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备受争议的雪糕品牌“钟薛高”,在经过权威检测后,被证实其个款产品合格。此外,钟薛高还表示,将推出单独冰柜,方便消费者选购。
然而,公众对钟薛高的“声讨”声音,一直没有停息。
在钟薛高的热搜下方,很多评论进行了调侃“钟薛高都不化,何必要冰柜,直接摆上货架即可。”
在短视频平台上,有视频主对钟薛高成本进行检测,认为钟薛高售价18元的产品,成本还不到2元。
值得一提的是,售价比钟薛高更贵的哈根达斯,很少引发如此大的公众热议,也没有人仔细研究哈根达斯的成本。
在不到半个月的时间,钟薛高在各大平台上热搜达到10多次。从“31°室温不化”到“烧不化”,再到大量“烧烤雪糕”的视频,钟薛高一直处在争议漩涡中。
钟薛高声称,所有产品符合国家标准,消费者质疑的卡拉胶提取自藻类植物,被广泛在食品工业中使用。
对钟薛高引发的公众质疑,人民网发表社评,指出雪糕再怎么营销,也只是雪糕。对食品而言,安全性是最重要的。人民网还表示,相关部门已经展开调查,公众耐心等待即可。
不过,调查结果还未公布,公众已经开始集体“声讨”。有网友表示,钟薛高价格很贵,用的却是低廉的调味剂,毫无购买价值。
分析人士指出,钟薛高让公众不满的地方,不只是产品质量备受质疑,还有其主打“高端”却不设置单独冰柜,而是“埋伏”在平价雪糕当中,让消费者“毫无防备”。
作为解暑功能为主的食品,雪糕跟拥有很强社交属性的酒水不同。因此对雪糕品牌和营销,消费者能接受的附加价值很有限。此外,一些“网红雪糕”刻意强调“社交属性”,忽视雪糕的“食物属性”。很多消费者购买“高端”雪糕,只是在朋友圈“炫耀”,而不是为了吃。
分析人士还表示,“高端”雪糕周期很短,使得消费者复购率很低。因此,雪糕厂商真正需要考虑的事,是通过什么手段,避免快速崛起又快速衰退的情况。
现在,钟薛高的处境有些难熬。在遭遇公众集体“声讨”后,钟薛高创始人林盛发声,认为钟薛高连续上热搜是“水军操作”。他还表示,钟薛高质量“远超国标,但却被断章取义评价”。
林盛的言论,也无法消除公众的质疑。
实际上,早在2019年,钟薛高就因为虚假宣传被相关部门处罚。当时钟薛高在进行某款产品宣传中,声称只选用特级红提,结果产品检测报告被查出使用红葡萄干只是散装/一级。在此次事件中,钟薛高因为虚假宣传被罚款6000元。但仅过了4个月,钟薛高又宣传产品“不含一滴水,纯纯牛乳香”,然而配料表明确显示含有饮用水,再次因为虚假宣传被罚款3000元。
对此被证实虚假宣传,钟薛高逐渐失去产品信誉。
食品产业分析师朱丹蓬认为,钟薛高引发公众“声讨”的根源,是其品牌存在严重溢价,因此消费者自然对其有极高的质量要求。由于钟薛高无法满足消费者期待,引发巨大落差,最终演变为对其品牌的强烈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