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离签约之日已经过去了半个月,李嘉诚旗下长和集团所拥有的43个海外港口命运再次出现变化。
最新消息显示,美国投资巨头贝莱德可能部分退场,意大利亿万富豪家族企业将接手大部分港口资产。
与此同时,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发表重要讲话,18个字明确定性了这类交易的性质及后果,引发广泛关注。

根据彭博社4月14日报道,长和集团拟出售的全球港口资产可能有了新买家。
意大利亿万富豪詹朱利·阿蓬特(又称吉安路易吉·阿蓬特)的家族企业"码头投资有限公司"(TIL)正积极寻求与李嘉诚合作,有望成为除巴拿马两个港口外其余41个港口的"唯一所有者"。
而对于位于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战略要地——巴尔博亚港和克里斯托瓦尔港,美国投资巨头贝莱德牵头的财团子公司"全球基础设施合伙公司"(GIP)仍将接手。

据透露,贝莱德可能持有这两个巴拿马港口51%的股份,TIL拥有剩余的49%。
信息来源:
联合早报2025/04/14,除巴拿马运河港口外 意大利富豪家族据报将掌控长和港口

表面上看,此次交易最大买家由美资变为意大利企业,但深入分析后不难发现,交易性质并未实质改变。
巴拿马运河两端的港口作为整个交易中最敏感的战略资产,仍将落入美资控制。
更值得注意的是,阿蓬特家族旗下地中海航运(MSC)与美国多家机构存在长期合作关系,其码头投资公司的股权结构中,贝莱德旗下的GIP持有20%,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GIC持有10%。
这意味着,即便41个港口表面上归入阿蓬特家族,其运营决策仍可能受到美国资本的实质影响,未来不排除被用作对华制裁工具的可能性。

针对此次交易引发的争议,中国官方态度明确。
4月15日,在香港特区维护国家安全委员会的开幕典礼上,港澳办主任夏宝龙发表视频讲话,号召香港工商界和企业家共同加入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
夏宝龙在讲话中表示,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地与国家站在一起,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这是中国人应有的风骨和气节。

但他同时警告那些"在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替敌人摇旗呐喊的"人,香港同胞不答应,全国人民也不答应,等待他们的结局只有18个字:
"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必将背负历史的骂名"。
这番话虽未点名李嘉诚,但结合近期港口交易争议,其指向不言而喻。
信息来源:
观察者网2025-04-15,中央港澳办主任夏宝龙:让美国那些“乡巴佬们”在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面前去哀鸣吧

值得注意的是,从李嘉诚宣布拟出售长和手上43个海外港口,到官方如此明确定性,仅过去了短短一个月时间。
今年3月,长和集团宣布向贝莱德出售全球港口业务的核心资产。
消息一出,引发轩然大波。港澳办及香港特区政府均强调交易需符合国家利益;香港《大公报》痛斥其"出卖国家利益";前香港特首梁振英也公开质疑其"商人无祖国"的立场。
然而,面对各方质疑,李嘉诚始终未公开回应。

若交易按原计划进行,贝莱德将拥有约100个码头,成为全球三大港口运营商之一,控制全球约10.4%的集装箱吞吐量。
更重要的是,这些港口将控制亚洲、欧洲、美洲和中东等关键贸易节点,不仅能直接影响中国航运的稳定性和成本,还能借此预测市场供需、操纵大宗商品价格,甚至影响国家安全。
正是基于这些考量,中国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于3月28日启动了反垄断审查,成功介入并使交易暂缓。
回顾李嘉诚的发家史,其商业决策模式可见一斑。

早年,他通过高价囤地炒作、发明公摊制度等赚得盆满钵满。
2013年起,他逐步抛售中国内地及香港资产,并在2015年大规模转向英国投资,被批评为"吃了改革的红利却不愿意承担社会责任"。
夏宝龙在讲话中也提醒在场各界工商人士,香港在贸易上对美国实行零关税,根本毫无威胁,但仍遭到美国的无差别制裁。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在大是大非面前,坚定地与国家站在一起,坚定地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这是中国人应有的风骨和气节。那些在关键时刻出卖国家利益、替敌人摇旗呐喊的,香港同胞不答应,全国人民也不答应,绝不会有什么好下场,必将背负历史的骂名。在大义大节面前,要特别清醒。
对此你有什么想说的?欢迎留言区留下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