蔓枯病是瓜类植物最为常见的病害之一,很多菜农朋友们一听到自己的作物感染了蔓枯病就十分着急四处寻找防治措施。
然而大多数情况下菜农们都反映喷药无效,为什么明明喷了药,蔓枯病的情况非但没有减轻,反而越来越严重呢?
主要原因就是菜农对蔓枯病的认识不够全面,对症下药了还治不好病,这其实就像自己脚受伤了去医院,医生说了要给你打个石膏,但是你的手却举着去给打石膏了,那么肯定是没什么效果的,对吧?
那么蔓枯病又为什么难以治愈呢
蔓枯病的发病症状。
蔓枯病顾名思义,就是作物发病后出现茎部枯萎的病害。
作用对象主要为葫芦科植物,尤其是黄瓜及西瓜等蔬菜瓜果大棚里常有发生,属于土传病害。
蔓枯病的发病症状主要体现在植物的茎秆和整片叶子上。
发病后瓜菜的秧苗的茎部会出现不同程度的枯萎,茎秆逐渐变得干枯且僵硬,叶片上会出现V型的褐色病斑。
在较为湿润的环境下容易产生孢子囊,形成黑色的小点。
不同植物种类之间发病的症状有所不同。
如瓜秧则表现为爬地生长,不再长高,出现衰退死亡等。
大白菜会发现新生靠近心脏部分的老叶先腐烂于中心部位,并且通常是在秋冬季节比较冷的时候发病且严重影响产量,而菠菜则会造成根腐烂甚至全株枯死。
由于蔓枯病菌种类繁多,包括真菌类、细菌类等,因此不同类型的植株遭受不同种类的蔓枯病菌时,其表现出来的症状特征也是不一样的。
蔓枯病为什么难防治
一开始说到蔓枯病难防治有两个原因,一个是菜农认识不足,一个是喷药习惯。
这两个原因中喷药习惯属于人为因素,是最容易造成防治失误的,所以我们首先来讲讲菜农喷药时最容易忽视的问题。
首先在认知上,大多数菜农比较容易忽视的是茎秆部分,其实蔓枯病菌最先侵染的就是根系。
然后菜农们在发现苗子枯萎后就开始喷剂,但是大部分人主要喷施的是叶片,往往会忽略茎基部。
而蔓枯病既然叫做“蔓”枯病,那么既然能使茎基部也能使叶片都难逃此劫。
还有一种情况是蔓枯病是土传病害,至少有70%以上是在根系之前感染了根系造成根系萎缩或者断根等结果时并被及时发现,于是根系不仅没被及时喷施药剂,同时还给了蔓枯病菌更加严重感染其他部位的机会,这就加重了防治难度。
所以,大家在防治蔓枯病时一定要全面考虑,在有发现症状后,不要忘了去看看根系,及时处理,有毒性的话就用一些强点的药,再及时喷施茎秆和茎基部,这样有效防止蔓枯扩散,也能起到更好的效果,还能更快见效。
其次就是喷药习惯。菜农朋友们往往不管是什么样的病害,一喷就是天南海北到处都是,因此造成了许多药物浪费以及不必要的伤害和危害。
比如青壮年作物很少生病,很少喷药,在菜农看来,无非就是不想多花钱,但是殊不知你们每次喷药都是要往哪儿喷呢?
往秧苗上喷!
每天照,也照不到多少地方,但是却总能把地上的那些小伙伴们好好滋养着,再加上土传病害,你猜他们是什么时候住进这儿的?
难道你还觉得它们不先把根系吃掉再往上长吗?
还有一种情况是我们还不知道小伙伴们的家在哪里,但他们总不可能在自己空着的时候不住吧?
尽量减少污染范围!
所以说,保护好生命体还能省钱,但即使没啥事儿也得给噪音去水分搞点啥,这样地里小伙伴们才不会无家可归呐!
同时我们还要清理掉病残体和杂草,这看似比较简单,但是如果我们不清理地面秧苗周围杂草和植物,那么这些植物可是我们的竞争对手,其实重要性一点也不输给我们的小伙伴们,甚至还会影响我们小伙伴们养家的积极性。
所以说生命体一定要学会注意竞争关系和利益关系,既不能跟自己过不去也不能跟别别人过不去,有什么问题尽量沟通协调解决,别一味的不想着往死上整就行了,这不是农业发展方向,更不是农业科学发展方向!
如何做到更好防治
喷施范围方面重点关注茎基部,有条件的话可以定植前先用药水处理根系再定植。
最好在清理残体后尽量少修剪根系,避免可避免损伤烂根排水等现象,同时保持水量适度,也有利于减少过多潮湿之源减少霉变条件。
然后合理密植养护秧苗,适时适量肥水等,促进发育增强抵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