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溪:“中国第一铁”的百年传奇》

阿伟阿旅游 2025-04-12 15:50:38
在辽宁东部,有一座因煤铁而兴的城市——本溪。它有着“煤铁之城”的美誉,其钢铁工业史,犹如一部波澜壮阔的史诗,“中国第一铁”的名号更是为这部史诗添上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本溪的钢铁工业历史最早可追溯到汉代,那时本溪就发现了丰富的煤铁矿藏。宋元时期,原始采煤业开始出现,到明代,这里已成为辽东重要的产铁区,清代时更是发展为中国东北采煤冶铁中心。悠久的开发历史,为本溪钢铁工业的蓬勃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1905年,本溪湖煤铁公司始建,这是本溪近代钢铁工业的起点。1911年,本钢一铁厂旧址创办,1913年,1号炼铁高炉开始兴建,并于1915年举行点火仪式。这座高炉的主体设备由英国人设计,英、德两国承担制造,炉高60米、炉容291立方米,日产生铁130吨 ,在当时的亚洲属于最先进的设备工艺,拉开了东北钢铁工业高炉炼铁的大幕,也成为本溪钢铁工业走向现代化的重要标志。此后,本溪的钢铁工业在艰难中不断发展,虽然历经风雨,但始终保持着顽强的生命力。 新中国成立后,本溪钢铁工业迎来了新的发展契机。当家作主的职工群众怀着满腔热情,艰苦奋战,使本溪钢铁工业迅速恢复并发展壮大。20世纪50年代初到70年代末,本钢生铁产量持续攀升。以占全国不到1%的高炉总容积,承担起全国1/4的统配铸造生铁和1/2球墨铸铁的生产任务,成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中流砥柱。 这一时期的本钢创造了新中国多项“第一”:第一批不锈钢、第一批梯型弹簧钢、第一炉工业用硼钢,还有我国第一批解放汽车、第一批坦克、第一批拖拉机,乃至第一颗人造卫星、第一艘潜艇、第一枚火箭,都使用了本钢生产的钢铁材料。本钢生产的钢铁,就像钢铁脊梁一样,支撑起新中国工业发展的大厦,见证着新中国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逐步走向繁荣富强。其中,本钢1号高炉从1958年至1988年,连续30年保持全国大中型高炉利用系数冠军,是闻名全国的“红旗高炉” 。本钢也因此被誉为“共和国功勋企业”,被称为“中国第一铁”,这是本溪钢铁工业的高光时刻,也是本溪人民的骄傲。 本钢不仅在生产上取得了辉煌成就,还对全国钢铁企业进行无私援助。先后为包头、齐齐哈尔、西宁、酒泉、宝山、攀钢等20多个钢铁企业输送各类技术人才500余人,为新中国钢铁工业的整体发展贡献了本溪力量。 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本溪钢铁工业也面临着转型升级的挑战。2008年12月17日,历经百年风雨的本钢一铁厂区正式关停,1号、2号高炉退出历史舞台,这是本溪钢铁工业发展历程中的一次重大变革,也标志着本溪钢铁工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 虽然传统的钢铁生产方式发生了变化,但本溪钢铁工业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却得以保留和传承。2013年,本溪湖工业遗产群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其中,一铁厂旧址现存的1号高炉,不仅是当时我国东北地区新式炼铁的第一座高炉,也是我国现存原址未移动过的高炉中最古老的一座,炉龄超过百年,成为中国近代冶铁业的鼻祖,诉说着本溪钢铁工业的百年沧桑。 本溪,这座因钢铁而闻名的城市,“中国第一铁”是它最耀眼的名片之一。从历史深处走来,本溪钢铁工业在时代的浪潮中不断变革与发展,它所承载的不仅是一段辉煌的工业历史,更是一种坚韧不拔、勇于创新的精神。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