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桧是南宋初期的宰相,也是一位遗臭万年的大奸臣。早年考中进士,做官后被俘虏到了金国,回到临安后深得宋高宗宠幸,他属于主和派,奉行割地、称臣、纳贡的议和政策。岳飞是抗金名将,从二十岁起先后四次从军,力主抗金,收复建康。先后收复郑州、洛阳等地,在郾城、颍昌大败金军,进军朱仙镇。却被秦桧从中破坏,最后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死于风波亭。
人们为了表达对岳飞的敬仰及对权奸秦桧厌恶憎恨之情,在岳飞墓前用铁铸造秦桧夫妇跪像,如此风吹雨打一千多年,成为了形象模糊的烂铁。秦桧的后人也有很多抬不起头来,祖宗十恶不赦,作为后代也无可奈何。清朝时期有一个秦大士,在家中排行老二,但是才华却是家族之首,年少聪慧,写的一手好字,读书非常刻苦,在23岁那年就成为了举人,38岁就高中状元,成为了大清朝开国后的第43位状元。
有一次,刚中状元的他跟一帮文友游览西湖,本来湖光山色,好不快哉。可偏偏到了秦桧夫妇跪像前,朋友就先故意刁难下秦大士,竟然戏谑起秦大士来:"你本姓秦啊,怕不是秦桧老贼的后代?快快快,您这状元郎何不也题联一对,以记此番游冶呢?"要不怎么说秦大士才思敏捷呢,还真不是浪得虚名,试想一般的人早也要怒火中烧了吧,可秦大士却微微一笑,随口就吟出一句来:"人从宋后羞名桧,我到坟前愧姓秦。"不卑不亢,又对仗工整,可谓是信口拈来,文友们也算无话可说。
更可羡的是,秦大士的仕途此后也是一路高歌,顺利成为了翰林院修撰,掌修国史。正是因为掌修国史的关系,秦大士得以经常和乾隆爷面对面交谈,说到这,大家可能要说了,这不就走向人生巅峰了嘛。这可是大多数文人这一辈子的梦想。
不过啊,在这期间,却也发生了一件关乎他命运的大事。有一次,乾隆帝似是无心地提了一句,问他真是秦桧的后人吗。这个问题,说大不大,说小不小,直接回答是或不是,似乎都不那么具有说服力,毕竟伴君如伴虎么。也幸好,这秦大士才思敏捷,灵机一动,便会了一句,“一朝天子一朝臣”。这话确是精辟,乾隆帝也只能不了了之了。那么到底这句话是什么意思呢?其实也很简单,就是说,无论秦桧是不是我的先祖,总归与我没什么关系了,他是宋朝皇帝的大臣,而我是您的大臣,宋高宗昏庸,才会重用秦桧那样的奸臣,而您又是这样的英明神武,我有与秦桧何干?就算真是,以您的才智,也不会重用吧。确实滴水不漏,短短七个字,意义丰厚啊。
不过这皇帝的疑心又哪有这般容易就散了呢?于是经过多番的明察暗访,终于确定了这秦大士并不是秦桧的直系后人,而是其兄长秦梓之后,而这秦梓也是个有风度的,他不愿与弟弟同流合污,便隐居了起来,也全了一世英名。至此之后,乾隆便彻底放下了心,对秦大士也是日益重用。
不过这秦大士也是个有风雅的文人,对于官场到底是不怎么习惯,十多年之后便辞官了,回乡之后精修学问,倒也成了一代大儒,一生顺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