停药后复发=上瘾?你可能误解了精神类药物

白影梅的笔记 2025-04-25 09:33:37

许多患者在停用抗抑郁药、抗焦虑药等精神类药物后,如果症状重新出现,常常会怀疑自己“药物上瘾了”。其实,停药后复发≠上瘾,这两个概念有本质区别。但依旧有很多患者及患者家属担忧,今天我们用大白话一次性讲清楚。

一、复发:是疾病未痊愈,不是上瘾

精神类药物(如抗抑郁药)的作用原理是调节大脑神经递质,帮助患者恢复情绪和认知功能。就像骨折需要石膏固定,精神类疾病也需要药物辅助修复。

为什么停药会复发?

1. 疗程不足:精神类疾病治疗通常需要“急性期控制症状+巩固期防止复发+维持期巩固疗效”三个阶段。如果自行提前停药,相当于伤口刚结痂就撕掉纱布,容易二次感染。

2. 疾病特性:抑郁症、焦虑症等属于慢性易复发性疾病,和高血压、糖尿病类似,可能需要长期管理。

3. 大脑需要适应期:药物调整了大脑化学平衡,突然停药可能让神经系统“措手不及”。

二、上瘾:是失控的强迫性行为

真正药物成瘾(如毒品、尼古丁)的核心特征是:

• 渴求感:不顾后果地想要用药

• 耐受性:需要越用越多才能达到效果

• 戒断反应:停药后出现心慌、颤抖等生理不适

而正规精神类药物(如SSRI类抗抑郁药)不会引起这种强迫性用药冲动。医生开药时会严格评估风险,成瘾性药物(如安定类镇静剂)也需在监管下短期使用。

三、停药后的不适,可能是这两种情况

1. 撤药反应(不是成瘾!)

突然停药可能出现头晕、失眠、恶心等,这是身体对药物减量的正常适应过程,通常1-2周缓解。对策:在医生指导下逐渐减量。

2. 疾病复发

原有症状(如情绪低落、焦虑)再次出现,说明疾病未完全控制,需及时就医调整治疗方案。

四、正确停药记住3件事

1. 别擅自停药:即使感觉好转,也需医生评估是否达到停药标准。

2. 缓慢减量:像下楼梯一样逐步减药,给大脑适应时间。

3. 复发≠失败:就像感冒可能复发,及时治疗即可,别自责。

总结

停药后症状复发 ≠ 药物成瘾,而是疾病管理未到位的信号。科学治疗、规范用药、定期复诊,才能最大程度降低复发风险。如果对药物有疑虑,一定要和主治医生充分沟通,别让误解耽误康复。

0 阅读: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