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三十,我和丈夫辞别繁忙的生意回到老家。这个每年牵动我心的时刻,总让我既期待又紧张。
一百多公里的山区路程,积雪覆盖大地,女儿兴奋地坐在后座上,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白茫茫的景色。
到家时,嫂子热情地迎了上来,二哥也笑盈盈地把女儿从车里接出来。
寒冷的空气中弥漫着乡村特有的那份质朴和温暖。“小丹,你们可回来了。”嫂子嘴里还嘟囔着。看着哥嫂一如既往的照顾和热情,我心里也感到一阵暖流。
几年来,公婆一直在乡下跟随二哥侍奉。尽管我们两口子忙碌在城里,但对他们的牵挂从未减少。这,是我们心头的责任和温情。
随后的时间里,家庭间的亲情愈发浓厚。我们在厨房里忙活,炸丸子、酥肉…那一阵阵香气萦绕在周围,充满归属感。
家人的欢声笑语,孩子们跑来跑去,这一切都让人陶醉。
食事过后,到了孩子们最期待的时刻——收压岁钱。侄子小宇带着一个大铁盆仿佛要举行一场盛大的典礼,引得大家哈哈大笑。
孩子们磕头,公公递红包,可当侄子发现女儿梦梦的红包比他的多出一千块时,他那张笑脸顿时变成了一片愁云。尴尬的氛围让所有人都陷入了沉默。
“爸,以后孩子们的红包还是一样吧。”话语一出口,我看到嫂子的眼里闪烁着泪光。
她没有埋怨,只是轻声说道:“其实我知道,梦梦在外面常年不在身边,你心疼她也是有道理的,但小宇还小,会觉得不公平。”这是家庭中的一个小小插曲,但足以让人反思良久。
为了缓解僵硬的气氛,我主动拿出了准备好的三个红包,分别递给公婆和嫂子。
嫂子无奈地笑着说:“我都是大人了,还给什么压岁钱。”在接受我的红包后,她的神情中多了一份释然。
我们两家没有所谓的攀比和嫉妒,有的只是理解与感恩。嫂子这些年无怨无悔地照顾公婆,我们则以自己的方式表达谢意。
临走时,她给我们准备了满满一后备箱的家乡特产,这份厚重的情谊无法用言语描述。
兄弟姐妹相处,何尝不是一门学问呢?要学会公平对待,要懂得感恩,还要能容忍对方的不完美。正是这种亲情,才让我们在人生的道路上充满力量和温暖。
希望每一个家庭都能找到这样的一种平衡,心怀感恩地与亲人和睦相处。毕竟,血脉相连,恩深义重,这种感情才是人生最宝贵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