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温《风筝》泪目了:六哥除了信仰,他失去了所有

丁丁的慢台 2024-03-21 12:15:28

欢迎关注

文/丁丁

每次写《风筝》的剧评,都痛彻心扉。

前面写过好多篇关于《风筝》的剧评,通过不同的角度来写,比如六哥和三个女人的感情、同女儿周乔的亲情、和军统兄弟的友情、林桃之死的真相等等。

感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风筝》合集或者点击文末下方链接。

今天聊聊六哥的信仰,一提到这个话题就泪目了,六哥作为潜伏在军统的中共党员“风筝”(叫郑耀先,也叫周志乾),除了信仰,他失去了所有。

01、

他失去了他的初恋,潜伏在敌人内部时,他唯一的心灵寄托程真儿,为了迷惑敌人,还不得不把她的骨灰抛向大海,挫骨扬灰。

他失去了他的妻子,一个拿生命来爱着他、同时又属于敌方的女人林桃,她以自杀的方式销毁了可以指认六哥是军统特务的所有证据,从而保全了他。

他失去了他的最爱,和他针尖对麦芒却又惺惺相惜的对手,他崇拜且爱恋的女人韩冰,她是自己追查了一辈子的敌人,潜藏下来的军统特务“影子”,她最后自杀了。

他失去了女儿周乔的信任,为了找出潜藏的特务,他不得不做出一系列伤害女儿的行为,导致女儿明明有父亲,却成为没人要的“孤儿”,致使周乔一生都活在不幸之中。

他失去了对他肝胆相照、义薄云天,甘愿为他出生入死的军统弟兄们,因为他们选择的道路不同,信仰不同,不在同一阵营就是敌人,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这部电视剧之所以好看,不仅仅因为其情节悬念丛生、扣人心弦,更是花了大量的篇幅,讲述战争中的人性、爱情、友情、亲情,让观众随着故事一起思考。

共产党人为什么能够做到舍己忘我,失去一切也在所不惜?

答案是“信仰”。

02、

但丁说:信仰是去相信我们所从未看见的,而这种信仰的回报,是看见我们相信的。

郑耀先为了共产主义信仰,在敌人内部潜伏,忍受着残酷血腥的镇压,忍受着同志被迫害、被处决的痛苦,忍受着同志对自己的误解,更难以忍受的是这种误解所带来的追杀。

因为证明他身份的所有证据在战争年代全部丢失,他自己为之奋斗了半生的事业,竟差点将他葬送。

解放之后,组织上要利用他的身份来搜捕潜藏的特务,还需要他忍辱负重继续潜伏。

他辜负了爱人,抛弃了女儿,背弃了兄弟,几乎负尽天下人,唯独没有辜负他的信仰。

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唯有信仰是真正的动力,情义二字始终贯穿始终,隐蔽战线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东西乃至生命。

《风筝》讲述的是隐蔽工作者的信仰,最为可贵的是,它站在一个客观的立场,给了失败者以应有的尊严,国民党也不是单纯以十恶不赦的反动派形象出现。

共产党中,有郑耀先、陆汉卿、程真儿、曾墨怡、坚冰等等,他们对共产主义信仰的追求,那份执着、坚定,对于身处和平年代的我们来说,由衷地表示敬佩。

而从另一方面,国民党一方的宫庶、延娥、田湖等的信仰也是如此的坚定,他们都是为信仰坚持到底的人。

潜伏在共产党内部的“影子”韩冰,她对信仰的执着和坚持,一点不输于潜伏在军统内部的“风筝”郑耀先。

至于叛徒,双方都有,国民党有徐百川,共产党这边也有吴福、江万朝,他们在面临生死考验的关头,都放弃了自己最初的信仰。

在那个轰轰烈烈的大时代,很多人为了寻求救国之路,选择了不同的信仰,你很难用简单的是非对错去评判它。

选择国民党一方的人,他们不过是一群选择了另一种信仰的普通人,阶级立场不同罢了。

比如宫庶,他也曾是热血男儿,也曾胸怀天下,只可惜他选择的道路辜负了他的信仰。

他们的人生就如棋局,开局走错了,往后不管怎么走都是死路一条。

03、

整部剧穿插了一本书: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

共产党人学习它,用它来指引自己、激励自己;

国民党方也有人在学习它,分析它,用它来了解共产党人,好知己知彼,从另一个角度,高度赞扬了那个年代共产党人对于信仰的执着和追求,分析了国民党失败的原因。

中统头子田湖坦称:“共产党的书籍绝非妖言惑众,而是正经的革命思想”。

他敬佩共产党人从四、五万残余部队,屈居西北一方小镇,却能发展到如今的百万之众,都是因为共产党做了国民党不敢做的事,采取了国民党不敢采取的行动。

共产党人在特殊的战争年代,他们的信仰,有着追求真理并为之献出自己生命的一种悲壮情怀,他们的信仰是伟大的,值得敬佩。

所以说共产党最终夺得天下,不是偶然,是必然。

不同的信仰,你很难说谁对谁错,共产主义也好,三民主义也罢,出问题的从来不是信仰本身,而是利用信仰攫取权力的人。

国民党内部的权力倾轧,当权者的信仰背弃,与四万万民众的离心离德,这才是国民党失败的根本原因。

历史的车轮不会停止,唯有信仰是真正的动力,情义二字始终贯穿始终,隐蔽战线的共产党人,为了民族的解放事业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东西乃至生命。

04、

《风筝》是一部成功的谍战剧,它不仅讲述了谍战工作者在解放前的潜伏故事,同时将时间延长至解放后、反右、文革、改革开放时期。

让人们更加全面的了解了一个共产党人作为隐蔽工作者的艰辛,揭示了人性和现实的矛盾,令人感叹唏嘘。

新中国已经成立75年,身处和平时期的我们,很少有人有时间想起这样一群人,他们在民族危难时刻,挺身而出,追求真理,坚持信仰。

《风筝》的出现,让我们想起了他们,也让人们用更加公正的眼光来审视那段历史。

最后,郑耀先在生命的最后一刻实现了自己的愿望:来到天安门广场,终于看到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五星红旗冉冉升起,他用尽最后一丝力气敬了一个军礼。

看到这里,我早已泪流满面。

六哥为了他的共产主义信仰,失去了一切,但他从未有过后悔。

———— END ————

(图片来自网络)

作者:丁丁,专注为您带来影视、小说、人物的情感解读。喜欢旅游、做美食、烹茶,希望用温暖的文字,在快节奏的生活中书写自己的慢时光。

学习和成长是一件终生的事情,愿与你同行,一起成为更好的自己。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欢迎点赞、转发、关注作者不迷路

0 阅读:0

丁丁的慢台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