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与人之间的差距,为什么会这么大?
多年后,才知道,我已经永远失去了这个好友,仅仅是我的一些不守信的烂习惯。
事情是这样的,在学校住校的时候,住宿条件太差,一个宿舍住的人又太多,宿友们不是在宿舍打牌,就是在听歌,或是旁若无人地大声摆谈。
想要在宿舍看书学习,根本是不可能的事。
再加上宿舍管理处一到假期就要收费,寒假暑假住宿另外收费,很多同学都与宿管处发生过争吵。
于是,几个同学就想出去租房子,不想继续住校舍了。
我跟另一个班的一个校友小兴比较熟悉,就跟他说了这件事。
他也不想住在宿舍,就同意在校外租房这件事。
大一那个暑假,我俩就着手在外找房了。
我们租房的两个条件,一是价格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二是离学校不能太远。
很快,在距离学校大约5公里的地方,找到了一套住房。
住房是附近国有工厂职工的宿舍,有卫生间,厨房,客厅,卧室。
缺点是房子有点老旧,属于五六十年代的建筑了。
优点是离学校比较近,价格也在我们的承受范围之内。
我俩一看,都很满意,就一人交了一百元共贰佰元的定金,把房子订了下来,与房东约定,一周之内搬进来住,否则定金不退。
当时我俩还很开心,说终于搞定了一件大事,总算可以脱离那吵闹喧哗的校舍。
但接下来事情的发展都超出了我俩的预料。
事情是这样的,另外一拨同学也想搬出校舍到外面住,也在外找房子。
他们找到了一处房子,就在学校旁边,离学校一公里不到,简直不要太近,上课,吃饭,锻炼都很方便。
关键是,他们还差一个人,其中一个跟我要好的同学小陶跟我说了这件事。
跟小兴之前预定的那套房子,相比起眼前这套,就有点远了,五公里,骑车都要十来分钟。
而眼前这套,就在学校边上,无论去哪里,都很近,无论干什么,都很方便。
房租也跟之前预定的那套差不多。
实在难以抵挡,眼下这套房子的诱惑。
问题是,我要是租这套,就不能再租之前和小兴预定的那套了,主要是之前那套,定金都交了,退是不可能的。
陷入两难,怎么办才好?
正当我纠结、犹豫的时候,旁边的小陶也在一旁催我,快下决定,不然就要答应另外的人了。
经过一番挣扎,终于还是选了离校近的这套,就算背叛小兴也在所不惜。
怎么跟小兴说这件事呢?
如实地跟小兴说了这件事,道歉,对不起,放了你的鸽子,云云。
小兴是个很大度的人,当场就说能够理解,没关系,不要紧。
他当时开玩笑地跟我说,你这人变得真是太快,我以为我们可以把那套房子租下来了,哈哈哈哈。
我不仅放了他的鸽子,还让他损失了一百元,同时还让他失去了一个合租的伴。
这些都不在他的预料之中,是我打乱了他的计划,是我“背叛”了他。
当时为这事深感愧疚,但也没愧疚多久,就把这事忘了。
直到有一次,因另外一件事找他,打电话到他家去,他母亲接到电话,一听到我是XX,语气马上变得警觉和急促起来,说小兴不在,就挂了电话。
我不仅把小兴得罪了,把他的家人也得罪了。
在他和他家人的印象里,我就是个不守信用的人,以后也不会浪费时间,再跟我打交道。
我也想为小兴做点力所能及的事情,弥补心中的愧疚。
按理说,是我放他鸽子,我该把他的那一百定金还给他才是,由我来承担他的损失,但我没有这样做。
那时,终究还是太穷了,把钱看得太重,不要说为他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就连吃饭都没请过他一次。
反倒是小兴,时不时地请我吃饭,时不时地给我买饮料,冰棍之类的,这些,我都毫不犹豫地接受了,觉得没什么不妥的。
现在回想起来,自己真是太无礼了。
同时,也觉得小兴真是一个有格局的人,没有和我一般计较。
毕业多年以后,一次偶然的机会,再次联系上,对我还是那么的客气,甚至邀请我到他家去做客,好像之前那些事没发生一样。
我还真的去赴约了。
多年再见,我还是那么的急躁,不停地吐槽他的“佛系”“慢悠悠”。
我跟小兴,差距还是那么大,再给我一百年,我也赶不上人家那水平。
为什么会这样?
一部分是自身的原因,另外一部分是原生家庭的原因。
自己一个乡下青年,刚到这个省会城市的时候,对城市里的一切都感到新鲜又恐惧。
每一次花钱,都被父母叮嘱,要省着花,养成了把钱看得太重的习惯,能不用钱解决的事,绝对不花一分钱。
加上那时人太年轻,见识也仅局限在校园,外面的事见得太少,父母也从未跳出农村那个圈子,也教不了我什么,一切都要靠自己摸索。
而小兴,从小就在大城市长大,见识、格局自然远超我这种乡下小子。
这也是为什么我花了半生才搞明白的事,人家在二十来岁就已经明白了。
幸运的是,尽管绕了很多弯路,花了很多时间才明白,但总算是明白了。
希望,自己不至于明白得太晚,让我失去了这位好友,一位充满智慧的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