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是1986年的夏天,我刚刚从高中毕业,背上了父亲给我买的那只旧布包,准备踏上去城里的火车。那时候,城镇的医院常常派医生去大队里巡诊,我听说大队医院的女医生长得很漂亮,嘴巴也甜,我就决定去碰碰运气。
一进村口,就看到她在大队门口指挥着队里的大伙打扫卫生。她穿着一件白色的医生制服,黑色的长发束在脑后,略微弯曲的眼睛像秋水一样清澈,一双眼睛可以把你吸进去。我知道这就是大队的女医生,叫张梅。她是个典型的知识分子,家里是做文化工作的,小时候在城市里长大,后来跟着丈夫一起到这个小乡村工作。看她的样子,一眼就能感觉到她那种与众不同的气质,身上散发出来的是那种与土地没有太多关系的清冷。
我站在路边看了半天,心里一直在打鼓,不知道该怎么上前开口。心里虽然有些怯,但见她站在那里一副不苟言笑的样子,我心想,年轻人不就得勇敢一点吗?我朝她走了过去,刚站到她面前,便被她严厉的眼神给震住了。
“你怎么回事,站在那里看什么?就你这样,连人都不敢开口,怎么当医生?”她没有笑,眼神里带着一股冷冷的威压。
我心里有点受伤,但也只能低头道歉,“对不起,我没想到这么突然,实在是有些紧张。”
她没有回应,只是冷冷地扫了我一眼,然后转身继续指挥其他人。那时候,我有点懊恼,心里暗骂自己太胆小,也没想到会被她这么直接地批评一通。
然而,接下来的几天,我常常无意中碰到张梅,每次碰见,她似乎都对我不理不睬,甚至连一个眼神都没有。而我,渐渐地也习惯了她的冷漠。也许,这就是大城市里长大的姑娘所拥有的高傲吧。
事情转折发生在一个月黑风高的晚上,医院里突然急诊来了一个重病人,大家忙着抢救,我也被村里的老乡叫过去帮忙。刚进门,看到张梅正在那儿紧张地翻看着患者的病历。
“你在干什么?这也不是你该干的事。”我不知为何脱口而出,这话说得有些冲。
张梅转过头,微微一愣,随后冷冷地瞪了我一眼,“你不懂就别说话,快去做点有用的事!”
我顿时愣住了,正打算退回去,那时医院的门猛地开了,大家都被叫去帮忙,原来是有个孕妇急诊送来。大家纷纷紧张地开始处理,我不由自主地走过去给她打下手。就在那时,张梅突然拉住我的手,低声说:“你别怕,帮我一起做。”
这句话,给了我莫大的鼓舞。虽然张梅一向对我不友善,但她竟然在这个时候主动伸手找我帮忙。我没有再迟疑,紧张而专注地投入到了手术和抢救中。那一刻,我突然觉得,做什么都不重要,重要的是能和她一起工作,能在她身边尽自己的一点微薄力量。
几天后,事情有了微妙的变化。张梅似乎对我有了些许改变。有一天晚上,医院的电话突然响了,是市里的医院打来的电话,说有一名专家来给她做指导,我可以陪着去一起学习。那个时候,我才意识到她其实并不是看不起我,而是想让我更加努力,跟她一起进步。
几个月过去了,我和张梅的关系变得不再那么尴尬。她开始逐渐信任我,也不再那么冷漠。有一天,她突然找到我,语气异常严肃。
“你帮我做个决定吧,我们大队的卫生院,有个问题,如果你愿意,我希望你成为我的助手。你愿意吗?”她顿了顿,见我愣住了,继续说:“你也知道,这个地方条件不好,机会不多,但我相信你可以做得很好。”
我心跳突然加速,抬起头看着她,脑中一片空白。张梅如此郑重其事地看着我,仿佛是在给我一次改变命运的机会。
“我……我愿意。”我回答得毫不犹豫。
就这样,我开始在医院里帮助张梅工作,帮她做记录,做一些简单的检查,逐渐学到了很多。那个时候,我真心觉得自己很幸运,能有机会与这样一位如此专业、坚强的女医生并肩工作。
然而,事情的发展总是比我们想象的更为复杂。那一年冬天,医院开始出现了严重的人员短缺,张梅经常加班到深夜,而我也跟着她一起熬夜工作。渐渐地,我们之间的关系变得更加亲密,甚至有时候,她也开始和我分享一些她的心事,讲她小时候的故事,讲她的家庭和她的梦想。
有一天,她突然在深夜发了一条短信给我:“你能不能帮我写点什么?”我愣住了,问她到底是要我做什么。她回复道:“给我写一篇文章,讲讲我们医院的事情,写写我们这群人,做这行有多不容易。”
那一瞬间,我突然明白,张梅对我的信任,不仅仅是职业上的,更是一种情感上的依赖。我答应了她,写下了一篇文章,描述了我们医院的困境,也写了她和我之间的故事。
当我把那篇文章交给她时,她深深地看了我一眼,眼中带着一种复杂的情感。我从她的眼神中,看到了欣慰、感动,甚至是某种深藏的情感。
那时,我才知道,这一切,原来并不是偶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