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秘AI、机器人、语音助手:银发族的养老新模式

科技瞭望台 2025-03-19 15:13:37

说到现代科技,你或许会想到那些新潮的年轻人,耳机永远不离耳,手指在手机屏幕上飞舞。

但你知道吗,在上海的一些老年福利院,银发族们正在用智能手机向AI语音助手问股市的行情。

这可不仅仅是为了图个新鲜,这样的画面背后有着养老方式的巨大变革。

银发族的新朋友:AI与养老的故事

在上海市虹口区彩虹湾老年福利院,每周都有一堂特别的课程——“小鲸鱼课堂”。

年近九十的滕泉大老人打开手机,对着屏幕上的AI助手“小鲸鱼”问道:“我的股票还能涨吗?”这情景让在场的二十多位老人都乐了。

其实,这些老人并不是真的想研究股市那般复杂的东西,他们更加关心的是健康养生和生活小常识。

福利院院长邓明星解释说:“老人们记不住英文名,所以给这个软件取名‘小鲸鱼’。

最常见的问题就是健康养生,这几天大家学会后,问得最多的还是这个。”

电脑屏幕前,你可能感受不到这个名字有多温暖,但它反映了老人们对新事物的适应和喜爱。

邓院长说:“人工智能不能只讨年轻人喜欢,我们这里的老年人也得跟上!”

8岁的滕泉大表示,“只要愿意学,AI就能成为我们的新朋友。”另一位83岁的朱伟阿婆觉得,AI不仅反应灵敏,还能帮她解闷。

她说,利用AI查询一些健康信息或者娱乐资讯,确实让她生活多了一份乐趣。

智能就医:仁济医院引入AI助理

老年人看病难,这是一个不言而喻的问题。

去哪里挂号、挂号后如何找到科室、缴费后该去抽血还是做超声,面对繁杂的指示牌和排队的等候丝毫不会减少他们的困惑。

但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仁济医院,这一切正在变得简单。

医院里有个新伙伴叫“仁小爱”,它是帮助老年患者智能导诊的AI助手。

李佳带着母亲到医院看病时首次使用了“仁小爱”,她感叹道:“我妈妈以前来医院总是紧张,生怕走错地方,现在有了AI引导,我们跟着手机提示一步步走,既方便又高效。”

仁济医院门急诊办公室负责人庄旭介绍说,“仁小爱”的功能涵盖智能导诊、诊前出行、就医引导、AR导航、报告解读、健康咨询等环节。

它可以根据患者的病症推荐合适的科室,并提供实时导航,确保患者完成检查后还能提供报告解读的服务。

这样一来,就能帮助老年人解决看病过程中的难点和堵点。

外骨骼机器人伴银发族登山健身

如果你认为科技设备是年轻人的专属,那么你错得太离谱。

今年初,中国东部的名胜古迹泰山风景区出现了一款神器——外骨骼机器人。

这个机器人的亮相给很多老年游客带来了“健步如飞”的感觉。

视频中的老年游客戴上外骨骼后意气风发地说:“戴上之后腿都不疼了,感觉像是有人在拉着我上山!”外骨骼机器人不仅能够缓解腿部疲劳,还广泛应用于健身、日常行走和上楼等场景。

深圳市肯綮科技有限公司总经理余运波介绍,这款外骨骼机器人优化设计和材料使用,减轻重量并提升舒适性。

新的传感系统和智能算法也将进一步提升产品的适应性和精确度,更适合老年群体的人体运动规律。

近期,国际电工委员会正式发布了由中国牵头制定的养老机器人国际标准。

这项标准依据老年人的生理和行为特点,为各类养老机器人的设计、制造、测试和认证提供了重要的基准。

智能科技助力:如何缓解子女养老压力

家住北京的陶跃认为,智能科技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子女的养老压力。

陶跃每天通过智能健康手表查看父母的心率、步数,并可以远程与他们视频聊天。“即便不在父母身边,也能通过智能设备远程关注家里老人的健康状况。”陶跃这样说。

72岁的王芬兰谈到她与智能设备的日常互动时,满脸洋溢着满足:“过去,我们觉得智能设备是年轻人的专属,但是现在它们成了我们的贴心助手。”每天早晨,她会用AI语音助手查询天气,跟着智能电视练习太极,还会让“小鲸鱼”帮她推荐营养食谱。

根据新京智库发布的《2024移动互联网应用适老化现状与创新趋势》报告,语音技术已被广泛应用于各类适老化应用中。

这些应用通过浮窗按钮、语音指令搜索商品、高频操作指令面板等多种方式,帮助老年用户更方便地使用智能设备。

从语音助手到AI陪诊,从外骨骼机器人到养老机构智能化升级,科技正帮助老年人享受更便捷、更高质量的晚年生活。

结尾:

科技的发展不只是年轻人专属,如今它正以新的姿态进入老年人的生活,不断改变他们的生活品质。

我们或许无法阻止岁月的流逝,但通过智能科技的帮助,我们可以让家的温暖和爱的呵护更加真实可感。

未来,智慧养老将成为一种趋势,让老人们在科技的陪伴下,享受生活的每一个瞬间。

科技不仅改变了生活的方式,也让我们感受到生活的温度和未来的无限可能。

0 阅读:0

科技瞭望台

简介:瞭望科技领域,掌握行业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