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精特新企业,代表着专业化、精细化、特色化和强大的创新能力。自2011年起,上海在全国率先启动专精特新企业的培育工作。去年,上海专精特新企业总数已突破1.2万家,成为全国首个专精特新企业数量破万的城市。其中,超8成企业来自战略性新兴产业。这片沃土不断激发企业的创新潜力,成为上海培育新质生产力的重要力量。上海普利生三维科技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普利生”)作为3D打印行业的专精特新企业“领头羊”,已将微纳3D打印设备从实验室带入黑灯工厂,开启了智能制造的新篇章。
在普利生的微纳3D打印车间里,数台设备正在进行微纳3D打印,这些设备打印的产品极小,以微米甚至纳米为单位。例如眼前的这个看似微不足道的白点,实际上是一款用于青光眼手术的医疗器材。只有在显微镜下,其精巧的内部结构才清晰可见。除此之外,普利生的微纳3D打印技术还可生产无痛空心微针、药物递送媒介、微流控芯片和类器官芯片等多种前沿产品。
如今,普利生已为多家知名医疗器械企业和科技公司提供批量供货。车间的40台设备每2~3小时就能完成一批次近百个微米级别精密零部件的生产,单台机器单日产值轻松突破万元。在细分领域成为“隐形冠军”的背后,是普利生持续的科研投入和技术创新。其微纳3D打印设备不仅成功助力客户高效完成产品的快速原型打样,更将这一技术带入批量化生产阶段,助力客户从实验室研发迈向高效生产的黑灯工厂时代。
普利生能够成功拓展微纳3D打印的应用,源于其近20年来坚持不懈的研发投入。公司已成功为多家医疗类行业头部客户提供了全套的3D打印批量化生产解决方案。上海普利生三维科技有限公司销售总监刘杰先生表示:“在数字化口腔领域,普利生在国内市场占有率已超过60%。同时,我们积极实施并布局了走出去的战略,公司海外业务在过去两年内实现了300%的增长。凭借现有的现金流业务和平台性业务的支持,我们在创新和创造上充满信心。”目前普利生已为脑机接口、智能穿戴、微传感器等精密部件的量产做好了充分准备。这些微小而精密的产品,离不开普利生自主研发的亚像素微扫描技术。
上海普利生三维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侯锋先生介绍:“普利生的亚像素微扫描技术在国际上处于领跑地位。传统技术是用一个激光点在打印画面上扫描,而我们采用200万个激光点同步扫描。我们通过面阵曝光解决了效率问题,通过亚像素微扫描解决了精度问题。”
凭借在精度和速度上的优势,普利生的微纳3D打印设备完美适配批量生产复杂结构精密件。其自主研发的多种打印材料,包括树脂、陶瓷和金属,为中国智造的突破提供了强大助力。
关于普利生三维:
上海普利生三维科技有限公司是全球领先的以3D打印为特色的数字化制造应用解决方案提供商之一,力于为全球数化制造应用提供一流的解决方案和服务。
普利生以“成为世界3D打印商业应用第一”为发展目标,致力于为传统制造业提供绿色、智能、大规模生产的解决方案。自主研发“亚像素微扫描”技术,打破3D打印行业打印效率和打印精度无法兼得的悖论,在不损失精度的条件下,实现比同类技术快10倍的打印效率,同时降低超过50%成本,解决了3D打印同时实现高速度、高精度、批量化生产的世界性难题。荣获国家工信部服务型示范企业、国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等荣誉。
目前,公司已经在齿科、医疗及高精密制造领域,成为中国3D打印单项应用产量产值双冠军;在业界首创的24小时无人值守的3D打印黑灯工厂,成为工业4.0和3D打印完美结合的典范。
同时,普利生围绕3D打印前瞻性技术攻坚克难,牵头立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微纳结构增材制造工艺与装备》,成功研发出高精度、跨尺度、可用于批量化生产的微纳3D打印设备,均填补了国内微纳3D打印在精密制造领域的空白,使中国在微纳3D打印领域进入了批量化生产时代。该技术已经成功用于多类高端医疗器械领域关键部件的制造,并有望在多个医疗器械细分领域实现大规模产业化,为国内国际高端医疗器械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