继2022年我国首次出现人口下降,减少85万人之后,2023年,全国(大陆地区)人口再减少208万,由14.12亿降至14.10亿。
这一年,出现人口下降的省份有20个,比上年多了7个。
如果同第七次人口普查数据作对比(普查时点为2020年11月1日),则近三年多,31个省级单位中,有16个人口减少,2个基本不变,13个人口增加。
分地区看,从2020年七人普到2023年末,华东地区人口增加234万,华南增加154万,西北减少14万,西南减少52万,华北减少129万,华中减少135万,东北减少268万。
从比例看,东北三省是我国人口下降幅度最大的地区,其中黑龙江最为突出。三年多来,黑龙江人口减少了123万,降幅达3.86%。吉林、辽宁也分列降幅第二、三位。
值得一提的是,本年吉林、辽宁二省声称“人口实现了省际净流入,多年以来人口净流出局面得到扭转”。但两省人口分别减少了9万和15万,怎么理解呢?
因为这两个省的老龄化实在太严重了。人口的增加数量,等于出生人口-死亡人口+净流入人口。尽管两省在本年实现了常住人口净流入,但因老年人多,年轻人少,死亡人口大幅超过出生人口,抵消了净流入的人口,结果就是总人口还是比去年少。近亿人口的东北,已成为世界级的生育黑洞。
以辽宁为例,2023年出生人口17万,省际净流入8.6万,但死亡人口达40.6万。所以算下来,全年人口总体减少了15万。
这表明,我国各地已彻底进入了争夺人口存量的阶段。在这个大前提下,很快,任何阻碍外来人口的政策限制都将不复存在,而有利于吸引人口的措施将层出不穷。也许一线城市会暂时扭捏一阵子,但强如京沪,也终将无法抵抗时代的潮流。
东北毕竟总人口不多,长三角、珠三角以外的各个人口大省,才是人口数量减少的重头。2023年,河南人口减少了57万,三年多来累计减少122万;山东人口减少了40万;湖南36万;河北27万。
未来人口下降快的,除了老龄化严重的区域,再就是城镇化率不高的地方。我国有不少户籍人口百万以上的人口大县,他们的县城城区却只有二三十万人。本质上,是这些县城单薄的产业,无法容纳百万级人口数量的就业。而发展产业又不是一蹴而就的,那么这些县的农村人口,只能跨区域流动,成为发达地区人口数量的贡献者。
那么再来看看发达地区。除了京沪(上海22年因疫情封控人口减少13万,23年出现反弹,人口增加11万),本年人口依旧保持增长的发达省份,就只剩浙江、广东、江苏三个了。
其中,广东也有疫情反弹的因素存在。22年广东人口减少了27万,23年则增加了49万。总人口来到1亿2706万的历史新高。江苏的人口增势则已近似强弩之末,22、23年分别增长了10万人和11万人,距离减少的转折点已经不远,可能就在明后年。
人口涨势依旧不见枯竭的大省,目前只有浙江一个了。2023年,浙江人口增加了50万,近三年来增加了170万。论数量,全国第一;增幅2.63%,仅次于气候温暖,号称“国人后花园”的海南(3.47%),全国第二。不知这颗独苗,还能坚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