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白云山八大古墓”系列之一】
探秘广州白云山古墓葬文化白云山位于广州龙脉的中段,是广州的风水宝地,自古就是达官显贵的天然墓园,尤其以民国时期为甚。据德国建筑师恩斯特·伯施曼于1908年拍摄的白云山老照片显示,光秃秃的白云山布满了密密麻麻的坟墓。
青龙岗五宝泉
为了不影响白云山风景名胜区的景观,杜绝火灾,1996年广州市正式下达清坟公告,累计清理平整山坟约15000穴。2006年6月广州市再次发出清坟公告,除经市文物局批准保留的,其余的墓葬一律清理。
百年前的白云山
现在保留下来为数不多的古墓,都是有一定历史文化价值的文物保护单位。如六榕寺开山祖师昙裕和尚、华林寺开山祖师宗符和尚、宋太尉苏绍箕、宋防御使钟轼、明女才子张乔、清代内阁中书潘有为、清礼部尚书戴鸿慈、清西关富商钟辅廷、民国澳门富商卢廉若等都长眠于白云山。
白云山古墓
经常爬白云山会偶遇坟墓,每次作者都会这样想,里面躺着的正是别人日夜思念的亲人。坟墓承载着人们无形的思念,是人们对先辈、对故去亲友的最后缅怀之地。最初坟与墓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圹穴用于收纳棺椁者,谓之“墓”,它藏于地下。直至春秋后期,在墓上堆以高冢封土谓之“坟”。
白云山古墓
自此以后,墓而必坟,坟墓二字组词连用,人们形象地称其为“土馒头”。诗云“纵有千年铁门槛,终须一个土馒头”,感叹人生在世,富贵荣华不过过眼烟云,死亡才是最终归宿,山野中的那个土坑才是我们永远的家。
白云山古墓
为此,慕遇城迹作者近期到白云山探访了几座古墓,实地感受博大精深的中国丧葬文化,感悟因地制宜的风水大法,领会古人朴素的测绘学、地理学知识在“寻龙踏穴”选址中的科学应用。
走近白云山深处的最大古墓从云山南路沿着蜿蜒的公路前行到白云山深处的双溪别墅,双溪别墅是在双溪古寺的遗址上建的,“双溪”两字出自朱老总之手,上世纪五六十年代周总理和陈毅元帅曾下蹋于此。
从双溪别墅入口的左边,有一条小小的石径通往后面的青龙岗,爬行约100米左右有相连的上、下两座大墓,下面规模小一点的是罗子骢墓(下期文章详细介绍),上面规模宏大的就是作者探寻的卢廉若墓。
卢廉若墓是白云山上现存规模最大、最精美的一座,且临近主山脊,地势较高,视野开阔,广州城一览无遗。保护状况比较理想,十分的完整,2008年列为广东省级文物保护单位,是目前白云山上保护级别最高的古墓。
卢廉若墓虽建于1927年,但整座墓按清代墓葬的形式用花岗石砌筑,为抄手墓,依山势而建,气势恢弘。坟前有三级平台,两侧立华表、旗杆夹石、石狮、石羊、石马、石雕、文臣武将及抱鼓石,栏杆柱雕刻有岭南佳果杨桃、柚子、石榴、佛手等。
山手分为两级,为花岗岩石墙,第一级山手两边挂榜立石碑,左右分别安葬了他的5个姨太太。第二级山手两边各立一碑,是汪兆镛(汪精卫的哥哥)为卢廉若撰写的碑文。
坟头后面倚山势建有4级护岭,每级护岭中间都雕有祥云涌月,最高一级护岭正中有“卢山后土龙神”碑,其左立有“奉天诰命”碑,右边立有1915年10月民国总统黎元洪题的“乐善好施”碑。
卢廉若何许人也?民国传奇人物卢廉若(1878-1927)是清末民初澳门的富商,又是知名的慈善家和教育家,官至清资政大夫(相当于现在的国务院参事)。祖籍广东新会潮莲乡芦鞭村,其父卢九(1848-1907)为澳门第一代赌王,在广东经营赌业鸦片烟等,权倾一时,今天澳门有条街名“卢九街”,就是为了纪念他。
卢九
不幸的是1907年,卢九遭遇事业惨败吊死于家中,身为长子的卢廉若继承父业,名声远超过其父辈。卢廉若入股南洋烟草公司,成为宝亨银行老板,并倡议筹款设立孔教学校,制定章程,亲自出任校长,培养出大量人才。慈善性质的澳门镜湖医院也由他一手创办,并出任总理,救灾恤邻,深受民众爱戴。现时的卢廉若公园前身就是卢廉若修建的私家花园“娱园”。由于他在澳门的功绩,葡萄牙政府曾先后授予他“三等嘉章”和“一等勋章”。
卢廉若
卢廉若交友甚广,除澳葡当局人士外,他还认识许多沪、港、澳各界人士。辛亥革命后,曾捐资支持孙中山先生的革命活动,还与不少革命人士常有往来。因其在见义勇为、造福社会、资助革命等方面的功绩,民国四年(1915)黎元洪总统赐予他“三等嘉禾”勋章及“乐善好施”匾。
孙中山与卢廉若兄弟合影
1927年6月17日,卢廉若病逝,澳门当局还特意降半旗志哀,出殡日澳门总督夫妇步行送葬,送葬者超过千人。遗体由澳门船运到广州,时值广州起义,12月4日归葬于白云山青龙岗。墓地由香港知名风水先生选址,坐西北朝东南,正好面向珠江,正所谓“前有照,后有靠”,风水极佳。
卢廉若墓风水布局:龙脉之穴卢廉若墓为乙山辛向兼辰戌(坐《震》宫、纳音戊辰木龙),罗盘测出来的数据和墓碑上的记录完全一致,收外堂水为左水到右,水归墓库。按八宫和杨公,均为合局。
风水学(堪舆)是古人朴素的天文学、测绘学、地理学知识在社会实践中的科学应用,是中国古代神圣的环境理论和方位理论,它试图寻找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佳渠道。
风水可以相信,但不可以迷信,它真的有点玄。这就是中庸之道,中国人的太极智慧,话不说满留余地,因为可能受罗盘精度的影响,也可能受其他干扰因素的影响而导致测向有可能出现细微的误差。
南方多山多水多台风,依山势而建的大墓为了防止垮塌,首要的是排水,次要的还是排水,所以往往都采取了梯级削坡的方式,每一层级都修筑挡土墙,而半圆型的结构是最符合力学原理的,这就是护岭(墓围、墓圈)的由来。
与北方较为单一的“土馒头”不同,南方的两广、福建、浙南、赣南等地,受地形地貌及传统风水观念的影响,坟墓形制复杂多样,处处渗透着“做风水”和“养风水”的痕迹,墓围由后向前作缓坡式降低,“形如半月、前俯后仰”,观之如一太师椅。
“椅子坟”最早能上溯至北宋,据浙江龙泉县志记载北宋熙宁年间左仆射(左仆射为唐宋时期的宰相,从二品)何执中,为其父造墓,修成太师椅状,后来何氏家族累世为官,乡民遂以为椅子坟能福荫子孙,于是纷纷效仿。
在素有广州“龙脉”之称白云山上,现存有名有姓大有来头的古墓不少,在每一座坟墓里都埋着一个不为人知的故事,它们是一个时代历史缩影,值得我们去守护。守住白云山古墓,就是对先人的敬畏,就是守住广州千年古城的历史。
下期预告:清末广州西关首富钟辅廷墓,位于白云山五龙谷钟辅廷墓
本文为慕遇城迹作者郑望学原创作品,未经许可,禁止转载、复制、摘编、改写及进行网络传播等一切作品版权使用行为,否则本人将循司法途径追究侵权人的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