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 望京博格(转载请注明出处)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367b5cde83d1752708322a89bf77571.jpg)
最近写了几篇红利类资产的文章:
《2025投资主线:股息率超过8%的红利指数与ETF大全(含列表)》
《现金牛+高股息+月月分红,现金流ETF厉害了!》
《三天盈利20万,快到50度了吗?(周报281期)》
有人问博格:
“红利类指数股息率,会因为成分股分红减少而降低吗?”
答案是YES。
博格就在这里详细回答一下:
红利类指数的股息率是由成分股的股息率决定的,按公式:
股息率=分红/股价
导致股息率降低原因主要有两个,分红减少或者股价上涨;同样导致股息率提升原因也有两个,分红增加或者股价下跌。
此外,红利指数还会进行成分股调整,纳入股息率高的剔除股息率低的,这样影响也很大。
例如中证红利有100只成分股,每次成分股调整20只左右。
最近一次成份股调整在2024年12月份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5562c95b2988867abc044664d47a41e.png)
剔除长江电力与万科,纳入中国平安。
剔除长江电力的原因是,长江电力股价持续上涨,导致股息率降低,所以就剔除了;
剔除万科的原因是,公司基本面发生变化,未来分红确定性降低了,而且最近一年基本也没有怎么分红;
纳入中国平安的原因是,公司分红增加了股息率提升了,自然也就纳入了。
例如,最近贵州茅台的股息率接近4%,如果茅台股价持续下跌,或者分红提升,说不定中证红利也会纳入贵州茅台了。
最后关于中证红利估值高低: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37dc16a5ea21904ec7e58b7e6241a6bc.png)
大家常看到的中证红利是价格指数(不包含分红),Wind上有中证红利的全收益指数(包含分红),两者的差就是分股分红的部分。
大家投资红利基金的收益基本等于全收益指数扣除基金运作成本,有的基金分红多纯看单位净值似乎涨的少,有的分红涨纯看单位净值似乎涨的多,无论如何股票的分红都给基金了,基金分红多少是基金的事情了,不分的部分依旧在基金净值里面。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602c2d145f2707c9e02f4b2bb23da96b.png)
当前中证红利市盈率为7.22倍,仍旧处于历史较低水平,但是相比2022年的5.5倍市盈率还是高了一些。
最近这次红利大涨跟历史上完全不一样,因为历史上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从来不到过1.6%,最近还是持续创新低。
博格最近跟不少投资者交流,大家越来越关注分红稳定的红利资产了,并纷纷将视作核心资产来配置,尤其是保险资金。这是为何?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dabebdc677d3e2a1c734c0f15a256c08.png)
博格做了一张“国债利率与红利股息率剪刀差”的图:
在十年之前,十年期国债利率3.65%,中证红利股息率3.32%,作为稳健投资吃息的当然选国债了,国债不仅派息稳定,而且价格波动不大;相比而言中证红利不仅股息率不及国债,还要面临市场的波动。所以也就没人待见红利资产。
现在就完全不一样了,十年期国债利率跌到1.60%,中证红利的股息率为6.37%,两者相差4.77%之多。国债利率太低了,不少稳健资金开始逐渐配置红利以提高收益了。总而言之,是由于国债利率持续走低,才让投资者们开始重视红利的。
最后,现在投资红利最大的风险就是:
经济全面复苏,央妈开始加息!那时候红利相比国债的性价比就差了。
![](http://image.uc.cn/s/wemedia/s/upload/2024/ffa26ef6c0e74f9bdd21866a15e9e702.png)
令人欣慰的是,在美国市场加息的时候,高股息ETF还是涨的,就相比成长类的纳斯达克100指数涨的慢了一点而已。
统计数据不易,大家点赞支持!
关注望京博格,我们会持续更新数据。
风险提示:以上所涉及标的不作推荐,也不构成对任何人的投资建议,股市有风险,入市需谨慎。
平安人心不足蛇吞象……平安会不会撑死了吗……平安投资地产股够你喝一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