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晚看到了日本作词家三浦德子离世的新闻。
也许你对她的名字很陌生,但你一定听过她写的歌。
动漫《数码宝贝》片尾曲《I wish》、张国荣翻唱的《Monica》日语原版、邓丽君的日语歌《你的天空》、日本三大歌姬之一松田圣子的《蓝色珊瑚礁》...皆出自三浦德子之笔。
不仅是我们的童年,上世纪的日语歌坛都绕不开三浦德子的身影。
而就是这样一位“歌坛扫地僧”,她的照片,在网络上只有寥寥一张。
早些年《数码宝贝》片头曲演唱者和田光司离世,当我还在唏嘘蝴蝶飞不过沧海时,三浦德子也走了。
至此,唱片头曲和写片尾曲的人都离开了这个世界。
我仿佛觉得,我们的童年又碎了一块。
童年记忆在时间流逝中逐渐褪色但日历能记录下每刻有意义的时光碎片2024成长日历,以日月为节点,收录12种诗词书画主题回味过去,陪伴此刻,从诗情画意中汲取人生力量
三浦德子享年75岁,毫不夸张地说,她看着我长大,她的作品陪伴我长大。
在无数人将三浦德子看成三德子的乌龙中,我终于意识到,童年的良师益友三浦老师真的离开了。
点开《I wish》的播放键,思绪万千,仿佛又回到了儿时的夏天。
时光回溯到没有智能手机,电脑和网络也算不上普及的1999年。
没有回不完的消息和加不完的班,没有减不下去的体重和还不清的贷款。
每天最期待的事就是放学回家能看到电视上播的《数码宝贝》。
8个参加夏令营的孩子被选招传送到了数码世界,历经艰险、不断进化,和自己的数码宝贝一起为拯救世界而战斗。
就像有人在等霍格沃茨的猫头鹰一样,我们曾经也是幻想自己能被选招的那一波孩子。
等离子的大屁股电视没有跳过选项,看《数码宝贝》最害怕的就是听到这首《i wish》。
听到的时候总有种挥之不去的怅然若失。
直到我妈一句:“看完了就写作业去吧”一语惊醒梦中人。
原来不是讨厌三浦老师写的歌,而是片尾曲意味着动画片结束,我又该跟动画片告别,去写作业了。
那个并不存在又真实存在的夏天,如今已经过去了24年,我到底是没拥有属于自己的数码宝贝。
每个人都无可避免的长大,童年远去,青春结束,数码宝贝的故事早已从我们的世界落幕。
三浦老师的作品承载了一代人儿时的欢笑和眼泪。亚古兽总是最先进化,因为凡事都需要勇气当道;天使兽往往最后进化,因为当一切破灭时,希望犹在。
《数码宝贝》的剧情不留余力的向孩子们展现友情、信念、希望和勇气。
而三浦老师的《I wish》教会了我们面对人生的选择,告别的意义。
在成长的过程中,我们相遇、告别,再相遇、再告别,最后离开。
这,才是人生的常态。
童年的美好不是一缕阳光,而是一生的温暖。
第一季的大结局里,那辆开往现实世界的末班车和美美那顶在车窗外飞扬的草帽让我久久无法忘怀。
数码世界和现实世界之间的联系不只有被选召的孩子们,还有和主角一同长大的我们。
相比于来自家庭的关注,儿时从电视中获得的陪伴似乎更多。
谁没有真切的幻想过有一天也要和主角团一样去冒险,去遇到一支属于自己的数码兽。
而《I wish》这首歌,载满了儿时的我对千禧年的憧憬与友情羁绊的幻想。
美美背后掺杂科技感的彩色光线,大楼在夜幕下闪烁着的无数灯光,搭配当时日本歌姬惯用的甜腻唱腔。
上世纪city pop的余温尚存,原来第一首city pop启蒙,早已被儿时的我遇见。
小时候看《数码宝贝》,关心的总是那8个孩子和他们的数码兽如何打怪升级。
如今再将三浦老师的歌词细细品味,她写下的每个字都穿透20多年的光景,真正的击中了长大成人的我。
“今天无法擦除,
但可以展望明天。”
生活不仅会磨平我们的棱角,更会让我们忘掉曾经想改变世界的胆气。
无论多不想改变、不想长大,我们终究要朝着那条不可逆转的道路一路前行。
三浦老师一生为无数动漫写词,她怀揣着童心,看着一代又一代孩子在成长的路上做出一次又一次选择,最后与儿时的自己分道扬镳。
但别忘了,她曾告诉我们去握紧拳头、咬紧牙关,迎接生命中的下一次冒险。
或许童年无法永恒,但三浦老师赋予我们的童年记忆值得用一生去回味。
数码宝贝进化的高燃场景总能唤起儿时的热血冒险需要好伙伴,更需要一双好跑鞋经典配色美学,上脚舒适轻盈穿上老爹鞋,做人生的高燃主角!
岁月轮转,三浦老师的词和我一起,从童年步入了青春期。
还记得张国荣那首获奖无数的金曲《Monica》吗?
1983年的东京音乐节上,哥哥注意到了一个叫吉川晃司的新人,还有他演唱的那首《Monica》。
明明是一首旋律欢快、节奏热烈的快歌,细听歌词却品到了一丝求而不得的苦涩。
这首歌词出自35岁正当年的三浦老师之手。
在彼时日本和香港对这位新人完全不熟悉的情况下,哥哥依旧决定选择翻唱《Monica》。
从此香港乐坛掀起一波快歌风潮,这首《Monica》也跨越时代成为了经典。
三浦老师的词细腻又充满力量,一把被遗忘的遮阳伞、一缕温暖的南风,都是她用来代表爱的意象。
1995年岩井俊二的电影《情书》中,男主角掉入山谷,队友呼喊他:“藤井树!”的声音飘荡在漫天山谷,他却想起了从未将爱宣之于口的女藤井树。
临死前,他唱起了由三浦德子作词的《蓝色珊瑚礁》。
“我的爱随南风,早已远去。”
为什么偏偏在人生的最后他要唱这首歌呢?
明明说不喜欢松田圣子的歌,也不喜欢女藤井树,却在最后的时刻,在呼啸的寒风中,年轻人用尽他的最后一丝力气轻轻唱起了他晦涩的爱意。
南风知我意,吹梦到西洲。
再听这首歌,三浦老师的词乘着南风飞去,飞向了那个属于我们的青涩年代。
虽然生命的长度不是仅靠记忆就能延展,但拒绝遗忘的意义就是能够将过去化为向前走的力量。
三浦德子:
你好吗?我很好。
虽然直到今天,我都没成为那个“被选召的孩子”,也没能为了改变世界而战斗。
成人的世界万般皆苦,我过着最普通、最平凡的生活。
但谢谢你曾赋予我童年乃至青春期的美好时光,终有一天我们会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