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随着户外活动、应急救援和行业数字化转型对通信需求的不断增长,对讲机市场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小米等科技巨头也敏锐地捕捉到了这一趋势,推出了一系列面向大众市场的对讲机产品,这些产品以其便捷性、易用性以及满足日常短距离通信需求的性能获得了不少普通消费者的认可。
然而,市面上包含小米在内的大多数对讲机品牌其产品本质上依赖公网及频点覆盖,其通信质量仍受限于基站分布,在偏远山区等信号薄弱区域可能出现断连。另外部分系列产品主要依赖于传统的公众对讲机频段,通信距离和穿透力有限,难以满足在复杂地形和恶劣环境下的通信需求。
对于行业客户和应急领域人士来说,他们需要能够在更广泛的应用场景中提供稳定通信质量,并具备多媒体功能融合的专业设备,这种设备不仅要在紧急情况下提供可靠的通信保障,确保信息的及时、准确传递,还要实现从单一语音通信向数据、图像等多维度通信的升级。
作为全国首款同时支持北斗短报文+DMR+4G全网通的对讲机,北斗三号多模对讲机TD70通过“卫星通信保底、DMR协同”的架构设计,不仅突破了行业应用对讲机的通信距离天花板,更以自研的低码率语音算法和渐进式图像压缩算法,重新定义了专业通信终端的标准。免插北斗卡,畅享3000条免费北斗短报文服务,降低使用门槛,便捷高效通信,成为能源、应急等领域实现数字化转型的刚需装备。
产品概述北斗三号多模对讲机TD70是一款兼具4G智能手机、IP67三防手机、4W数模一体对讲机的产品,支持在公专网环境下实时对讲。具备超强信号,超大电池,超大音量以及全键盘设计,能够在各种无信号的恶劣环境下与外界取得实时联系,满足位置报告、轨迹呈现、紧急报警以及信息交互等需求,适用于应急、消防、电力、林业、海上作业、户外徒步、赛事等场景使用。
该架构以北斗短报文卫星通信为核心,融合DMR对讲功能,充分考虑了不同通信手段的优势互补,形成一个多网融合的通信系统,实现远程无网通信与应急指挥的无缝对接。
现场端部署北斗三号多模对讲机TD70,支持远程无信号场景(如现场A)通过北斗短报文卫星链路实现双向通信,内置3000条免费双向短报文;近距场景(如现场B)集成DMR对讲机集群,构建起短距离通信网。
通信层通过北斗短报文卫星链路、DMR对讲链路,将现场数据传输至临时指挥中心,不仅配备了多网融合应急调度指挥箱,还集成了视频监控、物资调配、离线地图、调度指挥、语音对讲等多功能模块,实现现场综合调度。
运营机房则通过光纤专线与北斗地面站建立稳定连接,实现数据的高速传输和交换。北斗监控云平台双向调度通过对接公网地区的4G/5G网络,支持向第三方手机发送短信通知,同时实现手机微信双向通信,从而构建了一个跨场景、多模式的通信架构,确保在不同场景下都能实现高效、稳定的通信和指挥调度功能。
1、多种通信模式融合
集成北斗短报文双向通信、DMR实时对讲功能,实现无网远距离北斗通信和近距离对讲的有机结合,确保在任何环境下都能保持通信畅通。
无需北斗卡
内置北斗eSIM卡,含3000条免费北斗短报文,无需额外申请北斗卡,有效降低使用成本,简化使用流程。
高精度定位
支持北斗单模定位,定位精度高,能够快速准确地确定用户位置,为户外作业和应急救援提供可靠的位置信息。
4、多功能集成
支持SOS报警及报平安功能,确保在紧急情况下能够及时发出求救信号。
支持北斗短报文发语音和图片功能,满足多媒体信息传输需求。
兼容数字对讲与模拟对讲功能,灵活切换,实现技术的双重优势。
5、通信优化
超强信号,采用UHF+短报文二合一用四臂螺旋天线,信号覆盖范围广,传输稳定。
语音降噪,采用双麦克风设计,搭配专业降噪IC和AI降噪算法,有效降低环境噪音,确保通话清晰无干扰。
6、坚固耐用
具备IP67级防护,能够防尘防水,适应恶劣环境。大容量电池确保长时间续航,满足长时间作业需求。
7、灵活定制
支持NFC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预留可编程键,可根据具体行业需求定制软件应用。
赋能多行业数字化转型1、电力巡检及应急抢修
行业痛点
电力巡护人员经常需要进入偏远山区等无信号区域,导致位置无法实时更新。在通信系统抢修过程中,传统的通信手段可能失效,影响抢修工作的顺利进行。
解决方案
巡护人员使用北斗三号多模对讲机TD70,确保在无信号区域也能进行位置更新和通信。通过部署高通量卫星便携站,实现前后指挥中心的实时指挥和联动。
在抢修现场,利用低码率语音压缩算法和渐进式图像压缩算法,实现远距离高清语音传输和图片传输,高效沟通。直接发送北斗语音消息,便于现场故障描述,1000倍的渐进式图像压缩技术帮助指挥中心快速识别故障具体情况,并制定出最优的故障处理方案。
方案成效
这一方案不仅确保了巡护人员在信号盲区的位置更新和通信需求得到满足,提高了电力巡检工作的效率,及时预警电力故障,为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提供了坚实的支持。语音和图像的核心算法为现场与指挥中心之间的信息交流搭建了高效的桥梁,极大地提升了抢修效率和决策的科学性。
2、森林巡护及应急消防
行业痛点
在森林中,信号覆盖不足,消防人员难以将现场信息回传给指挥中心,发生火灾时指挥中心无法实时掌握现场情况,难以保障消防人员的安全。
解决方案
消防员配备集成北斗短报文功能的北斗三号多模对讲机TD70,队员在一定范围之内互相用DMR对讲通信,确保班组间调度指令快速传达;当深入无地面网络的火险核心区,依托北斗短报文功能,实时回传位置坐标、火势发展等关键信息。指挥中心通过北斗地面站,精准获取一线消防员位置及现场动态,动态规划救援路线、调配资源,实现“前端实时反馈—中心科学决策”的高效协同。
方案成效
该方案打破了森林通信壁垒,为森林火灾救援打造可靠通信链路。既保障巡护人员近距离高效沟通,又依托北斗技术确保无信号区域信息畅通。通过实现前后方指挥中心实时联动、远程监控抢险人员定位信息及遇险报警信号,有效提升了森林巡护与消防工作的协调效率,同时通过构建全地形通信覆盖网络,显著提高了抢险救灾的安全性和响应速度。
3、海上作业及紧急报警
行业痛点
根据自然资源部规定,新增海上风电项目需在离岸30公里以外海域布局,从近海向中远海发展。所在区域无公网信号覆盖,企事业单位难以实时掌握人员位置和现场具体情况,紧急情况下缺乏有效的通信手段。
在海上风电,海上石油等作业环境中,人员交流困难;海上作业过程中需要将现场情况实时传输给指挥中心,为指挥中心提供第一手资料,辅助决策制定;在突发船舶故障、人员落水等紧急情况时,需要快速定位并传递求救信号与现场动态,以便及时进行救援。
解决方案
通过北斗短报文卫星,实现全海域无盲区通信,结合DMR对讲实现船队内部高效指挥与协调。北斗三号多模对讲机TD70将位置信息、紧急报警、语音图片等关键数据通过北斗短报文传输到北斗地面站,构建海洋应急管理平台,集成人员交互、轨迹监控和资源调度等功能。此外,通过绑定应用APP,还具备电话、微信、短信通知等功能。
方案成效
最大限度地保障了海上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提升了指挥中心对作业人员的管理能力。多模合一的设计,减少了各类终端对作业人员带来的负担,为海上作业提供了全方位的安全保障。
核心算法在弱信号或无信号等恶劣环境下,常规窄带卫星通信容量有限,通常只能支持文本信息传输,难以满足如语音和图像通信等更深层次、更具实时性的通信需求。尤其在海上作业、应急救援、边防巡逻等场景中,语音和图像通信的可靠性和效率至关重要。
在此背景下,磐钴智能依托北斗重大专项的应用推广与产业化,与中山大学CPNT Lab合作,成功研发了低码率语音算法和渐进式图像压缩算法,并获得了专利授权。
这些算法旨在突破窄带卫星通信带宽的限制,实现高质量、高效率、高保真的语音传输,同时确保图像的高清晰度和细节保留,从而为用户提供稳定可靠的窄带卫星语音和图像通信服务。
1、低码率语音压缩算法
56秒语音压缩仅需200毫秒
基于深度学习的语音增强技术,低码率语音算法支持256-2400bps十二种码率,在256bps下实现单条北斗报文最长传输56秒语音(北斗五级卡)。通过遗传算法动态优化链路资源,即使在高误码率环境下仍保持MOS≥2.8的语音质量。
在甘肃某次应急救援中,该算法确保了灾区与指挥中心的实时语音沟通,单条语音指令传输成功率达98.7%,为救援争取了宝贵时间。
2、渐进式图像压缩算法
1000倍压缩下的高清还原
北斗三号多模对讲机TD70搭载的渐进式图像压缩算法采用“分包传输+渐进显示”策略,在500倍压缩率下仍保持PSNR≥20dB的图像质量。通过智能识别图像关键区域(如人脸、裂纹),优先传输核心数据,接收端每收到2-3包数据即可显示轮廓,随着数据包补充逐步清晰。
以北斗三号多模对讲机TD70发送一张1.3KB大小的图片为例,在该算法加持下,1分钟之内即可完成发送,相较于传统方式,效率提升约80%。这使得在应急救援等场景中,救援人员能够更迅速地将现场关键图像信息传输至指挥中心,为指挥决策争取宝贵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