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姐,咱爹的住院费凭啥要我多出两千?”生活中你是不是也看到过兄弟姐妹之间因为一些纠纷争吵。
《朱子家训》里说过“家门和顺,虽饔飧不济,亦有余欢。”但是有些人却会遭遇兄弟姐妹散伙,这不是人变了,而可能是这三本账算不明白了。

看到过这样一组数据:72%中老年家庭纠纷源于赡养折算经济补偿。
比如在赡养老人时,总会有人因为自己付出的时间多而想多争取些权益。但也有人质疑“二姐住得近,天天去给妈喂饭,就要多分十万拆迁款?”
俗语“久病床前无孝子”藏着后半句:“多子多孙多冤家。” 就像腌咸菜的缸,菜多了反而压不实,兄弟姐妹多了更易计较谁多舀了一勺盐。
当然,这也有破局之道,为了算清活人账,建议大家可以:
1. 每月1号开家庭会,照顾老人严格按照值班表安排
2. 小时工记账法,如果谁多付出了时间和精力,就按市场上的小时工工资来计算,这笔钱可以冲抵日常需要给老人的生活费或医药费。

《钱氏家训》里说过:“兄弟分家,莫争田产。” 老辈人分家要摔盆裂碗,就是提醒“破了的物件粘再好也有缝。”
由此可见,遗产纷争导致家庭不和睦,这是是自古以来的问题。那怎么解决呢?
▶为了避免纷争可以学学别人家的做法:
- 祖屋改成家族食堂,谁家娶媳妇都在老灶台办酒
- 存款全换作清明扫墓基金,年年雇戏班唱《墙头记》
也就是谁也别要,当成家族共同的财产。

串亲戚,本是一件开心的事,但是耐不住总有几个亲戚要在饭桌上炫耀自己的孩子们:“升职加薪了!”“都开上奥迪了!”
一次好好的聚餐,变成了对后代的攀比,不愉快的对话,直接导致亲人之间矛盾的滋生。
但是细想,炫耀孩子有什么用呢?你家孩子比别人家孩子多考一分,难道自己就能多长一斤肉吗?
孩子们的生活是孩子的,家中长辈只需要过好自己的生活即可,不攀比不操心,才能更健康。

老辈人说得好:“亲戚远来香,邻居高打墙。”
兄弟姐妹处不亲了,不是人性凉薄,是咱忘了理清这三笔“账” 。
记住这三剂解药:
伺候老人明着算账,分遗产要快刀斩乱麻,儿孙事当甩手掌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