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干部高风亮节,他在身患重病之后,担心影响工作单位的行政效率,干脆请求辞职退休,让年轻人顶替自己的位置。毛主席闻讯后派聂帅去挽留他,但他坚持要退居幕后,主席见状只好予以同意批复,他就是朱良才。
朱良才生在一个富农家庭,原本生活过得无忧无虑,可当父亲遭遇意外去世后,家里便逐渐走向衰落,经济状况愈来愈差,一家人的生活也骤然变得拮据起来。好在母亲比较开明,知道读书才是人生唯一的出路,因此省吃俭用凑钱送朱良才上学堂,希望他能靠着学习改变命运,重振家族的荣光。
朱良才不敢辜负母亲的期望,将所有心思都放在学习上,成绩始终很优异。高中毕业后,他返回家乡开办了一所小学,教书育人。时值大革命爆发,红色思想传遍全国,朱深受感召,当即加入农协,经常带领农民们举行游行,反抗地主、乡绅的压迫。1927年,蒋汪同流合污,准备迫害共产党人以及其他左翼人士,华东、华南的国民党军接到命令之后立即行动,开始对共产党人领导的各类团体进行残酷镇压,杀害了大量志士。
朱良才也遭到抓捕,敌人对他严刑拷打,要求他透露有关中共地下党人的情报。但他宁死不屈,拒绝出卖同志。1个月后,共产党人将他营救了出来,送往偏远乡村暂避风头。期间有人劝他退出红色阵营,保命要紧。但他果断拒绝了此番“好意”,他认定只有共产党才能救中国,他要跟着党一起闹革命,解放受到压迫的劳苦大众,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
不久之后,他加入了人民武装,由此开启了沙场生涯。1928年,他跟着朱老总一起上了井冈山,因为文采出众得到毛主席赏识,随即被安排到参谋处当文职干事,有时他也会客串一下主席的机要秘书。红军长征时,他已经升迁为军政委,曾率部参加了湘江血战和抢占娄山关的行动,立下了赫赫战功。
1936年,他跟着西路军转战西北,结果遭遇失败,大部分官兵牺牲或被俘,他带着仅剩的20多名战士躲进祁连山打游击。当年冬天,他带着战士们下山找食物的时候,意外撞上了一队敌军,朱良才率军撤退的时候因为不熟悉地形意外与其他人走散,孤立无援的他随即决定东返延安找革命队伍。
因为怕暴露目标,他换下军装,找来一身破烂衣服穿,装扮成乞丐的样子一路往东走,最终在好心人的帮助下找到了援西军,成功获救。抗战初期,他主要在后方工作,1938年被派往晋察冀军区工作,历任军分区政委,军区政治部高干等职。解放战争时,他在军校工作,为人民武装培育了不少英才。
建国后,他受领上将军衔,并兼任北京军区政委,为推动人民武装规范化、现代化做出了重要贡献。1958年,他突发旧疾,身体状况一天不如一天,他担心自己这样会影响军区的行政效率,索性申请离休。可当时正是用人之际,毛主席不想让他隐退,于是派聂帅去劝他回心转意。但朱良才坚持己见,一定要退休,将职位让给年轻人。主席见状也就不再挽留,批复了他的离休申请,同时号召全军学习他淡泊名利的精神。晚年的朱将军致力于文学创作,写出了很多脍炙人口的名篇,教育部在将他的文章收录到教材中后,提出支付给他稿费,但他婉拒了,为国家效劳是共产党人的义务,不需要酬劳!
值得一提的是,朱良才在生活中十分的低调,居住在干休所期间从来不对外透露自己的身份,一直以普通人自居。除此之外,他的衣食住行都很节俭,从来不铺张浪费,家里的家具用了十几年都舍不得换,破了缝缝补补将就着用。1989年,这位久经考验的伟大战士走完了一生,时年88岁。
朱良才是一位杰出的革命家,他怀揣着伟大理想,在最危急的时刻加入党组织,抛开个人生死于不顾,一心一意为实现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期间遭遇再多的压力和困苦,他都没有轻言放弃,坚定地朝着光明走去。最终,他与诸多同志联手创建了新中国,推倒了压迫势力,为亿万人民带来了安宁、幸福的生活,他是中华民族的英雄,让我们向他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