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少股民、基民像我一样,质疑堂堂的“酱油一哥”海天味业怎么会一下子回到4年前,步了格力的后尘?
虽然从理论上来说,只要是人还需要吃饭,调味品就还会卖得出去,而且频率肯定比空调还高。
当初大家纷纷进场押注它,无非就是赌酱油一哥会像茅台老大哥一样,确定性很高,所以当时给到高达百倍pe以上也无所谓。
然而,哪怕过去10年来,酱油一哥优秀到吊打大A无数“混子”,那也只能证明它曾经优秀过。
既然科技含量低,这也就意味着行业壁垒低,竞争对手进场的门槛也低。因此,酱油一哥面临着一个极其尴尬的局面:
一边是各位金主期望较高,希望它未来三年要持续保持20%的“成绩”云云;一边是市场格局稳定的情况下,中炬高新、金龙鱼、千禾味业、加加食品等来一起分蛋糕,从而进一步挤压了它的市场空间。
庞老板想要虎口夺食,改变消费者印象,代价可不小。当然啦,庞老板也不想坐以待毙,他也像董小姐一样搞起了多元化策略,除了酱油、酱类与蚝油之外,还添加了料酒、醋、鸡精等多个SKU。
只是深耕调味品垂直领域这几年,并没有出现一个能成长为与酱油一样地位的SKU,这也给海天味业的第二业绩增长线蒙上一层阴影。
况且很多人不知道餐饮行业兴衰跟海天味业息息相关,数据显示:它的6成市场来自餐饮行业。
而且我们也都知道外面的厨师不考虑健康不健康,但一定会考虑调味品够不够,好吃不好吃。
但是今年上半年,由于行业竞争激烈、预制菜盛行、部分原材料价格处于高位,接近50万家餐饮企业喜提 game ove 结局。
这给本就雪上加霜的一哥,再泼了一桶冷水。
更别说事后的公关态度,无疑是给秉持0添加的千禾送上一个大把柄,自家口碑也遭遇到损害。
一下子就把这些年冠名《谁是宝藏歌手》《吐槽大会》等热门综艺、努力打开年轻人市场的成果给抹杀掉了。
因此,广大网友心里也有杆秤,也希望国货品牌能够对自己的产品和用户群体有个精准判断,而不是一边高高在上,一边消费网友们的情怀。
多讲讲极致的性价比,多点诚意,告别浮躁的风气,才是国货正道。from:炒月殳不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