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双11,或许让很多人感受到了一种不同寻常的味道。
不同于往年火爆的场面,2023年双11销量竟然出现了严重下滑,以至于被人戏称为“最冷双十一”。
“双11”销量下滑的背后其实在双11前夕,各大电商就按照惯例推出了各种花样百出的预售活动,定金抵扣、优先购物权等手段让人眼花缭乱,吸引着消费者提前下单。
这其中,定金支付成为“双11花样预售”的焦点。消费者们为了抢先享受所谓的“优惠”,纷纷缴纳定金。
然而,随着双11的到来,他们发现实际的优惠并不如预期,有的甚至只是心痛地“打水漂”。
无独有偶,这种情形在房地产预售中同样有体现。
购房者们在房屋还未竣工前,便需要交纳全部款项,可最终所享受的实际权益却未必如他们所愿。
正如双11花样预售,房地产预售也似乎在某种程度上让购房者事先为未来的“优惠”付出代价,而这份代价往往并非如预期般的划算。
马光远:预售像是中国的“传销”中国经济学家马光远曾直言,中国的预售制度就像传销,甚至有些像诈骗。
房屋仅仅挖了坑,却要求购房者全款付清,让购房者在房子未交付之前就已负担沉重的贷款。
在缺乏监管的环境下,有些开发商在拿到定金后,并非用于房地产项目,而是流向购地或其他项目,导致烂尾楼问题频发,让购房者陷入无谓的等待和焦虑。
不同于美国欧洲等国的预售,中国房地产的预售往往是百分之百的全款支付。“这对买房者特别不公平,在全球没有这么不公平的预售。”
这种不公平不仅仅体现在消费者对权益的期待与实际获得的差距上,更表现在沉重的经济负担和购房者处于不利地位的局面中。
而今年双11花样预售的下滑,或许就是市场对于这种“预售”营销方式的审慎回应。
消费者逐渐意识到,所谓的提前优惠可能并非实质性利益,而是商家在获取资金的手段。这也让我们在购物时更加理性,更加注重实际权益。
在这个理性的背后,我们也不禁思考,购房预售的模式是否也需要被重新审视。购房者在房屋未竣工前交纳全部款项,可能并不能真正带来实质性的权益。
如何让购房者在购房过程中感受到更加公平与透明,这或许是一个需要行业共同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