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提到国共内战的三大战役,很多人会脱口而出“辽沈战役”或“平津战役”,毕竟它们直接决定了中国未来的命运。但你是否想过,真正改变两党历史走向的可能是哪一场战役?
它规模最大、伤亡最惨烈。国民党在此战中损失了最精锐的部队,我党则展现了惊人的后勤与动员能力。这场战役不仅决定了长江以北的局势,更彻底扭转了国共力量的对比。
那么,究竟是哪一场战役,成为了国共双方命运的终极转折点?答案或许会让你重新审视这段历史…
不过期间要论战役的规模、难度和影响来说,无疑当属三大战役了。
但是进一步细分的话,三大战役对于国共双方来说,究竟是哪一场最最重要呢?
争夺东北聚宝盆的辽沈战役
解放战争刚刚开始的时候,面对数百万武装到牙齿的蒋军,中共中央就基本拟定了我军的行动指南。
那就是“向南防御,向北发展“。
原因很简单,蒋军的大本营是江浙沪地区,毕竟他们的首府是南京。
中国的北方,是他们兵力较为薄弱的地区,尤其是东北地区,那更是他们从未真正统治过的地方。
东北地区由于地理位置远离国府的核心统治区,并且辽西平原河网密布,不利于蒋军机械化兵团的推进,可以进行有效的防御。
当时的东北,由于在二战时期,乃至北洋时期,都未曾遭受到大规模战争的破坏。
并且,日伪军统治时期囤积的大规模武器与粮草。
因此,我党领导从各大军区中间选精兵强将去发展东北。
经过几年的血战,在辽沈战役爆发前夕,胜利的天平开始逐渐向解放军一边倾斜。
我党已经基本控制着90%以上的东北地区,经济方面也已经超过了该地区的国民党。
放眼全国,东北地区是解放战争中,唯一一个我方占优势的战区。
然而,远在南京的蒋介石不忍失去东北,他去沈阳(国民党东北战区总部)企图联手华北的傅作义消灭我军。
以此来维系他的独裁统治。
但是,对于我党来说,东北地区这个聚宝盆肯定不能丢失,东北地区的我军,是我军从各大军区挑选的骨干、精英。
东北地区更是我党解放全国的重要本钱,不容丢失。
当时的华东战区,靠着东北地区的兵工厂来补充弹药。
中原战区的刘邓大军,因为刚刚经历了挺进大别山而元气大伤,暂时不能发动大规模战役。
其他的解放区形势与以上两地区相同,与敌方势力维持着一种勉强的平衡。
可见,一旦我军在辽沈战役失利,蒋军会从东北抽调出兵力支援其他地区,那后果将会是难以想象的。
当时国民党精锐部队大都在华东地区与我军相峙。
毕竟从北伐开始,蒋介石只把长江中下游下游地区,当作是自己的核心统治区,东北地区就算打败了,也对他的统治形不成什么重大影响。
所以,对国府而言,东北地区的国共决战,远不如接下来淮海战役。
全场白热化的淮海战役
对于蒋介石所统治的南京政府而言,淮海战役更是一场关乎存亡的战争。
原因很简单,他们的首府在南京,位于长江边,自古就有守江必守淮的策略。
从三国的东吴开始,改朝换代到了南方,那都是在淮河打一场大规模的战斗,然后南方的其他地区都是传檄而定的。
早在战争开始的时候,国民党军队就把徐州当成了他们巨大的兵营和战略资源储备中心。
更何况,陆军总司令部就设定在这里。
自从战斗一开始,蒋军就投入了他的全部精锐,并且从华中地区调集了钢铁巨兽——黄维兵团。
双方就等同于在血水里面摔跤——全场白热化。
总而言之,对于以蒋介石为首的南京国民政府来说,他们输不起这场战役。
对于我党来说,淮海战役本来就是一场”夹生饭”,原本既定的策略是消灭黄百韬兵团,暂时无意与徐州地区的刘峙进行集团决战。
我党面对战场上面暴增的敌人,也基本上是把军队用到了极致。
不过,从全国形势来看,东北的辽沈战役已经接近尾声。
届时,东北南下的八十万大军与华北和华东地区的我党部队会合,定能改变我党关内地区的军力弱势。
所以,对于我党来说,淮海战役相较于辽沈战役的重要性要略低。
但是,对于国民政府来说,这场战役的重要性应该是三大战役之中最高的。
否则,就连他蒋介石的总统宝座都守护不了。
关乎国际观瞻的平津战役
爆发在当时北平及其周边地区的战役是平津战役。
北平是我国古代大一统王朝元、明、清的首都,并且也是民国北洋时代的国都。
从古到今,多少的英雄为了争夺这个城市的归属而流血。
某种层面上来说,北平的重要性,丝毫不弱于当时的民国首都南京。
对于即将处于冷战的世界来说,北平的归属更加是可以看清中国局势的试金石。
不过对于我党来说,平津战役爆发时,辽沈战役已经结束,八十万东北野战军可以入关,淮海战场上的形势也已经较为明朗。
偌大的北国,蒋军就剩下了盘踞在北平的傅作义重兵集团。
我党在华北的部队,无论是数量还是质量,都遥遥领先蒋匪军。
面对解放军的重重包围,等待他们的究竟是什么呢?
同理,对于国民政府来说,淮海战役即将失败,南京就要陷入战火之中,他们本身就已经是泥菩萨过江,自身难保了,哪里还管得了北平的事情呢?
结语
总而言之,对于共产党来说,最重要的就是辽沈战役了。
毕竟,我党解放战争最初,定下的方针就是发展东北,起初我党进军东北的11万官兵,最终成为里百万雄师。
最终,通过控制资源雄厚的东北地区,来去支援其他解放区的战斗。
国民党的将军杜聿明曾经说:东北的共军入关后,战役最多只需要一年。
反观国民党阵营,他们最看重的应该是淮海战役了。
这场战役过后,他们不仅失去了南京,迎来的是溃败。
直至败退台湾。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