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姓之55—花姓,起源·迁徙·家训·名人故事

千行百纳 2025-01-02 15:16:51

中华姓氏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和血缘纽带,《百家姓》宋朝时成书,先后收录了504个中华姓氏,百家姓、三字经、千字文并称中国传统蒙学三大读物,本系列文章将按照《百家姓》原文顺序逐讲解姓氏文化。

姓氏由来:花,Huā,多起源、多民族姓氏。源于华姓,属于音讹为氏。南北朝以前并无“花”字,用“华”字代替,甚至到唐朝时,“华”字还是大量被用于表示“花”意,包括现代经常用到的春华秋实、华而不实等词语皆为此意。

华姓族人中有改姓为花姓者,据传为周文王姬昌(商时为西伯,有称伯昌,今陕西岐山人,季历之子,周武王姬发之父,周朝奠基者)后代的一支。而华姓始祖为宋国公子华督,宋国开国君主为商纣王帝辛(子姓,名受、受德,帝乙少子,商朝末代君王)的兄长微子启(微子,子姓,宋氏,名启,今河南商丘人,宋国开国君王,商王帝乙长子,商纣王帝辛长兄),国都今河南商丘,宋国疆域北侧不远便是花姓的重要郡望东平郡(今山东东平)。

宋国北部为花姓郡望东平郡

源于外族后裔,隋唐时期,婆利婆利国(今文莱达鲁萨兰国,简称文莱)、诃陵国(今印度尼西亚)与中国互通商埠,有在东南沿海地区留居者,仿汉族习俗以在故国官名如“独诃氏拏”、国名为姓氏,世代相传,今福建、海南、广西等地仍有其后裔子孙,称诃(hē)氏、花氏,隋唐时期花字也读hē。

源于女真族,属于汉化改姓为氏。金国时期,南宋皇族闽冲郡王赵范(字武仲,号中庵,今湖南衡山人,赵方之子)麾下范用吉(本名孛术鲁久住,女真族孛术鲁氏,归宋时改姓范),聪慧、擅用计谋,因犯赵范名讳,改为花氏,称花用吉,官至太尉,镇守均州(今湖北省丹江口),后反叛改投蒙古大元帅孛儿只斤·窝阔台(成吉思汗第三子,蒙古王国第2位大汗,元太宗),族人诬告他为南宋细作,被处死。花用吉死后,其后裔子孙以其宋赵皇家所赐之汉姓“花”为姓氏,世代称花氏。

另有出自何姓(或指诃,hē);满族、蒙古族、回族、傣族等其他少数民族在民族融合汉化过程中改姓或赐姓为花姓等。

参考文献:《说文解字·华注》:花字起于北朝,前此书中花字,出于后人所改。

《百家姓》注:花氏“系出华氏,古无花字,通作华。后专用花为花草之花,故华姓亦有改为花氏者。”

得姓始祖:花季睦、花季陆、宋微子、阁罗凤、帝喾、周文王等

发源地:山东泰安等多地

迁徙路线:

南北朝唐朝时期,由于“花”字的出现,花姓开始载入史册,如文学作品中替父从军、女扮男装的花木兰,唐朝名将花敬定、仓部员外郎花季陆等。当时花姓望出东平郡,即今山东东平,为花姓的主要发源地之一。

唐末五代时期,因北方连年战乱,导致社会动荡不安、百姓民不聊生,北方民众很多开始向南迁徙,花姓亦在其中,并播迁到今四川、安徽、江苏、浙江、江西等地。

宋元时期,花姓除遍及北方大部分省份外,在江南之地的分布已日趋扩大,福建、广东、湖南、湖北均有花姓定居。

明朝初期,山西花姓作为洪洞大槐树迁民姓氏之一,被分迁于山东、河北、河南、安徽、江苏等地。此后花姓逐渐传播到广西、云南、贵州、辽宁等地,并有沿海之花姓开始入迁台湾。

清朝时期,山东等地的花姓族人有随闯关东的风潮入迁东北三省、内蒙等地。

历史名人:南北朝时期传奇巾帼英雄花木兰(文学作品《木兰辞》中人物,女扮男装、替父从军,建功后却不受,只愿回家团聚,体现了她勤劳善良、保家卫国、不慕富贵的淳朴精神)、唐朝名将花敬定(又名花惊定,成都尹崔光远的部将,平叛有功,但他居功自傲、目无朝廷,后死于叛军)、明朝开国名将花云(今安徽蚌埠人,淮西二十四将之一,跟随明太祖朱元璋打天下,官至行枢密院判官、安远大将军,在迎战陈友谅所部时不幸战死,后追封为东丘郡侯,谥号忠毅),艺人花泽冰、花小青、花昆等。

剧照:花木兰

祠堂:

河南省商丘市虞城县木兰镇木兰祠,又名“孝烈将军祠”,俗称“孝儿祠”,原名“木兰庙”,是纪念巾帼英雄花木兰的祠堂,对面为花木兰陵园。木兰祠始建于唐朝,金、元、清时均有重修,占地面积近万平方米,每年的四月初八(相传为花木兰生日),均会在这里举办香火大庙会,每两年还会举办“中国木兰文化节”,由于地处四省交界,周边省市群众常去参会热闹,现为河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河南虞城木兰祠

家规家训家风:

花氏家训家规暂未找到,甄选宗祠楹联,以了解花氏文化:

源自华氏;望出东平。

——上联典指花氏的主要源流。下联典出花氏的重要郡望东平郡。

东平世泽;尚书家声。

——上联典出花氏的重要郡望东平郡。下联典指宋朝时期的花伊,官沿书郎。

成都猛将;怀远英侯。

——上联典指唐朝将军花敬定平蜀乱,杜甫《赠花卿歌》云:成都猛将说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下联典指明朝时期将军花云,安徽怀远人,将兵略地,屡建奇功。

勋称怀远;誉满成都。

——同上,次序为反。

花纶状元;木兰英雄。

——上联典出《词品》载:杭州花纶《人名》年十八,黄观榜及第三人。初读卷,宫进卷以花纶第一,练子宁第二,黄观第三。御笔改定以黄观第一,练第二,花第三。南京谚有“花练黄,黄练花”之语。故后人仍以花状元称之。下联典出南北朝时期巾帼英雄花木兰,因为父亲年老,弟年幼,她女扮男装替父亲从军,屡建军功。

高贤合捻黄粱梦;诗圣独吟花卿歌。

——上联典出元朝时期的戏曲家花李郎,元朝著名戏曲演员刘要和之婿,时人称他为花郎学士,与马致远等合制《黄粱梦》杂剧。《录鬼簿·贾仲明补词》载:元贞书会,李时中、马致远、花李郎、红字公四高贤合捻《黄粱梦》。下联典指唐朝将军花敬定平蜀乱,杜甫《赠花卿歌》云:成都猛将说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

润生自有介轩集;茂将独列功臣录。

——上联典出明朝时期的诗人花润生,字蕴玉,邵武人。永乐进士。初为古田令,吏绩甚著,有《介轩集》。下联典出明朝时期的名将花茂,巢县人,因有战功,累官都指挥使,名列功臣录。

义侍保孤,幸逢雷老;

孝女代戍,愿易男装。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的花云守太平时,陈友谅来攻城,花云妻郜氏料定其夫必死,便把三岁的儿子托付给侍子孙氏,自己投水而死。花云被俘后,孙氏抱小儿逃走,路上见一老人自称雷老,把孙氏及小儿带到朱元璋那里。朱元璋赐小儿名炜,又要赏赐雷老衣物时,人已不见了。下联典指文学故事人物花木兰,北朝民歌《木兰诗》的主人公。说少女花木兰代父从军,征战十二年,胜利归来,塑造了一个坚强勇敢的女英雄形象。

怀远英侯,建奇勋于明朝;

成都猛将,垂美誉于唐诗。

——上联典指明朝时期将军花云,安徽怀远人,将兵略地,屡建奇功。下联典指唐朝将军花敬定平蜀乱,杜甫《赠花卿歌》云:成都猛将说花卿,学语小儿知姓名。

现分布:花姓在全国均有分布,主要分布在辽宁、河南、江苏,其次分布于广西、四川、内蒙古、山东、安徽、云南、广西、广东、海南等地,其中辽宁分布最多。

总人口:花姓约19.5万人,全国排名第295,在百家姓中位列第55。

花姓来源较多,主要源于音讹“华”姓,东平郡为花姓主要郡望,即今山东东平,少数民族中花傣族人也较多。“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家喻户晓的《木兰诗》为我们描述了一位勤劳善良、爱父护弟、保家卫国、英勇善战的女英雄形象,全国多地建有木兰祠以为纪念,花木兰的故事至今为人们所津津乐道。

创作不易,喜欢本文章请点赞收藏,欢迎评论转发,关注作者更快获得推送更新。

0 阅读: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