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这句话是对历史的一个描述,简单来说就是对明朝的描述。这句话的意思就是明朝灭亡在这群“忠君爱国”之人的手里,但同时明朝却因“奢侈权臣”而走向了昌盛。而这群所谓的忠君爱国之人就是那群文人,而“奢侈权臣”则是以明朝内阁首辅张居正为首的实干派,而下面我们就来分析一下,为何在明朝,这两个群体会走向两个不同的极端呢?而在不正常的现象背后所隐藏的历史意义又有哪些呢?下面就让我们了解一下,大明朝是如何毁在这群忠君爱国的读书人手里的。
首先就是明朝的问题,其实归根到底就是花的太多,尤其是养了一大批王爷和权贵。于是有人提出如果取消这些王公贵族的权力,那么明朝就可以节省大量的开支,这样就有足够的钱财解决西北军饷的问题,同时给予贫困百姓救济也会瓦解农民起义,然后集中兵力对抗后金,那么天下可定。其实明朝的问题就这么简单,但困难的是有这些文人,他们认为朝廷的决策是完美无缺的,你如果质疑皇帝的决策,那你就是恶意抹黑,你就是后金的卧底。
然后有了他们充当保护伞,崇祯的老丈人周奎才可以肆无忌惮的横征暴敛,大明王朝才会越来越走向衰落。其实这就是程朱理学的影响,在读书人看来君主就是完美无缺的,即使它有再大的错误都是可以理解的,而你要质疑或者反抗就是你的不对。他们在这个思维模式下一次又一次以社稷的名义充当君主的鹰犬,问题是他们也不是代表君主的利益,而是一次又一次把君主推到了万劫不复的深渊,还张口社稷闭口道德。
其次就是袁崇焕问题,从法理来说袁崇焕该杀,但从现实来说袁崇焕不该杀。因为如果大明朝都没有法理还有什么意义,这就像一座危房,你依仗柱子将房子顶起来,反而纠结房梁是否符合勾股定理,这不是很搞笑吗?最起码北京保卫战袁崇焕还能回来救援,而李自成围困都城是,吴三桂可曾有一点回军的意思呢?当时袁崇焕虽然没有达到自己的誓言,但终究是稳定了局势,于是后金便实行了离间计。
于是这群书生便充当了后金的帮凶,他们拿着一份假消息铺天盖地宣扬袁崇焕罪孽滔天。如果这些文人是一群坏人还容易处理,问题是他们在百姓心中还是一群君子,然后这件事情就在百姓心中以讹传讹起来。崇祯最多在这群文人的影响下处死了袁崇焕,而结果就是辽东彻底丢失,只能依仗山海关苦苦支撑,而祖大寿等人心灰意冷投降后金。其他将领如吴三桂看到这种兔死狗烹的事情对朝廷失望至极,比如后金如果对他们实行离间计,那么这群文人是否会用假消息让自己成为第二个袁崇焕呢?
最后就是文人的差距,比如张居正在他们看来就是奢侈权臣,一来他们认为张居正出行太过于奢侈,二来则是张居正接受戚继光的孝敬,然而他们没看到,那时候即使有戚家军,大明王朝的总支出连四百万两白银都不到。而在他们的忠君爱国保护伞下,这些王公贵族可以毫无顾忌的横征暴敛,然后支出增加了四五倍之多,这还是在西北拖欠军饷的情况之下,他们面对君主的失误不提醒君主,反而用完美无缺自欺欺人,名为忠君实为祸国,因此崇祯临死时觉醒了,并在遗言里面说道文人尽杀之。
这其实就是张居正和这群文人的本质区别,张居正知道什么是忠君爱国,也知道如果解决大明朝存在的问题。而这群文人压根不知道什么是忠君爱国,他们打着爱的名义去伤害,甚至可以凭着一份构陷的假书信就从判定一个将领的生死。与其说他们是忠君,不如说他们利用百姓来挟持君主,这就是程朱理学的牺牲品,他们活在自己的世界里,连最基本的质疑和思考的能力都没有,甚至直到大明朝灭亡也认为大明朝是完美无缺的,这不是很可悲吗?
其实这两个也能反映一个人的问题,那就是面对知识,有智慧的人会将其变成改造世界的工具,没有智慧的人则会成为知识的奴隶。同样是生活在一种教育背景下的两种人,一种成为了真正的栋梁之才,一种则成为了一个王朝的搅屎棍,这就是智商的本质差别。人生也是一样,尽管同一个班级,有的孩子懂得思考和理性,而有的孩子武断冲动,他们也喜欢轻率给别人下定义,而这种智商压制就是天生的,后天基本没有变化改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