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缅互换领土,我国放弃2.7万平方公里的江心坡,如今是亏还是赚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5-02-09 09:20:57

你知道吗!在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我国边境地区的领土问题仍然存在很多争议,还有很大一部分没有彻底收复。

作为我国最重视的问题之一,我国为此花费了不少努力。1960年,我国还用27000平方公里的土地和缅甸进行了交换。

可令人意想不到的是,面积如此巨大的27000平方公里竟然址换回来了面积极小的三个地方:云南的片马、古浪和岗房。

这究竟是为什么?如今这笔“不公平”交换是亏了还是赚了?

片马、古浪和岗房是如何丢失的?

在我国云南省和缅甸的交界处,有一个面积不足150平方公里的小地方,那就是片马。

虽然它现在是从缅甸交换来的,但在历史上,这个地方一直是属于我国的领土。

片马在我国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为统一集中进行区域的管理,片马被皇帝分配给了南诏国管辖。

直到清朝末年,英国开始了殖民扩张,除了在印度的占领之外,他们又将目光转移到了地大物博的中国身上。

可毕竟中国位于东亚附近,距离英国十分遥远,他们不可能直接进行侵略。

于是,他们在一番商议过后,决定将紧挨着中国的缅甸作为入侵中国的“跳板”。

为了如愿实施这个计划,英国开始对缅甸进行肆无忌惮地侵略。在各种炸弹和炮火的连续攻击下,整个缅甸很快就沦陷了。

眼看距离自己的目标越来越近,英国在攻占完缅甸后趁热打铁,迅速朝着距离缅甸最近的我国云南扩张。

虽然当时已经到了清朝末期,但清政府还没彻底昏迷,还是有一些国家版图意识的。

他们察觉到了英国的阴谋,便赶紧派当时的驻英大使和英国政府进行和平谈判。

谁也没想到的是,在谈判刚刚开始的时候,还没等驻英大使说话,英国外交发言人就主动提出,为避免伤及无辜和错误占领,要划分出一条中国和缅甸的分界线。

于是,英国便提出,将萨尔温江作为了两国分界线。

在中国的驻英大使看来,英国的建议和划分理由完全正当合理,而且似乎没有什么对大清不利的地方,也就跟着默认同意了这样的划分。

可他不知道的是,这个当时的“日不落”帝国有多么大的狼子野心,这个看似合理的划分还只是英国想要瓜分中国的开始。

在划分完边界后,英国就一边派兵把守,一边暗中调查片马的地理位置。

英国了解到,这个位置不仅四通八达,而且还有丰富的矿产资源,是一块十分优越的地理宝地。

1898年,早就窥视片马已久的英国派出访华使者,他们开始和清政府商议片马地区的归属问题。

说是商议,实际上就是想告诉清政府,自己看上了这块地方,无论如何你都要把它让给我。

英国的无理要求遭到了清政府的拒绝,于是英国又再次对清政府展开威胁。

英国使者表示,英国的驻军已经抵达了片马和缅甸的边界,如果清政府不同意,那他们很可能会用武力手段解决。

尽管如此,清政府还是没有同意。面对一次又一次的拒绝,英国气愤不已。

为彻底拿下这块地方,他们在1900年集结了上千兵力,对着片马附近的居民威逼利诱。

英国以为,既然说服不了政府,那就逼人民就范,等人们都彻底臣服于英国的时候,清政府想不同意都不行。

可英国没想到的是,他们的侵略遭到了附近居民的誓死反抗,没有一个人愿意屈服。

经过一次又一次的激烈冲突,片马地区的人还是寡不敌众地败下阵来。当他们快马加鞭地诉说敌情,请求清政府支援的时候,清政府却选择了漠视。

面对这种公然的侵略,清政府似乎想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而且他们此时的政权也岌岌可危,无暇顾及其他方面。

就这样,在英国的炮火下,片马、古浪和岗房等地区都接二连三地沦为了英国的殖民地,直到新中国成立后,这几个地方也仍然不属于我国。

幸运的是,在世界反殖民主义运动下,英国殖民者被迫从缅甸退出,此后的边界和地区归属问题就成了我国和缅甸之间的事。

漫漫收复路

1949年,新中国正式成立,缅甸成了最早和新中国建交的国家之一,与我国打下了良好的情谊。

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国想趁机和缅甸洽谈一下有争议的领土问题。

可还没等双方进行交流,朝鲜战争就突然爆发,让我国不得不暂时延缓对地区问题的商议。

更可怕的是,在中国主要兵力忙于朝鲜战争的时候,从云南逃往缅甸的国民党势力趁虚而入,在云南边境地区和我国边防部队展开了激烈战斗。

战争结束后,我国为彻底解决后患,便派遣大量士兵去云南和缅甸边界进行国民党势力的清除和围剿。

但由于这个过程中不小心进入了缅甸地区,给缅甸政府造成了一个小小的误会,所以又再次延迟了对片马等地区的谈判。

直到1952年误会接触后,两国才开启了正式的谈判之路。

在这一过程中,中国政府认为,中缅边境和地区的归属是英国殖民统治时期划分的,不应该承认,所以要重新划分边境并收回原属于中国的地区。

可缅甸一方认为,江心坡地区从明朝开始就有大量缅甸居民在那里定居,而且中国政府后面也压根没管过这片地方,所以这片地区应该属于缅甸。

此外,缅甸政府还表示,他们可以归还英国抢占中国的其他地区,但江心坡绝对不能归还。于是,两国又针对这一问题进行了多次谈判。

终于,经过长期谈判后,中缅双方在1960年达成共识:

中国放弃江心坡地区的主权,作为对中国的补偿,缅甸愿意归还包括片马、古浪和岗房在内的一切属于中国的土地。

随后,双方代表人又在周恩来总理的主持和见证下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缅甸联邦政府边界条约》,正式收回了除江心坡外的其他地区。

那么,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放弃27000多平方公里的江心坡交换,究竟是亏了还是赚了呢?

血亏还是大赚?

要想知道亏赚,我们首先要明白的是,国与国之间的往来不能只看一时的得失,一切要用长远的眼光来看待。

单从互换的面积来看,新中国的决定确实是有些吃亏,但从实际情况来说,中国得到的利益比江心坡大得多。

在新中国刚刚成立的时候,我国和印度的关系不是很好,常常与其发生各种各样的摩擦和冲突,甚至一度达到开战的状态。

如果我国在这种情况下又和缅甸闹掰了,那就会面临双面受敌的风险。所以,我国愿意牺牲江心坡地区来换取一个比较可靠的“盟友”。

而缅甸也确实没有让我国失望,在领土争议解决完后,我国和缅甸的关系一直不错。

有一次,美国在新加坡地区建立了一个军事基地,控制了马六甲海峡,企图让我国无法对外运输。

但美国的计划没有得逞,我国在缅甸的帮助下,顺利通过了亚洲西南附近的海湾,再次顺利地进行了对外贸易。

所以,缅甸对我国的重要程度是不可忽视的。

直到现在,我国和缅甸的关系也仍然友好,缅甸还积极加入了我国发起的“一带一路”建设,是我国重要的战略贸易伙伴。

除此之外,江心坡地区由于一直受到缅甸、英国等国家的控制,早就和我国没有什么实质性的联系,只是名义上属于我国而已。

更重要的是,当地人的语言、生活方式和社会制度已经完全“缅甸化”,他们自己也都认为是属于缅甸管辖的。

如果强行将这片地区收回,有很大可能会引发人们的内乱和抗议,与其这样民心不齐,还不如做个顺水人情,将江心坡彻底给缅甸管理。

在此次的交换问题上,我国的行为是比较周全和合适的,这个看似血亏的交换,实际上却为我国换来了长久的和平与稳定。

所以,我们看问题一定不要局限于表面和短暂的时间,一定要将眼光放长远。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看懂历史,真正了解自己的国家。

信息来源:

百度百科:江心波

0 阅读:9

鲁滨逊每日日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