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iPhone 16系列如约而至,我在官网首发下单的,20号准时收到。仅从外观而言,iPhone 16新机有三大显著不同点:
尺寸更大:iPhone机型的16和Plus版为6.1英寸和6.7英寸,Pro和Pro Max版则为6.3英寸和6.9英寸(有史以来最大的iPhone显示屏);
颜色更多:iPhone机型的16和Plus版,除了黑色不变外,由群青、深青、粉、白取代前作的四种颜色,Pro和Pro Max版的沙漠色钛金属取代前作的蓝色钛金属;
静音拨片迭代:iPhone机型的四大版本均将静音拨片改为触摸按压式按键,用户只需轻轻一按,即可轻松调用各种功能,包括快速开启摄像头、手电筒或其他控制选项、切换响铃和静音模式等。
今年的iPhone 16不管是三里屯还是华强北的黄牛市场都撑不过半天就开始崩盘。20号早上的时候,16和Plus版黄牛都不收,仅收Pro和Pro Max版,加价大约是300-800左右;到了下午,仅收Pro Max版。
先说一下今年的苹果退烧潮,一方面被华为Mate XT摩擦式的狙击,另一方面就是行货版iPhone被”限制“,例如:国行MagSafe磁吸充电器被限制15W(国行配件被限制,可以选择港版MagSafe磁吸充电器,开放25W)、国行暂时没有AI功能……
至于卡贴iPhone用户,今年iPhone 16的改卡方案难度比去年iPhone 15更难一丢丢,虽说美版iPhone 16 Pro Max的主板设计和国行一样的,并不像iPhone15Pro/Max一样美版国行用两套方案,也预留了装卡槽的位置,但是需要定制卡槽,而且目前主板需要分层寻找到工程测试点(目前暂未找到)。
每次入手新iPhone,都会第一时间入手配套周边,这次也不例外,简单分享一下iPhone 16 Pro Max的实用周边配件和iPhone 16 Pro Max上手体验。
iPhone 16 Pro Max上手体验今年的iPhone 16包装设计依然是沿用了“环保”设计,把说明书贴纸这些更是省去,仅有一根C to C编织数据线。很多想着新款iPhone发布,旧款iPhone降价的小伙伴可能要失望了,按照以往二手市场的惯例,旧款iPhone不降反涨,有计划买二手iPhone的小伙伴就要注意了,除了比较常规的检查各功能外,重点还是得看屏幕,二手市场对于屏幕分好多种:拆机全原装屏、后压屏、副厂屏、打磨原装屏等等。另外就是电池问题,去年入手的iPhone 15 Pro Max到现在,没到1年电池健康还有94%,充电次数350多次,相比前年的iPhone 14 Pro Max的电池耐用很多。
iPhone 16 Pro Max标配的C to C编织数据线,虽然不会像PET线表数据线那样容易老化变硬开裂,但是它没有E-Marker芯片,传输速率仅有USB 2.0,如果经常使用数据线传输的小伙伴,建议升级换一根带E-Marker芯片的USB3.0数据线。
虽然今年有新配色沙漠金,但是我入手的是原色钛金属,感觉这个颜色比较耐看一些,在冷光下是显淡淡灰色,暖光下又显淡淡的金色,在不同的光线强度照射下,有不一样的折射色彩呈现。
iPhone 16 Pro Max依然没有DC调光,但有动态高刷,这些对我来说,个人并不会太在意,毕竟我在意的是系统间的交互体验。
iPhone 16终于把静音键去掉了,取而代之的是全系采用按压式按键,用户可以通过自定义为这个Action按键赋予更多的功能,例如打开录音、打开相机、打开捷径等等,非常好用!
这次iPhone 16还配备了一个全新按键:相机控制键,无论处于何种界面,只需轻点该按键两下,即可迅速返回上一级菜单,操作流畅高效。
在相机界面,只需轻按该按键,即可唤出多功能变焦菜单。向上或向下滑动,用户可轻松切换不同焦段,实现拉近或拉远拍摄对象的无缝过渡,让摄影体验更加得心应手。值得一提的是,相机控制键采用电容式设计,能灵敏感应按压力度。轻按可精准对焦,重按则可触发快门,带来媲美传统相机快门的真实体验。
可能是去年iPhone 15 Pro系列的区别对待,仅有Pro Max版独占5倍长焦,引发用户强烈不满,终于iPhone 16 Pro系列全部搭载5倍长焦。后置摄像头依然为经典三摄设计,搭载了4800万像素融合式广角主摄、1200万像素四重反射棱镜5倍长焦镜头和4800万像素超广角镜头,三个镜头均提供了抗反射镜头涂层。
▲iPhone 16 Pro Max拍摄样张
在视频拍摄方面,这次的提升同样令人惊叹。iPhone16 Pro系列能够以4K分辨率拍摄120fps的视频,业界首创的这一功能同时支持杜比视界。用户在拍摄后,还可以在照片应用程序中灵活调整播放速度,从120fps到60fps、30fps甚至24fps,极大丰富了创作和后期制作的选择。
声音捕捉方面的改进同样值得关注。所有视频录制现在都支持空间音频,新的音频混合功能让用户可以精确隔离各个音源,或根据需要切换混合风格。例如,您可以突出被摄者的声音、调整音质使其更具录音室效果,或在融入环境音的同时强化对话,打造更具沉浸感的声音体验。
iPhone 16 Pro系列,很多人也吐槽它没创新,依然挤牙膏。反正不管怎么吐槽,它依然是今年苹果最伟大的作品,你们说它没有惊喜没有改变,即便被华为Mate XT遥遥领先,可是一到发布时间,你们又在那里狂欢,这不就是最伟大的作品嘛。
手机保护壳手机的屏幕损坏维修费用非常的贵,基本上就是手机售价的三分之一,即便是买了AppleCare+也有点难吃得消。建议小伙伴们给爱机装上手机壳,除了美观个性外,也能对日常使用磨损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以后换新机处理回收手机也能在新旧程度上有保值作用。市面的iPhone手机壳配件真的是琳琅满目,我就推荐几款非常实用的手机壳给大家。
1、UAG磁吸尊贵系列防摔壳
UAG是比较早进入中国市场的防摔防护手机壳品牌,基本上现在一提到防摔手机壳,都会有它入选。UAG家族的手机壳都通过了美国MIL军工认证,通过2.4米的高度防摔测试,都能很好的保护手机。它的整个设计都是比较偏向硬朗军工化设计,外观上对于男生来说还是比较讨喜的。
UAG的iPhone 16系列手机壳支持MagSafe,防摔性能依然保持高质量的品质,强烈推荐UAG磁吸尊贵系列防摔壳,这个系列选择非常多,有凯夫拉、碳纤维、皮革等材质。为什么我会强烈推荐这款呢,因为它的防护性能绝对是NO.1的,可以看下面防摔测试:
在2020年iPhone 12发布的时候,我专门做过一次不同品牌的手机壳高强度测试。其中一项测试是:在2楼测试手机垂直自然下摔,2楼间距1楼地面约6.6米的高度。
经过此次高达 6.6 米的高度摔机测试,安装了 UAG 手机壳的手机均未出现任何损坏或中框变形的情况,仅手机壳表面存在擦伤和磨损。UAG 在防护性能方面,凭借四个角的气囊进行防护,整体的磨损也主要集中于这四个角。在下落过程中,基本不会出现屏幕完全砸地的现象,受力点大多集中在四个角以及边框,即便手机屏幕向下自由落体,也没有发生碎裂。手机壳对于日常保护手机免受磨损和破损是具备一定防御能力的。市面上的手机壳种类繁多,应尽量选择功能防护全面的,并非带有“防摔”之名就真的能够防摔,UAG 的防护性能在测试中是有目共睹的。
市面上众多的防摔壳与磁吸模组是分开组合设计的,一旦手机壳内里脱落,磁吸模组便会移位甚至脱落。然而,UAG 磁吸尊贵芳纶纤维银色款采用的是 TPU 框架+PC 背板设计,MagSafe 模组镶嵌在手机壳的夹层之中,内置 38 颗 N52 强力磁体,因而无需担忧磁吸模组脱落的问题。
手机壳比手机屏幕高出 2mm,有效地避免了屏幕平放时的接触,从而降低了屏幕刮花磨损的概率。我的手机贴有全屏钢化膜,并未出现顶膜的情况,匹配度极高。
手机壳的两侧皆设计有蜂窝状的防滑暗纹带,即便对于容易出手汗的小伙伴而言,也能够稳固地握持。边框的按键为一体设计,采用了软式橡胶材质,按压手感软硬适中,微微凸起,相较于盲按,其定位更为精准。此外,另一侧的相机控制键做了开孔设计,孔位设置了内凹线条,能够更好地贴合手指按压按键进行使用。
手机壳的四角采用微突出的防摔气囊包边设计,左右角的气囊还都设有挂绳孔。在平时,手机意外跌落时,通常是头尾部分接触地面的概率最高,而四角的防摔气囊包边能够最大程度地发挥保护作用,在发生意外跌落时有效分散与地面接触的冲击力。此外,USB-C 数据线孔位采用宽口设计,方便接入各种不同设计的 USB-C 数据线。
为了避免 iPhone 突出的镜头模组磨损刮花,手机壳的镜头模组部分通常会做突出保护设计。这种设计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镜头模组凸出部分与其他物体直接接触,从而减少刮花和磨损的可能性。
UAG 经典的机甲风背壳设计,简直太棒了!倘若有经常户外郊游、露营的小伙伴,极力推荐入手!毕竟在户外恶劣且苛刻的环境中,很难保证不发生意外。
2、UAG钻石支架系列磁吸保护壳
磁吸和支架原本在 MagSafe 上是相互排斥的,但这个问题终于得到了解决。就像我这次入手的 UAG 钻石支架系列磁吸保护壳,它既可以实现磁吸,又具备支架功能,实在是太好用了!
UAG 钻石支架系列磁吸保护壳的设计颜值相当出众,相较于之前的 UAG 磁吸尊贵系列防摔壳,它少了一些硬朗风格,更偏向中性设计。该款保护壳同样支持 MagSafe,并且内置了 38 颗 N52 强力磁体。
安装到手机上后,正面边框会略高于屏幕,这样的设计在日常使用时能够为屏幕提供一定的保护。即便手机已经贴上了钢化膜,也并未出现顶膜的问题,这充分说明了其开模的精准度与工艺水平之高。
镜头凸起的设计能对手机的镜头模组起到良好的保护作用。从背面多角度侧看,该手机壳没有出现透明壳常见的彩虹纹通病。此外,手机壳内层边缘的位置都做了细微的点状结构,这不仅可以增加与手机机身的紧密度,还能有效消除透明壳常见的水印和彩虹纹问题。
侧边按键、USB-C 数据线孔位以及左右下角挂绳孔的设计均与 UAG 磁吸尊贵系列防摔壳保持一致。
自带磁吸折叠支架,不仅赋予了磁吸的便捷性,还具备支架的实用功能。磁吸圈处含有强力磁铁,能够强力吸附磁吸设备且不会松动,并且适配多种磁吸设备,诸如磁吸无线充、车载磁吸支架、磁吸充电宝等,都能够随心搭配,即便带壳充电,速度也和裸机一样快。
对于手机壳这类小物件而言,其内部空间通常较为有限。UAG 经过精心设计,使支架能够完美地与磁铁一同嵌入背板。同时,支架的阻尼也至关重要,阻尼太松会导致支撑力不足,太紧则会影响耐用性。而UAG 支架既能提供强力支撑,又经久耐用。
手机无需平卧于桌面,打开背面支架,调整至合适角度,使其与我们的视线构成正常浏览角度。横着放时,可用于学习、追剧、玩游戏、看视频;竖着放时,能轻松收发信息、处理文档、点餐、打字等,让生活幸福感直线上升!
特别是它的隐藏功能:自拍不求人!以往我们使用手机支架来自拍或者求助他人,现在只需将手机放在合适的位置,调整好支架角度,再开启倒计时拍照,就可以利用后置摄像头拍摄出比前置摄像头更高清的照片了!
除了磁吸和支架的实用功能外,它的颜值设计也是满满的,好手感,也不沾指纹。如果考虑磁吸,又需求支架功能,又要防摔保护,非常推荐 UAG 这款钻石支架系列磁吸保护壳。
3、弗气原创磁吸手机壳
这是小众品牌的原创设计款,做工设计都非常不错,采用了TPU材质为基础,内封两层,所以不用担心会掉色掉漆这些问题。
背面带了细磨砂质感,所以上手感非常清爽,而且也不会粘指纹。边框是透黑材质,解决了TPU发黄的通病问题。在手机的四角内里做了微气囊设计,可以提升意外摔落的受力分散度,进一步保护手机。
按键部分也是金属的,耐用性很高。
定制的磁吸环,磁吸力很强。日产使用的MagSafe配件,都很稳,特别是磁吸充电宝、磁吸车载支架这些都没问题。
虽然这款手机壳是小品牌原创设计,但是做工精细度非常好,几乎是摸不到合模线的,也没有毛刺,按键贴合度也很高。如果喜欢原创设计,不想和别人撞壳的小伙伴,强烈推荐。
4、绿联晶透磁吸保护壳
绿联的这款磁吸全透明TPU保护壳,是一款能平替苹果官网的透明壳的一款壳子。相比苹果官方设计会更好,主要是在手机壳的软框设计,而且四角做了防摔气囊,可以在抗摔受力上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
安装上手机之后,正面可以看见边框是比屏幕高出一点,在日常使用的时候可以其他一定的屏幕防护,手机贴了钢化膜,也没有出现顶膜问题,说明它的开模还是不错的。
镜头全包设计,对手机的镜头模组起到保护作用,背面多角度侧看,没有出现彩虹纹。
手机壳支持MagSafe,带有38颗强磁,吸力非常稳固对位。
整体的按键孔位开孔精准,按压手感很不错,不生硬。如果喜欢透明TPU材质手机壳的话,绿联这款晶透磁吸保护壳非常值得推荐,能还原手机原色。
手机钢化膜现在网上的钢化膜品牌非常多,主要还是看疏油层、硬度、透光性、抗菌等等。当然这些只能从感受上来说,直观上看还是很难区别贵的膜和便宜的膜之间差异性。
平时我比较爱护手机,所以基本上会优先考虑好的贴膜,现在用的是和手机壳一起入手的绿联的钢化膜。
这款膜除了具备超高透光性之外,还边缘强化,增强了抗击打能力,降低了碎边的概率,结合铝硅玻璃,提升耐用度。
这次的钢化膜是带了无尘仓设计,贴膜非常简单,把手机固定在无尘仓上,一拉离型膜就可以贴好:自动排气、无气泡、不贴歪,所以不用担心自己手残了!
超薄贴膜,边角很圆润,不会割手,另外采用等离子喷涂指纹油涂层,加强防油指纹抗污效果。疏油层这个东西并不是长久性的,会根据使用频度衰减。
听筒位置做了阻隔灰尘网,可以避免灰尘进入听筒。钢化膜匹配度非常好,可以随意安装各种手机壳,也都不会出现顶膜。不推荐那些普通钢化膜,虽然价格便宜,但是手感和耐用度都很差,疏油层、硬度、透光性都一般,疏油层这个基本上就是半个月就没有了。
手机充电器iPhone16系列最高支持45W充电,此前,苹果手机充电功率多在 27W 以下,多年未提升。功率大幅提升意味着充电时间将显著缩短。而更能激发讨论的是苹果的态度:对此功率提升只字不提。iPhone 16 系列充电功率远没有达到让人雀跃的程度。极端工况,iPhone 16 Pro Max 充电功率能持续 33W,瞬时最大峰值功率为 38W~39W。日常工况,iPhone 16 Pro Max 最高功率为 27W,和前一代几无差异,应该后期固件升级会解锁更高充电功率。
如果去年购买充电器是45W的,今年不需要换新了,对于目前iPhone 16 Pro Max 的充电功率绰绰有余!目前我使用的是绿联这款新出的双口45W氮化镓充电器,内置PD认证芯片,并通过了官方MFi+PD双重认证,能够智能识别快充协议,呵护电池安全充电不弹窗。
外观非常的小巧,尺寸仅有39*39*49mm,整体相比市面同类型的35W/40W充电器都要小巧很多。
它外壳采用一体成型的注塑工艺,热稳定性好,不易变形。内部则是采用了第三代新型半导体航天材料GaN氮化镓制作,加上绿联AirPyra电子堆叠技术,进一步减小了体积,并且降低发热量。仅有100克的重量,加上折叠插脚,通勤上班携带它在包中,也不用担心插脚不能折叠会划伤包内物品了。
此外,它还支持PD 3.0、QC 4.0、SCP、FCP等多种快充协议,能够兼顾iPhone8-16系列机型、iPad、安卓手机、Switch、AirPods等多种设备的快充需求,外出旅行,一充即可,大幅度减轻了旅行时的负担。
在充电温控方面也下足了功夫,氮化镓芯片搭配上控温协议芯片,能够以3000次/min的频率进行温度检测,当检测到温度异常时会自动调整输出功率,守护充电安全,晚上睡觉也能耐安心充电。采用分段式智能快充调控技术,当手机充电至80%时会智能降低充电功率,以温和涓流的功率将剩余电量充满,在保证快速充电的同时,能够有效减少对电池的损伤,从而大幅度延长电池的使用寿命。
手机数据线数据线可以说真的是鱼龙混杂,各种价格都有,不好的数据线非常伤机子,没有过压过流的防护,很容易弄坏手机电池,所以选择第三方数据线的时候一定要考虑大品牌。现在我用的是绿联的编织数据线和硅胶数据线,做工质量都非常不错,重点是性价比很高。
绿联快充编织数据线,支持100瓦大功率,无论手机,平板,电脑都能超级快充,两米的长度适合各种场合,关键是这编织材料也太耐造了。现在我放在汽车上使用,两米妥妥的从中控拉大后座都没问题。
绿联快充硅胶数据线,它最大特点就是具有出色的柔韧性和耐用性,不易断裂或磨损。同时,这种材质还具有防滑性能,即使在手中出汗的情况下也能保持稳定的握感。
手机移动电源1、磁吸无线充移动电源
虽然今年的 iPhone 16 Pro Max 电池容量有所增加,然而对于高频度使用手机的用户而言,还是有必要准备一个移动电源,以防出现没电的尴尬情形。在信息时代,诸多社交工作和日常生活事务都是通过手机进行沟通交流的,倘若手机突然没电,那可真是糟糕透顶,我便入手了绿联磁吸无线充移动电源。
绿联磁吸无线充移动电源,其外观设计简约而不失时尚感。外壳精选防滑硅胶材质,触感亲肤柔软,为用户带来极佳的手持体验,整体非常小巧,便于携带。
四角都做了圆润倒角设计,放在口袋或者小包里,也不用担心四角磕碰会“误伤”其他物品了。轻装出行,一手就可以握持住它,拿起就走,真的非常方便。无论是在差旅出行,还是日常游玩通勤,带上它就足够了,10000mAh的电池容量对于一天的旅行已经足够了,毕竟出去玩,不是玩手机,做到真正出行有备无患。
磁吸面采用了硅胶设计,和手机磁吸贴合的时候可以防止滑动。内置了19块N52的超强钕铁硼磁吸,强大的吸力和精准贴合对位。
搭配手机的MagSafe磁吸,可以不用携带数据线,直接放手机背面,“啪嗒”一声强力磁吸住就可以开始充电了,非常的方便。磁吸力很强,可以轻松吸附iPhone 16 Pro Max悬空不掉落。
磁吸边充边用,绿联磁吸无线充移动电源还不会遮挡摄像头,这一设计极为出色!以往使用过的某些磁吸移动电源,在磁吸使用时会将摄像头遮挡住,每次拍照都得拿掉移动电源,着实麻烦。
除了支持手机15W的无线充电外,也能给像蓝牙耳机、智能手表这种小电流设备无线充电。
还支持20W的PD有线双向快充。
绿联磁吸无线充移动电源,无疑是iPhone的“续航神器”。它不仅能为iPhone 16 Pro Max等机型提供持久的续航力,让外出时的电量焦虑一扫而空,更在轻便性、小体积、高转化率、低发热量及舒适的握持感等方面表现出色,满足用户一天的高强度手机使用需求。其磁吸功能更是带来了前所未有的便捷性,彻底告别忘带数据线的烦恼,让充电变得更加轻松自在。在续航、耐用与性价比方面,绿联磁吸无线充移动电源无疑是值得推荐的优选之一。
2、绿联能量湃 Pro 移动电源
我的出行完全离不开电子产品,甚至可以说是产生了依赖,然而与此同时,也面临着一个颇为现实的问题——电量焦虑。不论是手机、平板、笔记本,还是使用移动电源的维修工具,只要电量即将耗尽,我的工作计划就很可能会被打乱。
正因如此,我入手了一款 20000 毫安时(130W 充电功率)的绿联能量湃 Pro 移动电源。这款移动电源采用了车规级 21700 电芯,能够在历经千次充放电循环后,电池容量依旧大于 80%,简直堪称“电量小怪兽”。并且,出行毫无阻碍,能够带上飞机、乘坐高铁,让电量时刻充沛,生活永不断电。
这款移动电源的外观设计非常出色,特别是那1.54英寸的TFT彩屏,能够清晰地显示剩余电量、充电功率、三个接口的充电电压、电流和功率等信息,让我对移动电源的电量状态一目了然。
便携与功效并重,这是我选择这款大容量移动电源的关键原因。绿联能量湃 Pro 移动电源重量不到 500 克,与一瓶矿泉水的重量相当。对于一款具备 130W 充电功率以及 20000 毫安时大容量的移动电源来说,这样的重量完全在可接受范围内,放入背包中不会增添过多负担。
这款移动电源配备了 2 个 USB-C 接口和 1 个 USB-A 接口,可同时满足你不同设备的充电需求。其中,USB-C2 接口支持最高 30W 的输出功率,USB-C1 接口更是达到了 100W,而 USB-A 接口也有 22.5W 的输出能力。如此强大的配置,无论是为手机、平板充电,还是给笔记本、无人机等大功率设备供电,都游刃有余。
在实际使用中,我发现这款移动电源的多口输出功能极为实用。当我需要同时为手机和笔记本充电时,仅需将相应的充电线连接至对应的接口即可。而且,不论我如何组合使用这些接口,它们之间的充电功率都不会相互干扰,确保了每个设备都能获得稳定的电力供应。
当不同的待充设备连接到移动电源的充电接口时,屏幕上的接口显示和充电功率数字通常会相应地发生变化。比如,连接支持最大45W的笔电,显示的最大功率为45W,与实际功率完全一致。还有屏幕右上角会显示预估剩余时间,这些数值让我对设备状态有了更直观的了解,可以更好地进行工作安排。
值得一提的是,本机支持小电流模式,只需长按电量显示按键3秒就可以切换小电流模式。小电流模式开启,就可以给手表、耳机等小电流设备充电,不用再担心半路掉电了。
而自充方面,这款移动电源支持65W快充,只需2小时就能充满本体,大大节省了我的等待时间。
绿联能量湃 Pro 在控温和安全方面的表现令人称赞。它不仅配备了自研的 ThermalGuard 控温技术,达成了快充时不易发烫且不会降速的效果。而且还顺利通过了国家 CCC 认证,以及 CE、PSE、UKCA、FCC 等国际安全性能认证,能够切实有效地预防过充、过放、短路等安全隐患的出现,在各种环境中使用都无需担忧。
小结这些便是我今年与 iPhone 16 Pro Max 一同购置的实用配件,像是优质的充电器、出色的手机壳、贴膜等等。要把这些东西用到位,充分发挥它们应有的价值,以免匆忙购买时既花费高价,又买到质量差的。当下的市场上,苹果的第三方周边配件品牌众多,产品良莠不齐、质量高低不等,因而在进行选择时务必留意,尤其是充电器、数据线、手机壳这类物品更要多加小心。优质的充电器和数据线会间接影响到手机的使用安全以及电池的健康程度,手机壳除了依据自身需求选择个性化的款式外,还得考虑其防护功能,毕竟屏幕的维修成本是相当高昂的。此次分享的相关好物,结合自身的实际使用感受,将一些使用体验良好、值得购买的产品按照不同类别进行了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