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再次“打劫”欧洲,向英国兜售标枪导弹,能源收入创历史新高

凝蕊说国际 2023-03-02 22:02:02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欧洲的处境就一直不容乐观,而大洋彼岸的美国则赚得盆满钵满。

二者虽是名义上的盟友,但本质上是激烈的竞争关系。

这种竞争并非像美俄或美国同其他国家那般白热化,更多的是在台面下相互算计的过程。

目前来看,美国至少在两个方面狠狠坑了欧洲一大笔。

一个是在国家防务的储备上,美国军火商大肆向欧洲兜售武器。

据路透社报道称,美国国防部防务安全合作局通知国会一项军售计划,对英国出售600“标枪”反坦克导弹,附带相关技术援助和后勤保障。

该计划的数量并不庞大,但却体现了欧洲国家在军援上不得不求助于美国军火商的窘迫。

其实在二战后,欧洲逐渐放弃了防务工作,将一部分权力让渡给北约,而北约的决断权往往又掌握在美国手中。

比如欧洲国家普遍装备的五代机都是美国洛克·马丁公司生产的F-35,而美军也在欧洲部署越来越多的核武基地。

英国国防大臣也在同一时间表示,英国已开始“预热”武器生产线,增强运送至乌克兰武器的产量和速度。

居安不思危的心态使得俄罗斯和欧洲,都严重忽视冲突导致的局势变化。

在相当一段历史时期内,欧洲不必承受巨额的国防预算消耗,专心建设高福利的社会制度,成功摆脱二战阴霾以及完成工业化社会的转型。

可俄欧之间现实的政治地缘矛盾并未得到解决,甚至在美国情报部门的拱火下,俄乌冲突愈演愈烈。

2014年,俄乌法德四国达成的《明斯克协议》,是欧洲为解决紧张局势的缓兵之计。

同时也让美国看到挑动乌克兰危机,将对亚欧板块的格局产生深远影响。

或许是欧洲认为乌克兰局势可控,在《明斯克协议》后并未对俄罗斯能源进行“断舍离”,反而不断巩固双方以能源合作为重点的经贸关系。

以至于在冲突全面爆发后,欧洲会陷入史无前例的尴尬地步。

另一个是能源方面,美国也发了一笔横财。

据国际能源署发布报告称,2022年欧洲国家进口液化天然气的数量飙升63%,高达660亿立方米,其中三分之二来自美国。

石油公司也不甘示弱,美国埃克森美孚公司的财报显示,该公司去年净利润创下西方石油行业历史新高,为557亿美元。

欧洲迫于压力不得不切断对俄罗斯的能源依赖,本来切断这种联系还需要一个时间过程,但“北溪”天然气管道的爆炸使欧洲不得不断臂求生。

提及此事,就不得不说现今种种证据皆指向美国,甚至是与美国总统拜登有最直接的关系。

美国和北欧国家是涉事方,对此事缄默不言还可理解,但德、法等国也默不作声,说明大家心知肚明,继续查下去也不会追责成功。

与其搞得自己灰头土脸,倒不如睁一只眼闭一只眼。

美国作为欧洲最“坚定”的盟友,不仅没有慷慨地伸出援手,还有意抬高出口能源价格,同时落实《通胀削减法案》,意图吸走欧洲工业。

拜登上台时,以“修复大西洋盟友”关系为外交策略,而眼下的结果还不如特朗普的“单边保护”主义要强。

最近几天,法德意等国先后爆发大规模“反北约”的示威游行,也在反对继续向基辅提供武器。

这样的声音虽不占据西方价值观的主流思潮,但也反映出欧洲社会正在出现裂痕。尤其是高通胀背景下,越来越多的人将责任推卸给北约、美国。

这说明美国的所作所为并不能欺骗世人,而美欧之所以还绑在一条船上,一方面确有共同利益可言,另一方面也是欧洲无力挣脱这种束缚。

总而言之,从法、德等国的反应看,这种状态还是持续下去,至少要等到俄乌冲突彻底结束之后。

只要北约还存在一天,美国驻军仍在欧洲大陆上,这种同盟关系就坚不可摧,而北约存在的原动力就是俄罗斯对西方的威慑。

或许要等到俄罗斯逐渐衰弱后,美欧之间裂痕才会显现,因为美国新的假想敌并不会对欧洲产生威胁。

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一极多强的世界格局正在面临重塑,而美欧这样传统的天然盟友将会何去何从?像俄罗斯这样充满复杂曲折的国家又将走向何处?这些都令全人类倍感瞩目。

0 阅读:0

凝蕊说国际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