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声明丨本文内容均引用权威资料结合个人观点进行撰写,文末已标注文献来源及截图,请知悉。
2023年,我国知名的人口研究机构“育娲”发布了一份《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版》。

这份研究报告是由梁建章,任泽平,黄文政,何亚福四名权威专家共同研究完成。

报告预测,中国的人口红利时代将会在2035年到2038年期间结束,报告还显示中国人口将会从2030年时进入持续负增长时代。
尤为引人注目的是,这份报告还预测了:在2056年时,中国的新生儿数量将会首次低于美国。

事实上,自2022年起,我国的人口增长率已出现了负值:-0.06%,而2023年和2024年的增长率分别为-0.15%和-0.1%。
长此以往,我国将不可避免地面临与发达国家相似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承受巨大的社会压力。要扭转这一局面,或许我们需要移除阻碍人口增长的“三座大山”。

根据梁建章的文章指出,当人口抚养比高于50%的时期,称之为人口红利期。
人口抚养比,简单来理解就是劳动力人口与非劳动力人口的一个比对参数,按照目前我国人口增长率的发展,我国将会在2035年到2038年间,结束人口红利时代。

从宏观角度去看,人口进入负增长时代,将会可能导致消费市场萎缩、劳动力成本增高、养老压力增大。
这些问题放射到个人身上,也可能会增加家庭养育子女、照顾老人的成本变高,同时教育、房地产行业提供的就业岗位变少。
更为严苛的是,我国在六七十年代曾经出现过一个生育高峰期,也被专家学者称为“婴儿潮”。
随着这批人口的老去,势必会增加养老基金的压力,从而可能会增加青壮年缴纳个人社保的基数,尤其是当这批年轻人老去时,可能会因为养老基金的压力,导致他们所得的养老金不会很多。

这种环环相扣的恶性循环,应当如何尽早避免呢?
对当代年轻人而言,趁着现在年轻,应当尽可能地丰富自己的收入来源,使得我们退休之后,拥有多元化的养老收入,而不是一味的只依赖社保养老金,这样才能够保证我们退休时的生活品质。

对社会而言,搬走这三座大山,或许才是放慢人口负增长的当务之急。
首先我们要了解清楚,几乎每一个国家,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的时候,都会不可避免地进入人口负增长时代?
其实,这与人们对生活品质追求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在旧时候,养育孩子对大部分人而言,就是有一口热饭,照顾老人就是有一个热炕头,这便是老百姓所追求的理想生活。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捷,娱乐方式也越来越丰富,医疗程度也越来越发达。
因此,人对活着的定义,不再是过去的吃得饱,穿得暖那么简单。
人们总希望孩子可以接受更好的教育,让老人享受更好的医疗保障,而年轻人也希望享受更加丰富的娱乐生活。

这些追求转变成物质时,就意味着我们需要为此付出更高的生活成本。
因此,人们对生活定义的改变,活着不再只是活着,而是增加了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大因素,才是当代年轻人对美好生活的定义。
所谓凡事必有两面性。
正因如此,当年轻人面对这些“身外物”所带来的压力,他们也对结婚生子开始产生犹豫,甚至是恐慌。
使得过去“安家立业”变成了“事业未成,何以有家”。

因此,如果我们要未雨绸缪,就要为年轻人搬走这三座大山,或者是减轻翻越这三座大山的难度,这样才能鼓励年轻人早点结婚生子,甚至是鼓励已婚已育夫妇生育二三胎。
如今,全国各地也都在相继推出了鼓励二三胎的政策,比如生育津贴、购房补贴等,同时也针对老人养老出台了一系列的福利政策,对医疗费用、医保进行优化改革。

面对我国人口负增长的这个严峻形势,我们必须高度重视起来,搬走教育、医疗、住房这“三座大山”。
这不仅关乎着国家的长远发展,更是提升民众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和谐稳定的关键。
参考资料:
1、新浪财经:梁建章等发布《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版》:生育减负到了刻不容缓的时间节点
2、梁建章:中国人口预测报告2023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