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提醒一次!40亿理财产品爆雷了

暴财经 2020-10-26 14:12:35

10月22日,中国银保监会副主席在2020金融街论坛年会上表示,全国实际运营的P2P网贷机构由高峰时期的逾5000家压降至9月末的6家。

可以说,曾经在中国风靡一时的P2P已落幕。

曾经有人调侃,屌丝死于P2P而中产死于理财。

P2P的风险现在大家基本上都有了共识,相信现在如果让你投资p2p,也没有什么人愿意往里面扔钱了。

但银行理财如今正处于“去刚兑”的转型阵痛期,银行理财产品也不定时爆雷,有些人可能还不适应。

01

最近,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银行代销的理财产品爆雷的事件就引起了很大的轰动。

工行代销的“鹏华聚鑫1号-25号资管计划产品”现在已经全线违约,这25只银行理财产品总规模高达40亿元。

鹏华聚鑫系列产品投资门槛是100万,期限为6个月,业绩比较基准为4.1%(年化)。

从风险的角度看,属于固收类产品,一般来说固收类理财产品的底层资产中存款、债券等债券类资产不低于80%,风险等级也会比权益类理财产品要小很多。在R1-R5这5个风险等级中,鹏华聚鑫系列产品的风险等级是R3,风险适中。

8月14日,鹏华聚鑫系列产品被提前终止,并且管理人公告称在30日内完成分配;9月14日,投资者却没有等来预期中的收益,而是再一次延期兑付的消息。10月15日,鹏华资产宣告鹏华聚鑫系列产品无法完全兑付。

公募鹏华和宇宙行工行组合,看起来应该是稳打稳扎的“鹏华聚鑫”银行理财最终还是爆雷了。

这总规模40亿元的理财产品爆雷,最痛心的莫过于这些理财产品的投资人了,幸亏的是工行出面兑付了。

代销机构工商银行出面处理这一次的鹏华聚鑫系列产品爆雷问题,刚开始工行提出尽快处理,兑付本金的60%。但是遭到了投资者的拒绝。

最后工行提出10月20日前兑付50%,剩余50%转为其他理财等方式,一年后兑付。据说已经有一部分投资人同意这一个处理方案,并且签署了新的协议。

鹏华聚鑫的投资人也算是幸运的,虽然等不到收益,起码能保住本金。

但在银行理财不保本的大背景下,并不是每个投资者都能如此幸运。所以你的钱得小心,并不是说大机构的产品就一定安全。

02

最后说说启示和建议。

第一:

以前的银行理财,在R1-R5这5个风险等级中,R1级别保本保利息,其余等级不保本。

不过2018年4月,央行和证监会等四部委发布资管新规,里面明确规定资产管理业务不得承诺保本保收益。也就是说买银行理财产品,都是自负盈亏,银行理财保本将全面退出历史舞台。

在银行购买理财产品前,一定要明确这一点,银行理财不保本。如果银行理财产品经营不善,投资者需要承担本金亏损风险。

目前按照中央最新的规定,资管新规过渡期延长至2021年底。

现在正处于“去刚兑”的转型阵痛期,银行理财产品爆雷这两年也时不时出现,大家投资银行理财的时候,要多留心选对产品。

第二:

那么怎么选银行理财产品?

在理财产品中,R1-R5风险逐层递增,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资金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来选择不同的产品。

当然除了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风险等级产品之外更重要的是选择银行理财产品时要研究底层资产。

比如这次爆雷的鹏华聚鑫系列产品,底层资产就涉及“13海航债”。海航集团因为扩张太猛,加杠杆太高,导致资金出现流动性风险。

2019年上半年海航集团总负债大约7067亿元,已经达到集团总资产的72%。而且短期负债占比48.84%,资产负债率72%。另一方面海航的盈利能力又差,毛利率11.5%,净资产-35.2亿元,净资产收益率-2.81%。

海航资金链问题早已家喻户晓,这也引发了海航系列债务出现问题,海航债在今年4月已经强行延期了。

底层资产涉及海航债的鹏华聚鑫自然也逃脱不了厄运。

所以,投资银行理财的时候要多研究底层资产,这对理财产品的风险有很大的影响力,底层资产不清不楚的别碰。

第三:

虽然银行理财有时会爆雷,但也要理性看待,银行理财还是可以买的。不过建议投资还是要分散,合理配置资产,避免所有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之前暴哥曾经说过,2020年之后M2同比增速上升到10%以上,而2018和2019年的M2同比增速都没有超过9%。今年货币贬值的速度要比过去两年快些了。

如果不做点投资,自己的口袋终究还是会扁的,单纯依靠储蓄根本不能够抵抗货币的贬值。

可投资的大类产品有很多,比如股票、债券、商品类、房地产类、基金、现金,还有其他的黄金、外汇、私募股权、艺术品等。

可以根据自己的家庭情况做一个资产的合理配置。

被动型资产配置,同时配置几大资产,每一种资产比例不超40%,防止资产超配。

主动型资产配置则可以根据经济周期调整资产配置比例。

比如,经济衰退期多配置债券现金,避免股票和期货等;经济见底期多配置股市和债券;经济复苏期降低债券比重,尽量少拿现金;

经济快速增长期债券和现金配置尽量少,可换成股票等;经济放缓期要逐渐减少股票等的持有,增加现金比例;经济见顶就现金为王。

0 阅读:34

暴财经

简介:暴哥爆财经,用爆炸性的观点暴露财经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