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生送八年快递,大学老师直言他脑子有病,网友却说很励志

卸岭力史 2024-12-12 15:42:44

“007”、“996”、随着“内卷文化”的兴起,越来越多的人觉得自己不够努力,因为那些比自己还优秀的人还在拼命的追赶,自己就没有停下来的理由。

然而,有这么一个人,金榜题名,十年寒窗,高考过后一路顺风顺水,最红成功博士毕业,成了所有人眼中的“成功人士”。

可这样的起点却没有让他走入舒适区,而是选择了一份看起来十分“低端”的工作——快递员,而且一干就是八年。

就连他曾经的老师都看不过去,直言他“脑子有病”,那他为什么会做出这样的决定?如今的他又改变了曾经的生活吗?

高学历低就业的时代焦虑

会想到上世纪七八十年代,高中毕业就算是高学历,到了2000年左右,大专毕业生依然吃香,然而到了现在,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文凭的光环逐渐褪色,“学历贬值”的焦虑感弥漫在当代社会。

高学历人才不再是职场的“香饽饽”,就业压力与日俱增,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感让许多人陷入迷茫。

与此同时,社会上根深蒂固的“学历至上”观念,如同鲁迅笔下的“孔乙己长衫”,束缚着人们的职业选择,造成了“高不成低不就”的尴尬局面。

一边是找不到心仪工作的无奈,一边是不愿放下身段的执拗,人们在职业的十字路口徘徊,不知何去何从。

就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一位博士快递员的故事引起了广泛关注,他就是谭超,延边大学历史系博士生,一位送了八年快递的“另类”博士。

考研之前,谭超的求学之路可以说是顺风顺水,2003年考入烟台大学本科,本科毕业完成后他又继续留在本校完成了研究生学业,之后就是本应顺利却不怎么顺利的考博之路。

三次报考清华大学国际关系,三次而不第,其实有一次他考的很好了,结果面试时没通过,也因为这三次没过,让他承受了巨大的压力,最终放弃了清华,转而考上了延边大学博士研究生。

然而,求学之路漫漫,生活压力却迫在眉睫,来自农村的谭超,深知家庭经济的拮据,他无法心安理得地依靠父母的资助完成学业,为了维持生计,早在考博之前,他就已经开始了半工半读的生活。

那是一段充满艰辛的岁月,为了赚取生活费,谭超尝试了各种各样的兼职工作:发传单、当保安、房产中介、收废品等等,他几乎体验了所有他能想到的底层工作。

同学结婚,他甚至连一件像样的衣服都买不起,生活的窘迫,让他深刻体会到“人穷志短马瘦毛长”的滋味,然而,生活的磨砺并没有消磨他的意志,反而激发了他更加努力的决心。

2011年,正值中国电商蓬勃发展的时期,快递行业也随之迎来爆发式增长,敏锐的谭超察觉到了其中的商机,他决定抓住这个风口,开始兼职送快递。

在烟台大学校园里,他骑着电动车,穿梭于各个宿舍楼之间,将一份份包裹送到学生手中,起初,送快递对他来说并不轻松。

不熟悉地形、业务不熟练、工作量大,让他常常忙得一天只能吃一顿饭,一米八五的汉子,也常常累得回到宿舍就瘫倒在床上,连说话的力气都没有。

好在,谭超并没有被困难吓倒,他利用自己的学习能力,自创了一套快递编号法,将快递件与编号对应起来,大大提高了送件效率。

在送快递的同时,他也没有放弃自己的学业,他将时间切割成碎片,在繁忙的工作之余,挤出时间阅读文献、撰写论文。

累了就出去送快递,送完一圈回来,精神也恢复了,又能继续伏案苦读,这种劳逸结合的方式,让他在兼顾学业和工作的同时,也保持了身心的平衡。

在女友的支持和陪伴下,谭超的快递事业逐渐步入正轨,从一个人单打独斗,到拥有5个快递网点,再到高峰期负责一个区域的送件,他的业务越做越大,收入也成倍增长,甚至超过了许多同学。

与此同时,他的学业也取得了突破,2016年,他终于拿到了梦寐以求的博士录取通知书,然而,谭超的“另类”选择也引来了不少质疑的声音。

一些老师对他“恨铁不成钢”,认为他“脑子有病”,放着博士不做,却去抢低学历的饭碗,简直是浪费人才。

面对这些质疑,谭超并没有退缩,他坦然回应:“活着永远比体面重要。”他认为,职业不分高低贵贱,只要能够自食其力,靠自己的双手赚钱,就是值得尊重的。

2017年,谭超因为博士创业的事迹,获得了3万元的扶持资金,这笔资金为他拓展快递事业提供了重要的支持。

他买了房、买了车,和女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还有了一个可爱的儿子,事业、爱情、家庭,都迎来了丰收。在事业发展的同时,谭超也不忘帮助他人。

他为学弟学妹们提供兼职机会,帮助他们减轻经济负担,也鼓励他们继续深造,在他的指导下,许多学弟学妹都考上了理想的学校,有的甚至考上了公务员。

然而,好景不长,2018年,烟台大学政策调整,学生的快递业务被收归学校管理,这意味着,谭超的快递站不得不关门大吉,35岁的他,再次面临失业的困境。

上有老下有小,房贷车贷的压力让他不得不重新思考未来的方向,于是他决定尝试考编,进入高校当老师,继续追寻自己的学术梦想。

如今的谭超,就算没有成为老师,那么就算进入第三方教育机构,为那些迷茫的学子指点迷津,相信也能很好的养活自己把。

而谭超的故事并非个例,因为有人在他之前,早就踏出了这一步。

北大才子们的另类人生

1985年,陆步轩以长安县文科状元的身份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成为那个年代令人艳羡的天之骄子。

可毕业后的他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走上仕途或者进入文化领域,而是经历了下海经商、职业赌徒等一系列失败,最终在34岁那年,开了一家名为“眼镜肉店”的猪肉铺。

这一举动在当时引起了轩然大波,有人质疑他浪费了国家宝贵的教育资源,有人嘲讽他“北大毕业卖猪肉”,甚至有人怀疑他在“作秀”。

面对外界的质疑和不解,陆步轩也曾感到迷茫和痛苦。他坦言自己给母校抹了黑,也曾为自己的职业选择感到羞愧,但生活的压力让他不得不放下“北大才子”的光环,脚踏实地地经营着自己的小店。

与陆步轩的经历相似,陈生,这位1984年毕业于北大政治经济学专业的“猪肉王子”,也选择了一条与众不同的道路。

他创办了广东壹号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将卖猪肉做成了一番大事业,在2015年回到北大演讲时,他自嘲是“北大的丑角”,但同时也肯定了自己和陆步轩的价值:“我们没自杀、没跳楼、没出国,我们是正面的。”

他们做出这样的选择,打破了人们对于高校毕业生的刻板印象,他们用自己的行动证明,人生的价值并非由学历和职业所决定,而在于个人的努力和奋斗。

他们没有被“北大”的光环束缚,也没有被世俗的眼光所左右,而是选择了适合自己的道路,并在各自的领域取得了成功。

所以,在面对职业尊严与生存压力时,到底哪个更重要?

该如何选择

在一个理想化的世界里,我们都希望能够从事一份体面而有意义的工作,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获得社会的认可,然而,现实往往是残酷的。

在生存压力面前,所谓的“职业尊严”有时显得不堪一击,在生活的重压之下,我们有时不得不做出一些违心的选择,从事一些自己并不喜欢的工作,这并非是软弱或妥协,而是一种现实的考量。

正如谭超所说,“人穷志短马瘦毛长”,当温饱都成为问题时,所谓的“理想”和“尊严”也只能暂时搁置。

然而,这并不意味着我们要放弃对职业尊严的追求,职业尊严的本质,并非由职业本身决定,而在于个人的努力和价值实现。

谭超送快递,但他并没有放弃对知识的追求,他利用自己的学习能力提高工作效率,最终取得了事业和学业的双丰收。

陆步轩和陈生卖猪肉,但他们并没有放弃对生活的热爱,他们用自己的智慧和汗水,将一份看似平凡的工作做出了不平凡的成就。

毕竟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状元,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特长和优势,适合不同的职业发展方向,我们应该打破“孔乙己长衫”的束缚,摒弃对职业的刻板印象,以更加开放和包容的心态看待不同的职业选择。

结语

在闯荡社会的初期,很多人都是信心满满,相信人定胜天,相信自己有足够改变这个社会的能力,但是到头来的结果却是,自己只能适应这个社会。

所以,不要觉得学历就是一切,不信的话可以看看你的身边,那些学历没你高,但是生活比你好的人大有人在,只是因为他们做对了选择,所以,你会觉得像谭超这样的人,真的是“脑子有病”吗?

信息来源:

环球网2016-11-11《“博士快递哥”:毕业也不放弃快递事业》

人民日报2018-11-07《博士生送快递是浪费学历?他怼了回去……》

北京晨报2018-11-14《送快递8年 “博士快递哥”面临失业打算当教师》

新浪财经2021-03-16《35岁博士竟然送快递?活下来,才是最大的体面!》

1 阅读:174
评论列表

卸岭力史

简介:欢迎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