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记者问邓公: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会不会取下来?他如何回答?

史劲说真话 2023-05-12 21:34:10

阅读此文前,觍颜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

既方便您回看往期内容,也方便参与讨论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走在天安门广场,抬头,就能看到城楼上的毛主席画像。

然而,曾经却有一位记者问领袖说: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这个问题可能听起来很荒谬,甚至很冒犯。

这个记者是谁?为什么要问这么无礼的问题?

那个记者就是意大利著名女记者法拉奇,她问的领袖,是总设计师邓公。

1980年8月,法拉奇来到中国,采访了邓公。在采访中,她问这个非常不礼貌的问题: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邓公如何回答这个问题?

这个问题和回答对于中国和世界又产生了多么深远的影响?

— 以下,请细品 —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画像,是中国人民对新中国缔造者的深厚情感和集体记忆的象征。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画像最早出现在1949年2月12日,北平解放大会上。

为了庆祝北平和平解放,师生们在董希文老师的带领下,连夜绘制了毛主席、朱总司令等革命领袖的肖像画和宣传画,并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这是毛主席画像首次被挂上天安门的城楼。

同年7月7日,为纪念抗战爆发十二周年,董希文等人再次绘制了毛主席和朱德两位领导人的画像,并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

1949年9月21日,开国大典的筹备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

中央决定在天安门城楼中央悬挂一张大幅的毛主席画像。

拿到照片并负责毛主席画像绘制工作的是周令钊。他经过十多天的夜以继日的工作,成功地将画像赶制完成。这是挂在天安门城楼上的第三版毛主席画像,也是后来解放区最流行的一版:毛主席微微侧头,笑容满面,目光仿佛在遥遥望着新中国的美好未来。

10月1日清晨,巨幅毛主席画像与广场中欢欣鼓舞的人民群众相映成辉。

当主席宣布新中国成立时,全场响起了震天动地的欢呼声。毛主席站在崭新的巨幅画像上方向人民群众挥帽致意。这动人的一幕永远定格在了国庆典礼的史册中。这是一个永远令中国人难忘的日子。

从1950年开始,毛主席的画像开始了数次风格不一的更迭过程。

除了油画长期暴晒在太阳光下需要定期更换外,还有一些形象气质的微调:

有些是由于时代背景的变化,需要调整毛主席的形象和服装;

有些是由于技术材料和绘画水平的提高,需要微调毛主席的神态。

据统计,从1949年到现在,天安门城楼上共悬挂过八版毛主席画像。

其中最早的两版由董希文绘制,第三版和第四版由周令钊绘制,第五版和第六版由张振仕绘制,第七版由王国栋绘制,第八版由刘文西绘制。

这八版画像中,最为经典和流行的是周令钊绘制的第三版和王国栋绘制的第七版。前者是开国大典上使用的画像,后者是现在使用的画像。

这幅画像不仅是一件艺术品,还承载着中国人民对毛主席的敬爱和对新中国的忠诚。

每年国庆节前夕,都会有专业人员对画像进行检查、清洗、修复、更换等工作。这些工作都是在深夜进行的,以免影响白天游客观看。

法拉奇的问题

法拉奇是一位著名的意大利记者,以其尖锐的问题著称,被誉为“世界第一女记者”和“文化奇迹”。她在20世纪60年代、70年代和80年代采访过许多国际闻名的政治家和名人,例如基辛格、霍梅尼、卡扎菲、阿拉法特等。

她喜欢提一些敏感的问题,她并不追求客观中立的报道,而是借助新闻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情。

她的采访技巧很高明,就连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也被她设下的陷阱搞得手足无措,不小心说漏了“美国在越南的战争是毫无意义的”,这话一出,立刻在全世界引起了轩然大波。

1980年8月,法拉奇有幸采访了邓公。

邓公知道法拉奇来了,他笑着说:这可是一场不得不打的硬仗哦,我得好好准备一下。

为什么他觉得这是一场硬仗呢?

因为法拉奇是个出了名的厉害角色,连基辛格都在她那里吃了亏。

为什么又不得不打呢?

因为这是一个难得的机会,让世界听到中国的声音,了解中国的变化,为了改革开放的事业,邓公觉得不能错过这个机会。

法拉奇问了很多关于中国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外交等方面的问题,其中最引人注目的是关于毛主席的问题。

这个问题直到今天来看,也是相当冒犯的 —— 天安门上的毛主席像,是否要永远保留下去?

那么,法拉奇为什么要提出这个问题呢?

一方面,法拉奇想要测试邓公的智慧和勇气,她想看看中国的领袖会以怎样的态度面对历史,面对未来。

另一方面,法拉奇想要探究邓公对中国未来的设计,也想看看中国对国际社会的态度。

邓公面对这个问题,并没有回避或拒绝,而是冷静地回答了。

邓公的回答,既是对历史的尊重,也是对未来的展望。既有对民族利益的维护,也有对国际社会的善意。

邓公说:“毛主席是我们党和国家的创始人,我们永远敬仰他,所以天安门上的他的雕像永远不会换掉。”

同时,不等法拉奇追问,邓公继续补充道:

对毛主席的敬仰,最好的方式就是继承他的遗愿,把新中国建设得更强大、让中国人民都过上幸福的生活。

这是一次历史性的对话,它不仅反映了邓公的智慧和勇气,也反映了中国人面对历史和现实的态度 —— 尊重和坚持。

邓公的回答里,不仅有对过去的担当和坦诚,更有面对对未来的信心和勇气。

邓公在回答这个问题时表现出了高超的政治智慧和勇气,他既没有回避或拒绝这个问题,也没有简单或模糊地回答这个问题。他用实事求是、动态开放、有利于团结、有利于发展的原则真诚地面对了历史,真诚地指导了未来。

邓公这则趣事,从一个方面,指导了我们要去如何看待和品读历史。

读历史,绝非偏执一端。

隐藏在历史背后的,绝不止一种观点、一种认识,而是多种观点,多种认识。这些观点,有其正确的部分,当然也有其错误的部分。

对历史的认知,就是“兼听则明”,用实事求是的,坦诚的标准,去研究,去品读历史。

前车之鉴,后事之师。

如果我们总能从历史中汲取经验,那么就能在时代的浪潮中,做出正确的判断,跟随正确的决定,保身、全性、养亲、近年。

达者可因之兼济天下;

穷者可因之独善其身。

实事求是,要永远实事求是,面对现实!

— 本期完 —

图·文| 史劲

1 阅读: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