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5年4月5日,处于幽禁之中的张学良得到了一则让他有些振奋,又有些惶恐的消息:“蒋介石死了。”
被蒋介石囚禁了快40年,张学良的整个人生都因为他出现了巨大的转折。这几十年里,他就像是一个提线木偶一般受着蒋介石的操控。如今,蒋介石终于死了,张学良认为,自己总算可以重新获得自由了。
未曾想,之后等待他的竟然是长达15年之久的长期关押。张学良不明白,为什么蒋介石到死都不愿意放自己自由。
这个问题,身为张学良好友的宋美龄知道答案,在蒋介石临终之前,还专门提到了张学良的事情……
八拜之交的“好兄弟”事实上,在张学良和蒋介石明面上撕破脸之前,他们的关系还是很不错的。
当年张作霖被日本人炸死后,张学良接任了“东三省保安总司令”,成为了名副其实的“东北王”。
而蒋介石通过二次“北伐”占领平、津后,担心如果武力统一东北,会引起日本人的激烈反弹,因此选择了“以利诱之”。张学良经过权衡利弊之后,觉得与其将大好河山拱手让给日本人,还不如归于蒋氏麾下。
1928年12月29日,张学良发表通电宣布“改旗易帜”,依附于南京政府。至此,蒋介石名义上统一了全国。
当然,说是统一,其实当时的国民党内部仍然军阀林立,形成了“南京、广州、武汉、开封、太原、沈阳”等六个权力中心。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为了巩固自身霸权,对各个军阀进行打压,结果玩火过了头,直接导致阎锡山、冯玉祥、李宗仁等人联合起来反对他,通电促请蒋介石赶快“下野”,并推举阎锡山为“中华民国”陆海空军总司令,冯玉祥、李宗仁为副总司令,相约讨伐蒋介石。
大家“乒乒乓乓”打了4个多月,互有胜负,但却都没有取得决定性的胜利。
在这种情况下,自大战开始后就宣布保持“中立”的张学良的态度,就显得很重要了。
早在大战开始之前,阎锡山就曾私下联系过张学良,想请他参与通电讨蒋,结果被张学良婉拒。如今到了关键时刻,阎锡山也不再吝啬,直接宣布要任命张学良当“中华民国陆海空军副司令”,结果张学良没要。
蒋介石知道后,也火速任命张学良为“陆海空军副司令”,还说愿意把青岛许给他,结果张学良仍然没有同意出兵。
就这样,一直拖到了1930年9月18日,张学良总算做出了决定,宣布要“拥护中央”,挥师南下,反蒋联军主动让出平津,一败再败,最终只得致电张学良“愿意停战,听候矛译平解决。”
可以说,张学良的选择直接稳固了蒋介石摇摇欲坠的地位。也正因此,当11月7日张学良赴南京参加国民党三届四中全会时,受到了蒋介石的热烈欢迎:
“学良此次来国府,受到蒋主席极为热忱之欢迎,规格之高,实出学良之想象,望各界静候佳音,学良将赐福于民众。”
蒋介石不但履行前言,让张学良当上了“南京政府陆海空军副总司令”,还委托他“全权处理华北善后事务”,张学良的管辖范围一下子就扩大到六省及平、津两大城市,可以说成为了蒋介石一人之下,国民党万人之上的存在。
与此同时,张学良还和蒋介石“义结金兰”成了把兄弟,他的妻子于凤至也认了宋美龄的生母为“干娘”。
在张学良看来,他和蒋介石之间的关系应该是“十分特殊”的,“义兄”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让他放弃东北,他就放弃东北,让他率部去“剿共”,他就带着部队跑去了西北。
结果张学良没想到的是,当他和红军作战中连战连败,损失惨重时,“义兄”竟然选择了落井下石,不但不给他补充任何的兵源,不发放抚恤金,甚至还趁机取消了东北军两个师的番号。
挽回“领袖人格”西北数仗打醒了张学良,他逐渐明白过来当前最重要的是抵抗日本人的侵略,开始和红军谋求合作。
1936年的夏秋时节,红军、东北军、西北军开始展开合作,成为了国内闻名的“三位一体”,联合起来兵力足足达到了20万,再加上背靠蒙古、西接新疆,对于蒋介石而言是个极大的威胁。
在这种情况下,蒋介石仍然多次要求张学良出兵“剿共”,甚至亲自前往西安“督战”,直接造成了西安事变的爆发。
发动“兵变”,囚禁蒋介石容易,之后的事情应该怎么办呢?
蒋介石肯定不可能轻易饶过张学良的。事变发生时,蒋介石因为忙着逃跑没注意脚下,直接“摔伤脊梁骨,碰破了脚,还丢了一只拖鞋。”同时,因为跑的匆忙没穿棉衣,还患上了重感冒。
以至于当张学良去找蒋介石请罪时,蒋介石直接当场“破防”:
“我不是你的长官,你也不是我的部下,你不要叫我委员长。你要承认我是你的长官,我现在命令你马上把我送走,否则,任凭你把我杀了,我同你没有旁的话讲。”
蒋介石虽然说的大义凛然,但当孙铭久请他搬家时,蒋介石还是忍不住露怯了,以为东北军是想“枪毙”他,脸色大变的表示:“这里是公共的地方,我不到旁的地方去,就让我死在这里吧!”
可以说,在成为“孤家寡人”的那段时间里,蒋介石的精神受到了极大的刺激,以至于宋美龄从南京飞过来调停时,见到的蒋介石是这样子的:“吾夫述十二日晨经过情形时,感情冲动,不能自持。”
这个样子的蒋介石,无疑让他苦心经营的“领袖形象”彻底破了产。
也正因此,当西安事变和平解决后,为了维护蒋介石的“领袖威信”,让蒋介石不至于回南京就出尔反尔,张学良决定亲自护送蒋介石回南京。
在张学良看来,自己这么做一定能打消一些蒋介石的恨意,自己的安全也能得到保证。
当张学良抵达南京之后,蒋介石让他写一份“应付公事”的认罪书。
张学良照做之后,蒋介石直接给国民党党政机关发了呈文,虽然在呈文中说“该员亲来都门,束身请罪,有尊重国法悔悟自投之表示。”但明眼人都看的出来蒋介石真正的所思所想,很快,国民党中常委就根据张学良的认罪书做出了“交军事委员会依法办理”的决定。
最终,在南京军事法庭上,国民党当局宣布判处张学良“十年有期徒刑”。
但是,以蒋介石的小心眼,真的可能只让他关押10年就放出来吗?
被囚禁期间,张学良其实一直在想方设法的寻求“自由”。
比如,在1946年1月10日召开的政协会议上,有关人士发起了“援助张学良恢复自由运动”,还专门请周恩来、董必武帮忙发声。
当张学良知道此事之后十分的高兴,专门给周恩来写了一封密函:“现日寇已经驱除,实(为)最快心之事。尔来兄又奔走国事,再作红娘,愿天相(助),早成佳果。”
除了寄希望于外在力量外,张学良自身也在为恢复自由做着努力。在4月15日的时候,专门委托东北军元老、参政员莫德惠,帮忙将他的那一块在瑞士订做的菲利普牌金表转赠给蒋介石。
这是一种暗示:“关押10年期满,是时候释放我了。”
然而,蒋介石并没有选择遵从当年的约定,反而想将张学良移往台湾幽禁。
1947年,当张学良得知,自己将要被“移居他地”后是十分兴奋的,以为这次自己终于要“重获自由”了。
谁曾想,一架飞机直接把他送到了台湾新竹井上温泉,仍然是以关押为主。希望破灭之后,张学良终于崩溃了:
“西安事变,为了制止内战,为了抗日,我没有错。我不该扣留委员长,判刑 10 年,无话可说,但 10 年期限已满,如今抗战胜利,日本人都投降了,还把我关下去,这是什么法律?这样对待我,无论如何是非法的。我心中不平……”
然而,不管张学良怎么抱怨,蒋介石都没有放他自由的打算。
等到蒋介石“转进”台湾后,张学良对于“自由”的追求每日剧增,蒋介石让他干什么,他就干什么。
1955年,杨虎城幕僚郭增恺在香港的一份杂志上,发表了一份回忆录《一个没有交代清楚的问题——西安事变十八周年感言》。
郭增恺是西安事变的亲历者,他的回忆录对蒋介石和宋美龄出版的回忆录中的部分内容,造成了严重的挑战。
比如,蒋介石在他写的《西安半月记》中表示,自己离开陕西前曾对张学良和杨虎城进行了一番“训话”,结果郭增恺明确表示:
“我今证明,这篇‘训话’完全是蒋先生事后编造的。当时根本没有什么训话。”
蒋介石的回忆录本来就是夸大自己的,现在有人提出了质疑,无疑有损他的“领袖形象”。在这种情况下,他想到了张学良:“可以让张学良自己写回忆录,证实我说的没错。”
于是,1956 年 11 月 20 日,张学良接到蒋介石指示,让他写一篇记录“西安事变中同共产党‘勾结’经过的事实”的回忆录。
张学良以为自己获得自由的日子总算要到了,当即奋笔疾书,只用了十来天就写出了草稿,送给蒋介石审核。
结果蒋介石对此并不满意,因为张学良只写了西安事变发生前的事,没写事变发生后的事。
张学良收到回复后,绞尽脑汁、小心翼翼的续写了后半部分。蒋介石看后仍然十分不满,让他根据郭增恺的文章“加以驳之。”
等到张学良修改完毕后,蒋介石终于满意了,将这份回忆录命名为了“西安事变反省录”,还要求所有的高级将领都要进行参考。
按照蒋介石的想法写回忆录,张学良仍然没能获得自由,蒋介石仍然让他不停的写书,一会儿写《杂忆随感漫录》,一会儿又写《恭读〈苏俄在中国〉书后记》。
在张学良后来写的《坦述西安事变痛苦的教训敬告世人》中,更是直言不讳的夸赞蒋介石是“现代对共产主义斗争中唯一的有明见、有经验、英勇果毅、不屈不挠的老战士”,还说自己过去“受了欺骗,受了愚弄,受了利用”。
可见,此时的张学良,为了自由已经什么都不顾了。
不可放虎然而,张学良“丹心一片”,蒋介石那边却选择了装没看见,虽然在1959年时主动解除了对张学良的“管束”,却仍然安排专人将他带到了台北“保护性关押”。
1975年4月5日,蒋介石临终之前,专门将夫人宋美龄和儿子蒋经国找了过去,谈及张学良的问题,他只说了四个字:“不可放虎!”
可见,在蒋介石心中,哪怕张学良已经被自己关了40年,身边一兵一卒都没有,他这个“好老弟”仍然是一只可怕的“老虎”。宋美龄听完之后,也只能默默的为好友流泪,她甚至绝望的认为,张学良这辈子可能都出不来了。
之后,张学良在出席蒋介石的葬礼的时候,为蒋介石送上了一幅16字的挽联:
“关怀之殷,情同骨肉;政见之争,宛若仇雠。”
也正是因为蒋介石的这句“不可放虎”,张学良又被关押了15年之久,才得以重获自由,一代英杰沦落到这种地步,真是可悲、可叹。
老蒋就不要再给自己找借口了!老蒋就是心胸狭隘😏当时在台湾不仅是软禁了学良,还有闫西山,白崇禧等人,只要曾经不服他的人,都给软禁起来了,宋子文去了美国算是躲开他了…
宋美龄和张学良关系密切
大功一件[呲牙笑]
B喱卜噜,什么英名,不敢抗日,又不敢抗蒋…哎! 浪费资源!…
张家良将自古就为国为民,最不好的就是禺忠,
又造谣?
胡说八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