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2日,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举办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启动会。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娟教授,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勇、医政科科长张强国、科教科科长毛晓华、感染科主任卢锟、吴清华副主任医师等出席。会上,宣布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正式启动乙肝临床治愈门诊,旨在提高临床医生的乙肝临床治愈技能,提升慢性乙肝患者临床治愈率。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启动
乙肝作为一种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长期以来给患者的健康和生活带来了严重影响。刘勇副院长在致辞中指出,尽管近年来医学技术取得了显著进步,乙肝的治疗仍然面临诸多挑战。特别是如何实现乙肝的临床治愈,一直是医学界和患者共同关注的焦点。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副院长刘勇致辞
“乙肝临床治愈门诊的启动,标志着我们在乙肝治疗领域迈出了重要的一步。”刘勇副院长强调,该门诊的成立,不仅是为了提供更专业、更精准的诊疗服务,更是为了推动乙肝治疗的规范化、个体化和科学化。通过整合多学科资源,结合最新的研究成果和临床实践,希望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全面的治疗方案,帮助他们实现临床治愈的目标。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政科科长张强国发言
会上,李娟教授还带来了题为《点亮慢乙肝患者的希望之光——慢乙肝抗病毒治疗策略》的学术报告并进行了现场答疑。
据介绍,我国慢性乙肝患者基数庞大,肝癌发病人数与死亡人数均处于高位,疾病负担沉重。值得注意的是,超过80%的肝癌是由乙肝病毒感染引发。对于慢性乙肝患者,首要治疗目标就是降低肝癌与肝硬化的发病风险。

↑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李娟教授授课
“对于部分适合条件的患者,年龄不超过50岁的慢乙肝患者,应尽早追求临床治愈。”李娟教授介绍说,最新的《中国慢性乙型肝炎防治指南(2022年版)》建议,尽早启动抗病毒治疗,推荐优势人群加用聚乙二醇干扰素,以追求临床治愈。研究发现,乙肝表面抗原清除后肝癌、肝硬化、肝脏失代偿及肝脏相关死亡的概率均明显降低。
据介绍,我国多项研究证实,聚乙二醇干扰素联合核苷(酸)类似物可大大提升慢乙肝患者的临床治愈率。聚乙二醇干扰素由于同时具有抗病毒和免疫调节作用,更易帮助乙肝患者获得停药后持久的免疫学应答,实现患者长期临床获益;且相比核苷(酸)类似物具有更好的降低肝癌发生风险的作用。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感染科主任卢锟发言
最后,卢锟主任在会议总结中,对与会领导及专家表达了衷心的感谢,同时他表示,此次启动会明确了门诊的定位与发展方向,门诊将以“临床治愈”为核心目标,整合资源,打造商丘市内领先的乙肝诊疗中心。
“商丘市第三人民医院乙肝临床治愈门诊将为乙肝患者提供更优质的医疗服务,推动乙肝临床治愈的进一步发展。”卢锟主任强调,未来,门诊将不断优化诊疗流程,提升治愈率,为更多患者带来希望!
有一部分可以达到临床治愈,但治愈率很低。
公立医院吗?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