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到了,气温一降,血压的波动也变得更加明显。很多人都知道高血压是个“大隐患”,但很多时候血压升高并不会立刻显现出明显的症状。可是,血压失控时,身体其实会给我们一些“求救信号”,这些信号可能早早地就告诉你,血压已经高了,赶紧注意!
今天就跟大家聊聊,血压高时,身体有哪些常见的表现,冬天如何控制血压,避免它失控。

很多人可能会问,为什么冬天血压更容易失控?其实这跟寒冷的天气有关系。气温一低,血管会收缩,导致血液循环不畅,血压就容易上升。而且,冬天人们活动量减少,容易变得懒散,这也影响了心血管健康。如果再加上冬季饮食偏重,食物盐分和热量高,也容易导致血压升高。
血压高时,身体会有哪些表现?1、头晕头痛
高血压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就是头晕或者头痛。如果你突然感到头重脚轻,甚至连站起来都会有些晃,或者早上醒来头部有沉重感,那就有可能是血压升高了。特别是如果伴随有额头部或者后脑勺的钝痛,更要小心。因为高血压导致脑血流不畅,容易引发这种不适感。
2、视力模糊
高血压对眼睛的影响也不能小觑。如果血压高得过头,血管压力过大,可能会影响到眼底的微血管,导致视力模糊,甚至出现闪光或视物不清的现象。如果经常感到视力模糊,特别是在体力活动或者劳累之后,一定要重视,因为高血压可能已经对眼睛造成了压力。
3、心悸或胸闷
高血压使得心脏负担加重,心脏需要更加努力地泵血。有些人可能会感到心跳加速、胸口紧绷或者偶尔有胸闷的感觉。这时候,心脏的工作量大大增加,可能会引发其他心血管问题,比如冠心病、心力衰竭等。
冬天如何控制血压?1、保持温暖
冬天气温低,记得多穿点,保持身体的温暖。寒冷的环境会让血管收缩,导致血压升高。所以,尽量保持室内温暖,不要让自己长时间待在冷风中。
2、适当运动
冬天虽然冷,但也不能因为天气不好就完全放弃运动。适量的运动可以帮助血管保持弹性,促进血液循环,降低血压。比如说每天散步30分钟,或者做一些室内的运动,如瑜伽、伸展操等。运动后,身体的血压会自然下降,心脏的负担也能得到减轻。
3、饮食控制,少盐少油
冬天容易吃重口味的食物,尤其是高盐高油的食物,这些都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元凶。建议冬天饮食尽量清淡,多吃富含钾、钙、镁的食物,如蔬菜、豆制品、坚果等。减少腌制食品、方便面等高盐食品的摄入,避免加重肾脏负担和血管压力。
4、保持心情愉快
冬天容易感到郁闷,特别是阳光少了,很多人容易产生“冬季抑郁症”。但长期的负面情绪会加剧血压的波动,影响心血管健康。所以,要学会调节情绪,和家人朋友多聚会,适当放松,保持愉快的心情,避免压力过大。
血压高了,身体发出的信号千万别忽视。头晕头痛、视力模糊、心悸胸闷这些症状,如果常常出现,可能是血压已经失控的警告。特别是在冬天,气温的变化可能让血压波动更大,因此一定要注意保暖、合理运动、饮食清淡、保持愉快的心情,控制好血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