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上台后,国际局势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近日,欧盟派出贸易主管赶赴美国,试图游说美方收回对欧洲商品征收新关税的决定。然而,特朗普一点面子没给,在其离开当天宣布对欧盟在内的汽车征收关税。
然而,欧盟这边没办到的事情,中方这边,一通电话似乎就解决了。
(特朗普想以TikTok为筹码)
日前,中方应约同美国贸易代表格里尔举行了一场视频通话,这也是美政府换届后,中美首次在贸易领域举行高层对话。在此次对话期间,经贸问题仍是讨论的重点。在和中方对话中,美方列举了特朗普的贸易政策和目标,中方则敦促美方使用平等协商的方式推动双方关系发展。
似乎是这通电话起了作用,惯用关税手段的特朗普,在当天就改变了主意。
日前,特朗普就表示,他愿意考虑降低对中国征收的关税税率,但前提是中方支持将TikTok美国业务出售给美国公司的协议。
要知道,从第一个任期开始,关税就是特朗普惯用地对他国施压的核心手段。当年连加拿大钢铁都不放过。这次欧盟官员亲自上门说情都碰一鼻子灰,可为啥中国一通电话就能让他改主意呢?
事实上,对于特朗普而言,这样做是有多重考量的。
我们也知道,自2025年上任以来,特朗普就持续加征对华关税,累计税率达到了20%,但这一政策伤害的不仅仅是中方,更是导致美国企业成本上升、通胀压力加剧,连沃尔玛都逼着中国供应商降价10%才能续命。这种经济压力,就迫使特朗普必须寻找既能维持对华强硬形象、又能缓解国内矛盾的“折中方案”。
所以如今通过将TikTok剥离与关税问题挂钩,特朗普试图实现的,是制造出所谓“双赢”的假象:一方面既能展示对华施压的姿态,另一方面又能为美国企业争取喘息空间。
(“不卖就禁”政策马上到期)
此外,虽然特朗普个人非常喜爱这一软件,但是其抵不过美国内部将TikTok视为“国家安全威胁”和“政治符号”的压力,所以才在上任后提出了“不卖就禁”政策,当下这一政策已延至4月5日截止,但截至现在竞购进展仍非常缓慢。
通过提出关税减免的条件,特朗普就既能向选民展示“交易艺术”,又能借机拉拢科技巨头如马斯克的支持,巩固其所谓“美国优先”叙事。未来一旦交易成功,还可以弱化民主党对其“经济破坏者”的批评。
最后则是要试探中方的底线,并分化国际舆论。
中方此前明确反对强制出售TikTok,强调企业应自主决策。当下特朗普试图以关税为诱饵,诱导中方妥协,为的就是在国际舆论中塑造所谓“中国屈服于美国压力”的形象。通过这一举动,美方还有望离间中国与其他国家如欧盟的贸易关系,暗示欧盟只要“配合美国便可获得利益”。
而站在中方的角度来看,特朗普的这一提议,预计是很难被接受的。
一方面,中方一贯强调企业应基于市场原则自主决策,反对将商业行为与政治施压挂钩。TikTok作为中国企业的海外资产,其处置权应由企业根据市场规则决定,而非被美国政府的胁迫性政策绑架。
现在特朗普将关税与TikTok交易强行捆绑,本质上是将贸易政策工具化,试图通过虚构筹码迫使中方让步,这种做法不仅违背了WTO规则,也损害了国际经济秩序的公信力。
(美国民众抗议TIKTOK禁令)
另一方面,TikTok事件已经被美方包装为了“国家安全问题”,但实际目的是掠夺中国科技资产,遏制中国在数字经济领域的竞争力。若中方妥协,可能形成恶劣先例,鼓励其他国家效仿美国对中国企业进行“恶意收购”,进一步威胁中国科技主权与数据安全。
更何况特朗普政府的所谓关税调整,完全就是一张“空头支票”。此前美国就曾以“芬太尼问题”等借口反复加征关税,并多次出尔反尔。所以现在若是中方接受条件,美方未来还可能以其他借口恢复关税,甚至扩大打压范围,这样一来,中方既丢了TikTok核心技术,又换不回真金白银。
最关键的一点是,现在中国早已经不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了,我们从分散供应链到精准反制,手里能打的牌多了去了,现在美国想用“削减关税”就换我们在科技主权上让步,门儿都没有!
说到底,特朗普这波操作就像在跳探戈,进两步退一步,既要面子又要里子。但可惜中国早看透了他的“交易艺术”:说是双赢,其实就想单方面割韭菜。
现在在美国碰了壁的欧盟官员已经抵达中国,开始和中方谈如何做生意了,在这种背景下,特朗普的离间计,估计只能砸手里了。若是美国一意孤行,坚持将经贸问题武器化,最后恐怕落得个没人跟它做生意的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