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外面我为什么很少说话

建锋玩转生活 2025-03-16 09:32:53

老婆常常嗔怪或嘲笑我在外面,与众不同,不入流,总是板着脸,沉默寡言,很少与人闲谈交欢。可一旦进入家门,话就多起来了,老是与她高声辩论、争吵,没完没了,弄得全单位里的人都知道,认为我们夫妻俩是全单位中关系最僵的一对。

同事们感觉莫名其妙:一个不善言语的人却总是与老婆有口舌之争。

更重要的是,老婆还滔滔不绝地奚落我:在外人面前胆小如鼠,生怕树叶子落下来打碎头,却在家里蛮横不讲理,欺负亲人,等等。

我每每不得不仓促应战:别人与我不相干,所谓无事不生非,我无必要也无兴趣与他们纠葛。而在家中,锅碗瓢盆叮当响,都与我紧密相连,即便想逃避也逃避不了。更何况,老婆过于霸道,控制欲甚强,对我老是吆五喝六,要求特多,抱怨不断,我岂能不反戈一击?

我的心理是这样的:如果不发声就意味着理亏,而我的本性是轻易不服输;哪里有压迫,哪里就有反抗!

逻辑就是这么简单明了。

概言之,吵嘴的责任主要不在我身上,是老婆轻锤撩重锤所造成的。

在言语上,我到底是怎样的一个人呢?家里家外,我仿佛判若两人。

其实这绝不是真相。

我在外面很少与人讲话真正的原因是:周围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说出的话,不论是重要还是不重要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要么不够真实,要么答非所问或三顾左右而言他。

两个“百分之九十”,使我与外人的交流兴趣全无!

比如,在路上遇到熟人,问他到哪里去,一般都这样回复:到前面去或上街去。如此笼统之言,明显是敷衍了事,没有任何意义。而我却不是这样的,总是十分具体地说出确切地址和干什么。两相一对照,人际交往的对等原则已然失去。长此以往,我路遇熟人,自然不愿主动发声打招呼了。

有位老同事,晚饭后我们经常散步走到一起。他几乎每次要问我晚饭吃什么,我每次如实交代。然后他就评头论足一番,整体意思是,我的饮食太简单了,干嘛那么舍不得,如今又不是吃不起等等。

但我从不打听别人吃什么。因为我身边的人,几乎都是节俭之徒,可谓是一分钱掰着两份来花。但他们平时却为了显摆自己,老爱在不同场合张扬,说是他家有多少荤菜藏在冰箱,又说他本人中午两杯酒,晚上一杯酒,等等。

可我和老婆都留心了,这些人平常很少上街,偶尔去了一趟菜市场,拎回来的大多数只是青菜和豆腐之类的。至于酒一天喝两顿,更是笑话了。坦白而言,我最近几十年没买过一瓶酒。大家彼此彼此,都是生活在同样的生态环境,我是永远也不会相信众人的“口吐莲花”!

所以我从不询问别人饮食之类的事,因为得不到准确的答案,何必多此一问呢?

季羡林大师有句名言:“我是真话不全说,假话全不说。”

我也是一惯秉持这种表达原则,如若说了句假话,浑身顿感不自在。但我清楚,说真话有时会给自己带一点麻烦,事实上曾经就有过多次教训。所以在世人面前,我逐渐形成了缄默少语的个性。

看起来,我似乎很不合群且孤独寡朋。不过,我很充实,也愉快,就像爱因斯坦所崇尚的,有一种“孤独的愉悦”!

0 阅读:1

建锋玩转生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