欣赏海瑞,把他提拔到重要位置,结果万历也受不了海瑞那一套做事准则,不得不弃用。

海瑞想干事却干不成事,的确也是一件悲哀的事。

这也难怪,他要是干成了,那整个大明的官员都得滚蛋。

海瑞也属于生不逢时。

海瑞有原则到近乎变态的地步,不光对外人有原则,对自己的家人也有原则。

他为官清廉,不贪不占,虽然是官,但家里却穷的叮当响。

不但穷酸,还想要生儿子,接二连三娶妻,却始终不能延续海家香火。

自己的女儿因为吃了别人的东西,被他连骂带损,不得不绝食而亡。

坚持原则是好事,但没有一丝通融的余地就是偏执。

有人评价海瑞:他是个好人,但全无用处。

这么说有点绝对,起码对他治下的百姓很有用处。

海瑞对待百姓不是真的爱民如子,而是严格按照大明律和规矩办事,只要不违法不破坏规矩,老百姓自然能够享受到福利。

众所周知,自古以来,老百姓是最守规矩的人,因为守规矩,所以才穷的叮当响。

最不守规矩的就是官僚士绅和地方权贵,海瑞最看不上的就是他们。

所以,海瑞就成了守规矩的老百姓们的青天大老爷。

用现在的眼光看,海瑞坚持原则,很适合当父母官,毕竟能为民做主。

但他确实不适合当丈夫或者父亲,因为对待家人的时候,最不能坚持的就是原则。

做人做事需要一些灵活变通,该讲原则的时候讲原则,该讲人情的时候讲人情。

我们做一个猜想。

假使顶层有王安石这种公忠体国的人做决策,基层有海瑞这种刚正不阿的人做执行,那结果必然是政通人和、四海升平,百姓衣食无忧、安居乐业。

只可惜王安石和海瑞只是历史的人瑞,可欲而不可求。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