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4月9日,由冯小刚执导、赵丽颖领衔主演的犯罪女性题材电影《向阳·花》迎来上映第六天。
据猫眼专业版数据显示,截至当日15时17分,该片累计票房突破1亿元大关,累计观影人次达252万。
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向阳·花》成为2025年春节档后首部票房破亿的国产影片,更折射出当前电影市场对多元化题材的强烈需求,以及女性视角叙事在商业类型片中的突围可能。
作为一部聚焦女性犯罪的电影,《向阳·花》从立项之初便备受关注。
影片以一起错综复杂的金融诈骗案为主线,串联起四位性格迥异的女性角色:由赵丽颖饰演的冷峻律师、兰西雅诠释的天才程序员、王菊塑造的底层务工者,以及程潇挑战的叛逆富家女。
这种以女性为主体的犯罪群像设定,在近年国产商业片中尚属罕见,导演冯小刚在采访中曾表示,希望“打破传统犯罪片中男性主导的叙事框架”。
影片通过多线并行的叙事结构,将女性在道德困境中的挣扎、利益博弈中的智慧,以及社会压力下的生存策略层层剥开。
尤其是赵丽颖饰演的律师角色,既需要维护法律正义,又深陷个人情感纠葛,其复杂性与层次感为影片增添了深刻的人文底色。
票房突围:春节档后的市场真空与精准定位《向阳·花》的票房表现,与其上映时机的选择密不可分。
2025年春节档虽以《流浪地球3》《封神第二部》等大片斩获近80亿票房,但节后市场迅速进入疲软期。
3月至4月初的档期内,多数影片以中小成本喜剧或文艺片为主,缺乏强类型、强话题性的作品,《向阳·花》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
一方面,犯罪题材本身具备天然的悬疑感和商业吸引力;另一方面,影片将女性视角与犯罪类型结合,既吸引了传统犯罪片观众,又精准触达了年轻女性群体。
猫眼研究院分析师指出:“该片购票用户中,女性占比高达68%,25-35岁观众占六成以上,说明其成功激活了都市白领这一核心观影人群。”
主创合力:冯小刚的转型与赵丽颖的突破导演冯小刚此次回归犯罪题材,被业界视为其创作生涯的又一次突破。
从早期的《天下无贼》到《芳华》,冯氏作品多以现实主义见长,而《向阳·花》则尝试在类型化叙事中注入更多社会议题。
影片中对于金融犯罪细节的考究、庭审戏份的张力营造,均体现出导演对商业性与艺术性的平衡追求。
主演赵丽颖的表现同样可圈可点!!
继《风吹半夏》《第二十条》等作品后,她再次挑战高难度角色,片中,她以利落的短发造型和极具爆发力的法庭辩论戏份,彻底颠覆了过往的“甜妹”形象。
有影评人评价:“赵丽颖用眼神戏传递出角色的隐忍与决绝,证明其演技已进入成熟期。”
此外,兰西雅、王菊等新生代演员的加盟,也为影片注入了新鲜血液。
王菊饰演的务工者因一场意外卷入犯罪漩涡,其质朴而充满张力的表演,成为全片最催泪的段落之一。
尽管票房表现亮眼,《向阳·花》的口碑却呈现出两极分化趋势。
豆瓣开分7.1分,部分观众认为影片“剧情紧凑、女性角色立体”,尤其是金融犯罪与家庭伦理的交织设计颇具新意;
但也有批评声音指出,多线叙事导致节奏松散,部分配角动机交代不足。
值得注意的是,影片引发的讨论早已超越剧情本身,社交平台上,“女性是否更容易成为结构性犯罪的受害者”“职场性别歧视与犯罪诱因的关系”等话题持续发酵。
例如,程潇饰演的富家女因家族利益被迫参与洗钱的情节,被网友解读为“对阶级固化的隐喻”,这种社会议题的延伸讨论,恰恰印证了影片在类型片外壳下的人文内核。
《向阳·花》的市场成功,为国产电影提供了多重启示:
1.题材垂直化:在超级IP与主旋律大片之外,聚焦特定人群的类型片(如女性犯罪、职场悬疑)正成为新增长点;
2.观众细分化:传统“合家欢”模式逐渐式微,针对都市青年、女性群体等细分市场的精准投放更易引爆票房;
3.创作跨界化:资深导演与新生代演员的组合(如冯小刚+赵丽颖),既能保证制作水准,又能吸引流量关注。
中国电影家协会专家指出:“《向阳·花》证明,只要剧本扎实、制作精良,中等成本类型片完全可以在档期夹缝中实现逆袭。”
《向阳·花》的破亿之路,不仅是一部电影的胜利,更是中国电影市场走向成熟的缩影。
当观众不再盲目追捧特效大片,当女性题材突破“小妞电影”的刻板印象,当犯罪类型片跳出“警匪对决”的窠臼,我们有理由相信,中国电影正在迎来一个更具多样性与深度的新时代。
正如冯小刚在首映礼上所言:“电影人的责任,是让每一种声音都能找到银幕上的回响。”《向阳·花》或许只是一个起点,但它已然为行业点亮了一盏明灯。
图源网络,侵权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