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我想吃您剥的虾。”病房里,方明的声音带着一丝撒娇。小蕾看着婆婆熟练地剥虾、挑鱼刺,仿佛回到了他们新婚燕尔时的家。那时,婆婆也是这样照顾方明,事无巨细,无微不至。起初小蕾只觉得婆婆疼爱儿子,时间久了,却越来越不是滋味。
“方明,我们都结婚了,你还让妈这么照顾你,是不是不太合适?”一次晚饭后,小蕾终于忍不住问。
“这有什么不合适的?我妈愿意,你也别多想。”方明不以为然,继续享受着母亲的“特殊待遇”。
小蕾心里堵得慌,却也无可奈何。她开始频繁地回娘家,每次都带些礼物,在婆婆看来,这成了她“补贴娘家”的证据。
“儿子,你看看她,总往娘家跑,还带那么多东西。你的钱都被她往娘家搬了!”婆婆的抱怨成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方明提出了AA制。
“从今天起,咱们各花各的。”方明语气坚定,不容置疑。
小蕾当时月薪3500,方明8000,AA制看似公平,实则暗藏危机。小蕾没有争辩,默默接受了这个不平等的“公平”。
三年后,小蕾升职加薪到了6500,方明却因公司裁员,工资降到了5000。这时,小蕾的母亲提议:“女儿,你现在工资不错,每月给我4000,我帮你存着,以后有了孩子用得着。”小蕾答应了,每月给母亲4000。
如今,婆婆生病住院,3万的医药费像座大山压在方明肩上。他看着在走廊里徘徊的小蕾,心里盘算着。
“小蕾,我妈住院要3万,你看……”方明吞吞吐吐地说。
小蕾愣住了:“我们不是AA制吗?你妈的医药费应该你自己承担吧?”
“现在情况不一样了,这是大事啊!”方明有些着急。
“怎么不一样?当初提AA制的是你,现在想反悔了?”小蕾反问。
方明理亏,却仍旧坚持:“你每月给娘家4000,怎么就不能给我妈出点?”
小蕾的心彻底凉了:“我给娘家的钱是我自己的,你妈的医药费,AA制下,与我无关。再说,我妈帮我存钱,是为了以后的孩子,也是为了我们的小家。”
想起朋友小雅的经历,小蕾更加坚定了自己的想法。小雅和丈夫也是AA制婚姻,小雅怀孕期间,所有孕检和生产费用都AA,丈夫甚至抱怨小雅孕期花费太多。孩子出生后,丈夫以AA制为由,拒绝承担育儿责任,最终导致两人离婚。
另一个朋友小慧的情况更让小蕾唏嘘。小慧和丈夫AA制,小慧收入较高,丈夫收入低,却大手大脚,经常需要小慧“支援”。一次,丈夫投资失败,欠下巨额债务,竟然要求小慧一起承担,理由是“夫妻一体”。小慧最终选择离婚,才保住了自己的财产。
还有邻居老李夫妇,他们AA制了几十年,表面上相敬如宾,实际上却形同陌路。老李生病住院,妻子以AA制为由,只支付了一半的医药费,剩下的让老李的子女承担。老李躺在病床上,看着冷漠的妻子,悔不当初。
这些活生生的例子让小蕾明白,AA制或许能保持账目清晰,却无法平衡感情的天平。它看似公平,实则割裂了夫妻间的亲密关系,让婚姻变成了一场冷冰冰的交易。
“方明,我们离婚吧。”小蕾平静地说,语气中带着一丝决绝。
方明震惊地看着她,似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你趁人之危?”
“不,这个决定我想很久了。”小蕾转身离开,留下方明独自面对高额的医药费和破碎的婚姻。
走在医院的走廊上,小蕾想起了婚前方明说过的话:“我会给你依靠。”如今想来,是多么讽刺。婚姻不是简单的经济账本,而是两个人共同经营的港湾。AA制可以量化金钱,却无法衡量爱与责任。真正的婚姻,是风雨同舟,患难与共,而不是斤斤计较,锱铢必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