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的文理学院中,有4所公办文理学院,8所民办高校,目前公办文理学院相继计划进行更名,比如绍兴文理学院拟更名为“绍兴大学”,“宝鸡文理学院”拟更名为“宝鸡大学”。
四川文理学院,位于四川省达州市,原名为达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2006年升为本科高校并冠名“四川”,是川东地区唯一省管普通本科高校。
四川文理学院,之所以建议更名,一方面是因为后续发展的形势所迫,2018年被增列为硕士学位授权立项建设单位,2023年获批四川省“优先培育”类建设高校,升格为大学也是阶段目标。
另一方面是因为同省还有一所“成都文理学院”,成都文理学院是一所民办高校,容易与四川文理学院造成混淆。

“达州大学”也是一种现实选择。参照同类型文理学院更名方式,四川文理学院似乎也可以更名为“达州大学”,从“省名”到“市名”,看似降低了规格,但更有利于彰显学校的区域归属。
达州是四川省的人口大市,也是交通枢纽和革命老区,地处中国版图中心,历为州、郡、府、县所在地,达州汉阙存量占全国的四分之一,是全国最大的汉阙群,享有“巴人故里、红色达州”之称。
四川文理学院面向全国25个省市招生,各类在校生2万余人,更名为“达州大学”,可以提升达州的影响力。毕竟相比同类型的地级城市,达州的城市美誉度有待提升。

“川东大学”更为大气。作为川东区域唯一的本科高校,打出“川东”品牌,既能体现省属高校的格局,也能兼顾达州的地理特点,可以说是两全其美。
原来的“川东”,主要泛指重庆区域,后来重庆成为直辖市,川东区域整体存在感下降。现在的“川东”,一般就是指达州和广安。
四川文理学院现有两个校区,23个二级学院,62个本科专业,近年来虽然是全国招生,但生源覆盖面主要是川东地区,多数毕业生就业选择在川陕革命老区。

“四川第二师范大学”也可以作为一种选择。四川文理学院是师范院校转型而来,现在仍旧保持师范教育优势。如果想继续冠名“四川”,可以考虑更名为“四川第二师范大学”,这样的名字也会增加学校的吸引力。
这种想法并非一厢情愿,而是有着历史依据。川东区域原本就是四川师范教育的起源地,当年的川东师就是西南大学的前身之一,也就是西南师范大学的雏形。
现在的文理学院可以继承川东师范教育的衣钵,继续打出“师范大学”的名号,也是一种合理的方案。
这就是四川文理学院,您有什么建议,可以在评论区留言。
达州大学最好
叫达师专也好,叫文理学院也好,继续搞师范类就是死路。试想,每个地市一所师范,哪里需要那么多教师?四川文理学院的出路应该是面向市场搞职业技术培训,所以,应改为川东职业技术大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