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2岁老人每天大便两三次,确诊肠癌!4种异常或是身体“警报”

安波玩转养护 2025-03-21 15:08:53

62岁的李大爷一直认为自己身体硬朗,每天两三次的大便习惯也在“正常范围”内。直到几个月前,他发现自己的大便颜色逐渐变得异常,有时还带有淡淡的血丝,伴随着隐隐的腹痛和不明原因的腹胀。初期,他以为只是年纪大了或饮食上稍有不调所致,就去医院做了肠镜检查。令人意外的是,肠镜结果显示李大爷的肠道“看起来一切正常”,医生也未能在检查中发现明显异常。

症状不但未曾就此消逝,反而发作得越发频繁。李大爷渐渐发觉自己食欲有所减退,体重亦于不知不觉间减轻。迫于持续的不适,他再次就医,经过进一步的CT和肿瘤标志物检测后,最终被确诊为肠癌。究竟是哪里出了问题?为何肠镜检查“明明没有问题”,却漏掉了致命的癌症?

一、肠镜检查并非万无一失

肠镜作为检测肠道疾病的重要手段,其准确率在大多数情况下都很高。但事实上,存在若干可能致使漏诊的因素:

隐匿性生长:部分肠癌属于平坦型或生长较慢的隐匿性肿瘤,位置特殊或形态不典型,容易在肠镜检查中被忽略。

检查前准备匮乏:若患者于检查之前肠道清洁未尽彻底,肠道内的残留物质可能会将早期病变遮蔽。

操作技术差异:不同医院或医生在操作技术与图像解读方面或许存有一定差异,这可能会对诊断结果产生影响。

因此,即便一次肠镜显示“正常”,也不能完全排除肠癌的可能性,尤其当伴随持续异常症状时,更应引起高度重视。

二、身体在发出“警报”:4种异常症状

事实上,李大爷的身体早已在无形中发出求救信号。以下4种异常情况,正是肠癌可能预警的“报警器”:

大便颜色与形状异常正常大便通常为棕黄色,若发现大便颜色异常(如变黑或出现血丝),或大便形态发生改变,应引起警惕。

腹部不适与隐痛长期轻微的腹痛、腹胀或隐隐的不适感,可能是肠道内潜在病变早期的信号,不容忽视。

体重无故下降在没有明显饮食变化的情况下,体重急剧下降往往意味着身体正在经历异常消耗,这可能与肠癌有关。

排便习惯改变如果突然出现每天大便次数增多,或者排便习惯发生明显变化(如大便质地变稀或出现黏液),这都可能是肠道问题的前兆。

三、如何科学检测与预防肠癌风险

影像学检查如CT、核磁共振等影像学检查,有助于发现肠镜可能遗漏的隐匿性病变。

肿瘤标志物检测通过检测血液中的癌胚抗原(CEA)等指标,能初步判断是否存在恶性病变风险。

多次复查对于有异常症状的患者,定期复查非常必要,即使上一次检查未发现异常,也应持续关注自身健康变化。

综合评估医生会根据患者的具体症状、家族史以及各项检查结果,进行综合评估,确保早期发现和治疗。

李大爷的经历给我们敲响了警钟:一次“正常”的肠镜检查并不代表可以放松警惕,身体在不断发出异常信号。若发现大便习惯改变、腹部不适、体重下降等情况,应及时寻求专业医生的帮助,并进行多项检查以确保不漏掉任何潜在隐患。唯有早发现、早治疗,方可切实守护好我们的健康。

0 阅读: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