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9年,皮定均被周总理调去兰州,刚刚到机场就与驻军发生矛盾

云哥侃车 2025-04-21 14:19:04

1965年11月13号那天,福州军区第一副司令皮定均收到了消息,说之前在马公岛那边,发现了两艘台湾那边的“永字号”军舰,它们之前在崇武东边还抓过咱们大陆的渔民呢。

他立马行动,立刻指挥海军进行围捕,说:“得打!必须瞅准时机!把从台湾窜过来的,伤害福建渔民、扣押我们渔船的那些国民党军队,全都扔进海里,让他们成为鱼儿的午餐!”

皮定均在1955年的授衔大典上,因为定军山一役立下大功,被毛主席特别点名表扬,从低级军衔一跃升至中级。

中原大战突围那会儿,他带着七千兄弟,硬杠上了国民党二十万大军。“皮旅”不光全员突围成功,就连那些挺着大肚子的女战士,也都平平安安生了娃,这简直就是创造了一个让人不敢相信的奇迹。

在中苏关系紧张那会儿,苏联老是对咱们搞“核吓唬”,不光嘴上说,还在边境上囤了不少兵,看着就像要动手的样子。

毛泽东、周恩来、刘伯承,心里都惦记着在前线奋战的皮定均。周恩来直接打了个电话,皮定均接到命令,立马就从福州赶往兰州了。

没想到一踏出飞机,皮定均就火了,跟当地的军队吵得翻天覆地。

【“台军抓我渔民,那就打!”】

国民党逃到台湾后,心里头那点坏心思一直没断,老想着“打回大陆”。他们就从美国买了些高级武器,弄了个“海狼艇”队伍,三天两头地骚扰我们福建的渔民。

那时候的中国,啥都需要重建,海军建设也才刚刚起步。

皮定均想了个办法,就是“拿小的去对付大的”,他安排海上侦察小队没日没夜地巡查,保护着渔民们的安全。

1963年5月份,台湾海军搞了个特混舰队,威风凛凛地冲进了大陆渔船聚集的那片海,逮了不少渔民,还玩起了“心理战术”和“政治渗透”那套。大白天的,他们就在那儿显摆武力,嚣张得很。

过了两年,那支舰队又露面了,打头阵的变成了孤零零的两艘“永”字辈军舰。

皮定均铁了心,誓要把之前的耻辱给抹去。

但是,福建海军那边,只有些小型的炮船和鱼雷艇。

在茫茫大海上,小船和快艇就像是小芝麻粒,而敌人的军舰则是个庞然大物,一比之下差距实在太大。

我们军队的船只吨位没敌军大,打得也没他们远。我们的鱼雷,最多只能打50米远。炮艇的攻击距离虽然稍微长点,但还是比不上敌人的军舰。

要是直接派炮艇和鱼雷快艇组队去对抗,那估计就得成为敌人轻易打击的目标了。

老规矩不变,还是那一套,夜晚行动。在天亮之前靠近他们,咱们舰艇小,那就多派几艘,用小家伙对付大家伙,就像蚂蚁一点点啃掉骨头那样,把敌人给解决了!

皮定均紧接着发出指令:“告诉海军那边,赶紧准备打仗!”

这次打仗的领头人是平潭水警区的二把手副司令。想当年中原那场大突围,魏恒武可是皮定均将军手底下的一个小班长。

接了任务,魏恒武立马跟老旅长汇报:“旅长,您别担心,这回咱们得让敌人尝尝海水的咸味。打算趁着黑夜,悄悄摸上去,绕到他们军舰屁股后面,躲过雷达,来个近距离突袭!”

“没问题!”皮定均简短地回答,显示出他相当满意。

魏恒武信心满满地讲:“老旅长,您就安心等着我们的好消息吧!”

接着,魏恒武带着战舰队伍出海了,他们到了东月屿那片海域,准备看情况随机应变。

周总理给皮定均通了电话,跟他说:“这回,咱们得给敌人点颜色瞧瞧!”

晚上大概十点钟的时候,魏恒武的队伍发现了国民党军舰的踪迹。

魏恒武马上做出决定,让队伍去打敌人的旁边。

他亲自上阵,带着舰队像一把尖刀,硬生生从敌方两艘军舰的缝隙中穿插了过去。

周总理心里还是不踏实,又打电话过来,问皮定均那边的战斗情况咋样了。

周总理给出命令:咱们得先把火力集中到一艘船上,而且得确保打中。得展现咱们军队近战、夜战的本事,还有那股子英勇顽强的劲儿。在天亮之前,咱们得撤出战斗,免得被敌机偷袭。

魏恒武硬撑着伤痛,站在中间发号施令。到了半夜一点钟,他们成功地把敌人的永昌号给炸毁了。

永泰号出事逃跑后,皮定均乐呵呵地对魏恒武讲:“我这就去跟周总理分享这个好消息!”

这次行动,狠狠挫败了国民党军队的狂妄势头,福建海边前线再也瞧不见敌人那特混舰队的影子了。

【皮定均怒斥:“没有真本事, 敌人来了只有失败!”】

1969年快结束时,毛主席喊话大家:“咱们得好好准备起来,防着他们随时可能动手,不论是早是晚。他们要是来常规的仗,咱得能应对,要是来核大战,咱也得心里有底。”

海峡那边的国民党一直不太平,咱们北方的“老大哥”也突然跟咱们翻了脸。

苏联在中蒙、中苏边界大量驻军,上百万的坦克大军仿佛一道不可阻挡的铁壁,准备冲破边境线。

苏联在背后悄悄地向美国等一些国家打听,看是否有可能对中国的核设施来个像“外科手术”那样的突然打击。

中国防御策略的重心,开始慢慢从东南地区往西北和东北方向调整。

国家有难时,就想找个能干的大将。刘伯承元帅便向中央军委推荐了皮定均,让他去当兰州军区的司令员,镇守大西北。

毛主席和周总理都不由自主地想到了那个人。1969年10月28日晚上12点多,周总理又一次给福州军区司令部打去了电话。

周总理先给皮定均介绍了眼下的形势,然后一脸认真地告诉他:“中央有个决定,要你去当兰州军区的司令员,负责管理西北那边陕西、甘肃、宁夏、青海这四个省的军事防务。”

现在,皮定均就像是专门处理紧急情况的“高手”,他心里清楚这担子有多重,一点都不敢马虎大意。

第二天,皮定均搭飞机去了北京,紧接着第三天,他又急急忙忙地赶往兰州。

一出机场,皮定均就火了,他看不惯当地军队搞的那些虚头巴脑的东西,直接冲着几位军区头头开腔:“咱当兵的就是为了守护家园,保卫国家,这得有真功夫才行。不练兵,没真功夫,敌人一来,咱就得输。到时候,国家都不像个国家了。”

工作推进中,皮定均察觉到,兰州军区下面的各单位,大多都忙着跳舞、演戏、唱歌,训练这块却给忽略了。

在青海某炮兵师搞训练检查那会儿,坐在主席台上的皮定均,脸色一直阴沉着。

卸任之后,他直接朝师长领导开了腔:“你清楚指挥员的担子有多重吗?我们的活儿就是紧盯训练!”

皮定均严厉地说:“练兵确实累,可咱是带兵上阵的,上阵哪有不死人的。要是咱平时训练不到位,战士们不懂咋打仗,没真本事,上了战场丢了命,老百姓还能信咱吗?还愿意把娃送来当兵不?真要是这样,咱心里过得去不?这不就是失职嘛!”

古往今来,那些出色的将领,心里都装着士兵,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他们怎么表达对士兵的爱呢?就是通过严格的训练。这样一来,士兵们在打仗时就能少受伤、多打胜仗。说白了,就是“平时训练多出力,战时伤亡就减少”。

皮定均很认真地讲:“咱们老担心战士们在训练里吃苦受累,抱怨个不停,结果啥军事本事都没学到。到时候上了战场,那可就得挨打了。说真的,这样不光是对战士们的不负责,也是对党交给咱们的任务太不负责了!”

【“你当我老皮是泥捏的吗?”】

那时候的国际环境挺糟糕的,皮定均可是从战场上九死一生拼出来的将领,他深知训练得抓牢,这点比谁都有数。

皮定均打定主意,要先从军区机关的七八百号干部开始,亲自带着他们一大早去出操锻炼。

皮定均抵达兰州的头个礼拜一,天刚蒙蒙亮,起床号角一响,他立马就站到了大操场中间。

偌大的广场上,就他一个人站着,但那场面却让人心里头直震撼。

司令员打头阵,大家自然不敢再躲着不动了。

短短几天内,军区机关的早晨锻炼规矩就定下来了。

有些朋友,对这事儿挺有意见的。皮定均就直白地讲:“表面上看,出操不就是站站好、稍息一下,左转右转,走走正步、跑跑步嘛。但这些看似简单的动作,却让百万大军步调一致,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这样,他们才能在统一的命令下勇往直前。部队嘛,出操是必须的,军区机关得带好头,做个榜样。这就是实实在在的战斗准备!”

很明显,皮定均是个特别认真负责的军队领头人。

他在日记里琢磨:“组织把这么重要的活儿交给你,你能搞定不?得先摸透自己的底,才能啥都不怕。我现在连自己都还没整明白呢,咋去对付敌人啊!一个带兵的,得把自己的队伍、管辖的地界儿都搞得清清楚楚,这样才能站稳脚跟。”

皮定均经过一番整治,让兰州军区的整体面貌有了极大的提升。

中苏之间的紧张局势缓和后,中央就把皮定均安排到了福建的最前沿。

不管是在兰州还是福州,皮定均都站在自己的岗位上,实实在在干着司令员的活儿,一直牢记着自己身为指挥官的责任。

1976年夏天那会儿,福州军区在东山岛搞了个三军大演练,结果中间出了点配合上的问题。

这时候,皮定均刚动完手术,正在家中康复休息呢。

一听说演习出了问题,他立马就说:“别啰嗦了,我明天一大早直奔演习场地去。”

在福州待的最后几天,皮定均专门抽空去探望了老上级罗瑞卿。

罗瑞卿瞧出皮定均累得不轻,就劝他再多歇几天。

皮定均硬气地回应:“你以为我老皮是纸糊的啊?有点小毛病,就这儿不行那儿不行的。真要上了战场,我老皮哪能不带兵冲锋陷阵?”

1976年7月7号那天,皮定均坐着米-8直升机去演习的地方。可飞到漳浦县灶山附近时,这架直升机突然就没了动静。

事情是这样的,直升机在空中遭遇了意外,不幸撞上了山,结果整个飞机都散架了。皮定均和飞机上的所有人,都因此身亡,场面十分惨烈。

事后,皮定均的遗灰被安置在了八宝山那个专门给革命者用的墓地。

1991年的时候,因为豫西的老百姓有需求,皮定均的夫人就把他的骨灰给挪了出来,然后选了一部分安放在了登封烈士陵园里。

抗战那会儿,皮定均带着抗日游击队,在河南西部那块儿地界,把日军打得挺惨。豫西的老百姓,心里头一直记着皮定均,还有他那支威名远扬的“皮旅”,这辈子都不会忘。

0 阅读:16
猜你喜欢

云哥侃车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