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发电量高达10万亿度,为何还要投资1.8万亿狂建发电站?

小风谈事儿 2025-02-22 05:38:18
在阅读此文之前,麻烦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又能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中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中国一个电力总量突破十万亿度的国家,却仍在马不停蹄地建设新的发电站。

有人说这是在建一座“能源长城”,更有人疑惑,明明不缺电为何要疯狂扩张?

这究竟是为什么?难道仅仅是为了满足日益增长的用电需求?

信源:中国基建再出手!雅鲁藏布江超级水电站总投资或超万亿 见道网 2023-05-09

战略布局

能源安全、能源转型和区域平衡这三大战略,每一块看似独立的电厂建设,其实都与国家整体战略布局紧密相连。

十万亿度的发电量背后,人均用电量却远低于发达国家,这本身就预示着未来电力需求的巨大增长空间。

制造业的持续增长、新能源汽车的普及、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的爆发,这些新兴产业如同嗷嗷待哺的巨兽,对电力的需求量与日俱增。

可以预见,到2030年,全国用电量将超过14万亿度,年均增长率高达6.5%。

如此庞大的需求缺口,如何填补?那就只有持续不断的电力建设,然而更深层次的原因,或许在于能源安全。

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能源消费国之一,高度依赖石油进口,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中东地区。

中东这个地缘政治火药桶,局势动荡不定,任何风吹草动都可能影响中国的能源供应。

石油进口的“卡脖子”风险,时刻警醒着我们,为了摆脱这种被动局面,中国必须构建多元化的电力供应体系,降低对石油的依赖。

煤炭这个古老的能源,在中国能源战略中依然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丰富的煤炭储备、较短的建设周期,使得煤电成为稳定能源供应的压舱石。

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煤电可以迅速提升发电能力,保障国家能源安全。

值得注意的是,新建煤电机组的布局也颇具战略意义,增量集中在新疆、内蒙古等资源丰富的地区,替代集中在中部地区,而沿海地区则进行压缩。

这种布局,既能保障能源供应,又能优化能源结构,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同时,可再生能源的崛起,为中国能源转型注入了新的活力,中国拥有丰富的风能和太阳能资源,发展潜力巨大。

能源需求

从库布齐沙漠的光伏长城,到贵州的重点光伏项目,再到遍布全国的风电场,中国正以惊人的速度推进可再生能源的开发利用。

这些项目,不仅能提供清洁能源,更能带动相关产业发展,创造新的经济增长点。

核电作为一种清洁、高效的能源,也是中国能源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核电装机容量位居世界前列,并且还在持续增长。

在建的27台核电机组,总装机容量高达3230万千瓦,全部建成后,可新增2500亿度发电量。

核电的稳步发展,不仅能提升能源安全,更能推动能源结构的清洁化转型。

然而可再生能源的间歇性和波动性,也带来了新的挑战——“垃圾电”问题,为了解决这个问题,储能技术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抽水蓄能、压气储能、电池储能等多种储能方式,就像巨大的“充电宝”,可以储存多余的电力,并在需要时释放出来,平滑可再生能源的波动,保障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

湖北应城的盐穴压气储能电站,就是一个成功的案例,它将废弃的盐穴改造成储能空间,实现了废物利用,也为储能技术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中国幅员辽阔,地区发展水平差异较大,电力消费也呈现出明显的区域不平衡,东部沿海地区经济发达,用电需求旺盛,而西部地区则相对落后,用电量较低。

这种“总量过剩与局部短缺并存”的现象,凸显了中国电力资源配置的结构性问题。

同时,人均用电量的巨大差距,也反映了区域发展的不平衡。

例如,一些偏远山区,甚至还在使用柴油发电机供电,与城市居民的用电体验形成了鲜明对比。

为了解决区域电力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中国正在积极优化电力资源配置,推动区域协调发展。

西电东送工程,就是一项重要的战略举措。

它将西部地区丰富的能源资源转化为电力,输送到东部沿海地区,既缓解了东部地区的能源压力,又促进了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

能源挑战

新疆和内蒙古作为重要的煤电基地,在保障东部地区能源供应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

而新建煤电机组的布局,也体现了区域平衡的考量,增量集中在新疆、内蒙古,替代集中在中部,沿海地区则进行压缩。

这种布局,有利于平衡区域能源供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电力不仅是经济发展的动力,也是社会进步的基石,充足的电力供应,能够支撑制造业的持续发展,推动产业升级。

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需求的增长尤为明显。

随着新能源汽车保有量的不断增加,充电桩等基础设施建设也需要同步跟进,这将进一步提升电力需求。

此外,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业的蓬勃发展,也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训练一次大模型所消耗的电力,相当于五辆汽车终身排放的碳足迹。

这些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电力供应提出了新的挑战,也为电力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

如今,中国正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面临着更加复杂和严峻的能源挑战。

全球气候变化、地缘政治风险、技术创新等因素,都将对中国电力产业的未来发展产生深远影响。

面对这些挑战,中国需要不断加强技术创新,提升能源效率,智能电网的建设,可以提高电力系统的灵活性和可靠性,更好地消纳可再生能源。

笔者认为

中国电力扩张的背后,是一盘关乎国家能源安全、能源转型和区域平衡的大棋,这不仅仅是简单的电力建设,更是一场深刻的能源革命。

那么问题来了,这1.8万亿的巨额投资,究竟值不值?对此你怎么看呢?

0 阅读:133

小风谈事儿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