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创造好内容?“可能性之海”或许是答案

高能E蓓子 2023-07-06 21:19:37

“为什么在如今的互联网,女性总是会面对造黄谣的赛博历劫?“

“人人都是自媒体的时代,我们如何避免成为情绪裹挟的大多数?“

“去不到现场的真实,还能算真实吗?“

……

7月1日,E姐很荣幸收到腾讯新闻的邀请,在阿那亚和各位平台优秀的内容创作者们,一起聊了上面的话题,探讨内容行业的“可能性之海”。

作为一个内容创作者,这两年我其实愈发感觉到内容创作的困难,多样的信息源让每一次新闻的发生,我都会再三犹豫,最常说的一句话就是“让子弹再飞一会儿”,很怕一不小心,就掉进去了虚假信息的陷阱。

腾讯新闻的首席主持人何润锋,也曾和我有一样的困惑,他拥有着十多年的记者从业经历,许多次都出现在新闻现场,进行第一手的信息采集和报道。

他也感受到,技术的发展,让“现场”逐渐成为难以达到的地方。但即使如此,他也从未改变过自身对真实的诉求,在“眼界仲夏夜”的现场,他不仅和我们分享了他过去在现场的经历,也传达了他用新的行动方式去发现现场、拓展现场、融入现场和理解现场的可能。

其实,我们每个人都容易在信息的包裹下被撩拨起情绪,可如何脱离情绪的控制,理智客观地去寻找真相,就是我们每一个内容创作者努力在做的事情。

当晚的活动上,最让我印象深刻的,就是杭州取快递被造黄谣当事人Jessy的发言,她分享了自己遭遇网络暴力的感受,也讲了自己如何运用法律武器维权的全过程。

这两年,我们会看到很多女性,陷入被造黄谣的网络漩涡中。前有Jessy,近有被盗图污蔑从事不正当工作的女大学生。

她们正常生活,无妄之灾却在某一天突然的发生,降临到她们头上。

这样的“赛博历劫”,对每一个女生来说,都是不愿踏入的深渊,可网暴的可怕之处,也正在于它的随机。

面对这种糟糕的网络生态,我们内容创作者能做什么呢?《经济观察报》的首席记者李微敖就从职业媒体人视角倡议,当事情关系社会公众利益的时候,首先是寻找核心信息源,宁要慢一点也要更准确。

而复旦大学新闻学院马凌教授认为,若要避免陷入认知偏差与信息过滤情绪的恶性循环,唯一的解法还是需要从加强公众判断力入手,避免成为谣言传播的助手。

说白了,只有创作者和公众一起对错误信源持怀疑态度,才能让生态更好,也让更多人不用经受这样的赛博历劫。

在抵制坏的内容之外,我们常常面对的另一个难题,是如何创造好的内容。

什么是优质内容?既可以是客观事实的真实记录,也可以是对主观世界的敏锐洞察;可以是对已知的反思,也可以是对未来的想象,但无一例外,这些内容总要为受众们带去可以深入思考的机会。

这一点上,腾讯新闻作为内容平台,有很多走在前面的尝试。

关于传统文化,出品了《敦煌师父》这样的内容,以全新的视角去挖掘传统文化的现代故事;关于人文故事,有已经出了四季的《和陌生人说话》,挖掘好故事,去表达人性的复杂和真实……

当碎片化阅读、一分钟短视频逐渐成为主流的当下,有信念的创作者和平台却还在坚持对好内容的创造和探索。

这是腾讯新闻在做的事,也是我们相聚在阿那亚,共同在“眼界仲夏夜”表达和思考的事。六神磊磊在现场说,“不思考让他很快乐”,但对内容创作者来说,思考却是创造好内容的必经之路。

尤其是“可能性之海“这样的平台和创作者共在的场合,大家的想法和感受彼此碰撞,对过去、现在、未来的理解和构想,对内容方向的预测都会成为灵感之火,成为好内容的燃料。

这两年其实我越发感觉到,内容难做,好的内容更加难,我写出的每一个字,讲述的每一个故事,对行业的观察和思考,都在寻求读者的喜好和自我表达的一种平衡。

但在可能性之海之后,发现这么多更厉害的内容创作者都不可避免地陷入焦虑和怀疑,我的焦虑也消失了。因为我相信,有价值的内容会唤醒思想的火光,思考的力量能导向更好的未来。

在这场“可能性之海”旅程里,腾讯新闻和内容创作者们一起探寻好内容的更多可能,以及在这个嘈杂的时代下坚守好内容的人们不再孤独的可能。

未来广博无定,但既有方向,便终会远航。

0 阅读:15

高能E蓓子

简介:资深媒体人,提供有趣、有料的正能量影评和生活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