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古县改宝塔,名销百年今回归

方舆评论闻 2024-03-07 08:20:09

作者:方舆无形

2024年2月21日,延安市宝塔区第十九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召开。会议提到,已完成析桥沟街道设立肤施街道。肤施,曾经是延安市的旧称,在肤施县地名弃用87年后,以肤施街道实现地名回归。

肤施街道的位置

一、肤施地名的由来

肤施地名词源存在争议。有解释“肤者大也,施者迁也”。公元前406年,魏斯迁中山王及其族人于上地军城,建肤施城。另有《资治通鉴》记载,赵主父与齐、燕共灭中山,迁其王于肤施。

延安大学高长天老师解释,肤施就是白狄,肤施城就是白狄城。

另有说法肤施是齐国的地名,还有说法肤施是中山王的名字。

(笔者无力考证,以下文字整理,也非考证,仅供参考)

二、战国魏置肤施县,东汉撤

战国时期,今陕北一带先后归属魏、秦两国。公元前406年,魏国击败秦军,占领肤施。公元前328年,秦国反击成功,将肤施纳入版图。自此,肤施成为秦国的西部边陲要塞。

战国时魏置肤施县,治今榆林市东南的鱼河镇米家园子村。秦、汉时为上郡治所。东汉末废。

战国魏 上郡(中国历史地图集)

秦 上郡(中国历史地图集)

西汉 上郡(中国历史地图集)

据《中国文物地图集·陕西分册》载:米家园子古城大部分被黄沙埋压,平面呈长方形,南北长600多米,东西宽500余米,其北部建有一郭城,南北长200米,东西宽100余米,郭城北垣略呈弧形。各处城垣下部均黄土夯筑而成,上部用片石叠砌,现在古城的北城垣及郭城保存较好,残高1~2米。城内最高处遗有一覆斗形高台,底边长30米,顶边宽15米,残高16米,夯土以黄砂土和粘土相间而筑成,黄砂土夯层厚8~10厘米,粘土夯层厚2~3厘米。台下暴露有灰层、红烧土。在城内采集到绳纹筒瓦、板瓦、陶盆、缽、罐等残片及铁器残片。

三、隋置肤施县,1937年撤

隋大业三年(607)置肤施县,且迁延州(后改为延安郡)州治于此。已有1400多年的历史。

隋置肤施县,把肤施地名迁到今延安市。自此,肤施县为延安郡(延安府)首县。

隋 延安郡(中国历史地图集)

唐武德元年(618年),改延安郡为延州总管府,治肤施,领肤施、丰林、延川三县,管南平、北武、东夏三州;改上郡为富州,领洛交、洛川、三川、伏陆、中部、富城六县。

唐 延州(中国历史地图集)

宋属永兴军路,设延州、富州、丹州、坊州,延州治肤施。元祐四年(1089年),升延州为延安府,治肤施。

北宋 延安府(中国历史地图集)

南宋建炎二年(1128年),金军攻克延安府,改设鄜延路。延安府仍治肤施,领肤施、临真等7县。金亦设鄜延路,然辖区扩大,治所延安府,领延安府、鄜州、坊州、丹州、保安州、绥德州。皇统二年(1142年),改鄜延路置彰武军总管府,金末废。金置彰武军部管府。金、夏在保安军(今志丹)置榷场互市。

金 延安府(中国历史地图集)

元置延安路,治肤施,领鄜州、葭州、绥德州(后2州在今榆林市区)。

元 延安路(中国历史地图集)

明洪武二年(1369)五月,延安路改设延安府,治肤施。

明 延安府(中国历史地图集)

清仍设延安府,治肤施,顺治年间领三州16县。雍正年间,三州归省直隶,府领8县。乾隆年间,又增领定边、靖边二县。

清 延安府(中国历史地图集)

民国二年(1913年),废延安府,肤施县隶榆林道。

民国二十二年(1933年),废道,以省直接辖县,肤施县隶陕西省。

1935年5月,苏维埃政权在北部梁村设延安县。

1937年2月,肤施县并入延安县。自此,肤施县告别历史舞台。习惯上,仍称呼延安为肤施。

1937年10月,析延安县,成立延安市。后多次合并分设,延安县(原肤施县)为今延安市宝塔区。

延安市政区图(民政部网站)

肤施县城位于延安府城遗址之东(今延安东关一带),与府城隔河对峙,故又称东城。延河绕其城下折向东,城北依清凉山绵延上下。该城为土筑城垣,规模近似西城,设有东、西二门,东门外另筑瓮城,今清凉山上仍可见城墙数段残痕,平地部分无存。

四、肤施地名遗存

1937年,肤施县离开了历史舞台。但肤施地名仍有遗存。

榆林市榆阳区有肤施路、肤施桥,因肤施路产生若干个肤施路社区。绥德县有肤施街。延安市宝塔区有肤施故城遗址。

肤施地名分布

0 阅读:0

方舆评论闻

简介:感谢大家的关注