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年的两会期间,多位两会代表的提案中提及了中高考议题。譬如李杨代表就提议推迟中考分流时间,由于孩子的成长发展速度各有差异,一些孩子在初中阶段尚未完全发掘自身潜力,过早分流限制了他们接受普高教育的机会,建议将分流时间推迟到高中阶段初期。
再如全国政协委员洪明基代表公开表示,希望能够取消中考分流,让大家不用考试直接上大学,我们和美国比最大的优势是每年理工科学生规模是他们的一倍,而男生的减少将削减这一优势,目前我们的本科生中女生占比已经高达70%,同时他还建议将中小学教育压缩成9年,小学5年、初中2年、高中2年,因为初三和高三都是以复习为主并没有学习什么新东西。这个话题在去年底网易经济学家年会中,人口经济学家、携程网联合创始人梁建章也谈及国内的教育焦虑,认为应该减少考试,取消中高考,将压力放到后面,等大学毕业后考研或工作时再做筛选。

舆论中大家一直关注着这样一组数据:中国本科女生占比已经突破70%,理工科男生数量锐减,中考分流时男生的淘汰率高达17.29%,高考时本科升学男生再次被筛掉6.87%。这样一组数据的确从某种层面上支持了其取消中高考分流的逻辑。
在今年妇女节时中国教育在线披露了一组数据,2023年全国本科在校生中女生占比达到52.22%,而2022年全国本科招生中女生占比却高达63%,女生上大学的机会已经是男生的1.7倍有余了。中国教育在校提供了近十年(2013-2022年)全国本科招生中女生占比走势,从2013年的54.92%,一直逐步上升到2018年的57.17%,而2019年降至54.18%,而后逐年上升至55.35%、61.04%及63%。其中,云南创下2022年本科女生录取占比高达81.73%的全国纪录。
不仅本科如此,全国各省市2023年在校生研究生规模中,女生占比也已经达到了50.56%,超过了男生比例;近十年(2013-2022年)硕士生比例中女生占比从51.38%提升到了52.89%,博士生占比则从36.9%提高到了41.91%。在2023年研究生招生中,全国31个省区市有22个女生占比超越了男生,其中女生占比最高的贵州达到了61.31%,另外如青海、宁夏、新疆、云南、西藏、河南、吉林、内蒙古等地女生占比也均超过了55%,女生占比最低的是安徽的44.44%。

在本科阶段,学校层次越高,男生占比相对带有一定的优势。比如在2024年高考录取中,985高校录取新生中男生占比达到了62%,女生占比仅38%。其中国防科技大学男生占比高达93.9%、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也达到了86.6%,另外电子科技大学、西北工业大学、哈工大、北航、东北大学、清华大学、大连理工等男生占比也在70%以上;女生在985高校中占优的仅有北京师范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中央民族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和中国农业大学这5所高校。
纯211高校中男女生占比情况又怎么样?有网友统计过2023年61所纯211高校男女比例情况,在统计到的这61所高校中,男生占比约为56%,已经远低于985高校的62%。其中,统计到的合工大、西电男生占比均为76%为最高,另外长安大学、北邮、武汉理工、南航、大连海事大学、中国矿大(北京)、中石大(华东)、中国矿大、太原理工、南京理工、西南交大等男生占比都在70%以上;统计中女生占优势的纯211高校有24所,如上外、东北师大、对外经贸、北外、中国政法大学、中南财法、中传、央音、央财、中国药科大学等男生占比均在40%以下。

从上述数据我们可以发现,目前男生占优的唯一阵地就是博士学历层次阶段,上文中并未提及的职业教育阶段(本科、专科)中,2023年在校生中女生占比为47.37%,男生也还占有一定的优势。而在本科高校中,男生在985、211高校中还占据有一定的优势。
我们再回到文章开头委员们的提议,延迟中考分流时间甚至取消中考分流的建议也有很高的可取之处,目前很多中职学校本质上还是一种文化层面的教育教学,甚至很多中职学校是“挂羊头卖狗肉”,取消中职教育,全部初中毕业生进入普高学习,最终通过春季高考和夏季高考进行分流,一部分走目前的普通本科高校升学之路,另一部分就走职教本科或专科层次的职业教育之路,至于取消高考在目前是一个不太现实的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