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组成家,家又组成国,人口问题无论何时都不应该被忽视。
最近恒大研究院的任泽平建议在“十四五”时期尽快全面放开三胎,鼓励生育,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
这引起了不少人再一次反思中国的人口生育问题。
其中一个不好的信号是2019年全国的人口出生率再创建国后新低,中国的人口问题远比想象中严峻。
不过说到生育三胎,有人就慌了,因为生育压力太大了。
01
人口问题如果不重视起来,那么很容易陷入人口陷阱。
举个例子,日本。
根据共同社10月24日援引政府消息人士的话报道,2020年累计到8月份日本的新生儿人数是58万人,同比减少2.3%。
另外日本上半年的孕妇数量也在减少,预计2020年日本新生儿人数将为大约84.5万人,低于2019年的大约86.5万人。
2016年日本新生儿人口第一次跌破100万,如今每年日本的新生儿也越来越少。
而且从1.28亿到1.27亿再到1.26亿,最近这几年日本的总人口也在不断缩减。
得不到快速的新人口补充,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日本面临着的人口老龄化,人口不断缩减问题会越来越严重。
日本的现状应该引起我们的警惕!
中国如今也是面临着人口红利减弱,人口增长变缓,人口老龄化等等问题。
比如说国内的人口老龄化,2019年中国65岁及以上人口占比达12.6%。
国内的经济还没真正腾飞起来,如今国内人口GDP才刚刚超越1万美元。而同样在老龄化达到这一数据时,美日韩等国家的人均GDP已达2.4万美元。
中国如今正是用人支撑经济的重要时刻,我们面临着的人口与经济问题其实更大。
不可否认的是,国内确实有放开三胎的迫切需求。
02
不过如今很多人都不愿意生小孩了。
根据国内人口统计数据显示,2019年,出生人口1465万人,人口出生率为10.48‰;死亡人口998万人,人口死亡率为7.14‰;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34‰。
国内早已放开二胎生育,但人们的生育欲望并没有因此而增长。
生育欲望的降低,除了优生优育的观念影响之外,最主要的原因就在于生育成本高昂带来的生育压力。
简单算,一个普通家庭生育一个小孩的基础费用起码要60万以上。
主要包括怀孕到婴幼儿时期的产检、衣食营养、看护护理等;中小学时期的衣食玩乐、医疗教育等;高等教育的学校费用、交通饮食、娱乐购物等......
这还不包括实际上要花费的大量隐性成本,比如陪护等时间成本、女性收入降低、为了学位被迫买房等。
林林总总,一个家庭养育一个小孩需要付出的代价并不低。
特别是现在房价高昂、优质的医疗和教育资源紧缺。社会压力大,抑制了人们的生娃欲望,甚至连结婚的欲望都被抑制了。
可以说,现代化是最好的避孕药。在目前的社会形态以及经济环境之下,生育意愿大幅度降低,带来的最终会是中国的人口红利终结。
03
要知道人口是国家经济的重要支撑。
从日本的经验中来看,没有足够的人口支撑,导致了日本的空城状态越来越明显。
如果你去了日本南部一个名叫顷村(Nagoro)的村庄,或许你会觉得很恐怖。因为缺少人,这个村庄的假人比真人还多。
人口的不足也导致了日本楼市空置问题很明显。2018年10月日本的空置房就高达864万间,比2013年增加了26万间,占房屋总数的比例也上升至13.6%。
毕竟在国内如今房产行业依旧是支柱行业,房地产带动的上下游经济也拉动着一国经济。
在国内支柱行业更换之前,如果购买力不足,必然会影响了国内的经济增长。
又比如,随着时间的推移,中国新生儿逐渐减少,这也就意味着未来年轻劳动力也会随着一代代人的变迁而逐渐减少。
人口老龄化越发严重,人口红利消失,会导致国内的消费结构逐渐改变。医疗等消费需求增加,投资资金被挤压。
一般而言,老人并不产生财富,社会生产力降低,社会负担加大,制约经济的发展。
人口增长是需要可持续的,并不是说简单地通过政策刺激等就能短时间内快速提升。整个社会的人口真正严重缺乏的时候才放开三胎,那就晚了。
所以说,再怎么重视人口问题也并不为过。
04
最后简单说下启示:
第一:
中国三胎放开需求迫切,基本上放开计划生育也只是时间的问题。
那么和三胎以及生育相关概念的股票也有了支撑,长周期投资者可以关注相关概念股。
第二:
随着中国老龄化的发展,那么针对老人的消费,比如医疗保健、相对适合老人的稳健投资理财等方面就有了庞大的市场。
第三:
人口红利不足必然引发城市之间的人口竞争持续激烈,人口吸引力不足的城市不得不面临“空城化”发展趋势。
在选择发展和定居城市的时候,需要考虑人口流动问题,往往未来发展潜力大的是人口流入大的城市。
[捂眼睛][横脸笑][好生气][沙发][沙发][哭哭][666][好生气]
房价就最好的避孕套!你们省省吧,没有新的收割对象了!
继续作下去注定走向日本现状,中国人口十几亿可能更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