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官制随着朝代的更迭而发展,细究其变化,其实只有一个,那就是加强皇权。到了明清时期,中央集权已经达到了顶峰。
最明显的一个例子则是,明朝初年,废中书省,废除丞相制,六部直属皇帝管辖。满清入关后,清承明制,变化也不大。
但在细节上,也还是有所差别明朝辅政机构主要为内阁,而清朝自雍正时期开始,就转变为军机处。那么,为何两个都是皇帝的辅佐机构,为何明朝内阁权力大于军机处呢?
明朝的内阁制起源于朱元璋年间。当时的宰相胡维庸案让皇帝对这一制度感到失望,再加上此时皇权已经达到顶峰,君权与相权之间的矛盾显现,在这种情况下,废除丞相制实际上符合皇权的发展需要。
但是如果没有宰相,就没有人为皇帝分担朝政压力。内阁就在这样的条件下产生,但是从朱棣掌握权力之后才开始的。
毕竟,在朱元璋时期,他一个人就能决断天下事。嘉靖、万历年间,内阁的发展达到了鼎盛。明朝的内阁是真正的权力中心,即使是皇帝也不会轻易驳回内阁的票拟权。
这种权力看似不起眼的公务员,相当于皇帝的秘书。但实际上,在朱瞻基之后,皇帝遵循的原则是几乎不改内阁的票拟权,从而形成了内阁实际权力的扩大。
起初,皇帝拥有最终的决策权,大学士很少有机会参与到决策中去。明仁宗、明宣宗年间,他们的地位日益提高。
从那时起,内阁的权力与日俱增。到明世宗,夏言、严嵩等人执掌内阁时,内阁大学士的权力基本实现了权压六部,有了事实上的宰相职权。
然而,虽然此时的内阁首辅有票拟权,但却需要宦官送达批红。也就是说,虽然内阁大学士的权力与过去的丞相类似,但他必须与宦官合作才能执掌大权,如张居正和冯宝。
清朝建立后,在很大程度上承袭明制,包括内阁制。康熙初年,内阁制逐渐形成。内阁大学士虽然名义上官居一品,位极人臣。
然而,从权力上来说,清朝内阁的权力却有所削弱。尤其是雍正设立军机处后,内阁变成了一个摆设,只负责处理日常的政务奏章,没有接触朝廷的重要机密事务的机会。
然而,内阁直到清末都未被废除。内阁大学士也成为了一个荣誉职位,如李鸿章担任文华殿大学士20多年。事实上,李鸿章却很少留在北京,自然也不实际参与内阁事务的管理。
军机处的设立具有其偶然性,是雍正年间由于西北地区战事紧张,又担心机密情报在处理过程中可能泄露和延误,雍正成立了临时机构——军务处。
不过它虽然是临时成立的,但自清朝中期以后,朝廷一直在边疆用兵,因此这一临时制度未被废除。它的影响几乎一直延续到清朝灭亡,存在了接近两百年的时间。
军机处刚开始成立之时,只是临时搭建的木板房。直到乾隆年间,木屋升级为瓦房,正式被命名为军机处。
内阁和军机处的最大区别是职务是否正式。内阁是长期稳定的正式职位,而军机大臣几乎都是“兼职”。
内阁大臣从首辅到阁老等,都受到朝中大臣的尊敬。明朝中后期,内阁首辅成为事实上的百官之首,也就是没有宰相之名的宰相。
而军机处从人员到部门,都是临时的,从来没有正式的地位。因此,军机处的官员他们只是制定各种战略,但没有任何决策权,与内阁完全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